2017年公共政策概論題目(3)
二、多項選擇題
1. 美國學者波齊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徑包括( BC )
A. 量化分析 B.來自傳統(tǒng)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徑”,即P途徑。
C. 產生于工商管理,由私營組織管理和經濟理論相結合,介入到傳統(tǒng)公共行政學之中的“商業(yè)途徑”,即B途徑。D.倫理學分析
2.經濟學從稀缺性角度看待人類行為,主要包括( ABCD )
A.生產什么,即總量為既定的生產資源用來生產哪些產品和生產多少。
B.如何生產,即如何組織生產使生產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為誰生產,即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在消費者、企業(yè)、政府和其他經濟組織之間進行分配。
D.既定的社會資源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3.英國經濟學家庇古采用的檢驗社會經濟福利的標準是( CD )
A. 社會政策的合理性 B.制度法律的完善性
C. 國民收入的大小 D.國民收入的分配
4.公共選擇理論是研究集體決策的科學,它的含義包括( AD )
A. 集體性 B.個人性 C. 合法性 D.規(guī)則性
5.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ABC )
A. 政府源自個人間的社會契約 B.政府職能
C. 政府失靈D.公共利益表達的康多塞悖論
6.政府失靈的原因是( ABCD )
A. 公共決策的失誤 B.政府擴張或政府成長
C. 官僚機構的低效率 D.尋租
7、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經濟學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 )
A. 新制度經濟學充分假設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B.新制度經濟學堅持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技術本質,而且還在于管理方式結構。
C. 新制度經濟學用的是比較方法
D.新制度經濟學認為行為假設被看做現(xiàn)實中的重要部分,這個層次的嚴重失敗將導致制度經濟學的危機。
8、新制度經濟學的主要內容包括( ABC )
A. 交易費用理論 B.產權理論與國家理論
C. 企業(yè)理論 D. 政府職能
三、判斷題
1、公共選擇是指非市場的集體選擇,實際上就是政府選擇。( √ )
2、從公共選擇理論的角度來理解,公共政策本質上是關于個體和集體選擇的制度安排結構。( × )
3、福利經濟學不關注單個人的效用,只關注一個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會福利。( × )
4、帕累托效率是指這樣一種社會資源配置狀態(tài):在不損害任何一個社會成員境況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資源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社會成員的境況變好,或者說,要改善任何一個社會成員的境況,必定要損害其他社會成員的境況。( √ )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倫理學分析
一、單項選擇題
1.( C )是指公共政策主體對公共政策價值物、公共政策價值關系、公共政策價值創(chuàng)造活動及其結果的反應,以及由此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心理取向、評判標準和行為定勢。
A. 價值 B.價值觀 C. 政策價值觀 D.倫理學
二、多項選擇題
1.帕頓和沙維奇認為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包括( ABC )
A. 描述性理論 B.規(guī)范性理論 C. 批判性理論 D.事實性理論
2.西蒙指出在任何決策中均包含( BC )
A. 主觀因素 B.事實因素 C. 價值因素 D.客觀因素
3.價值分析標準的類型分為( ABCD )
A. 義務論標準 B.目的論標準 C. 本質論標準 D.品德論標準
4.價值評價的一般原則( ABCD )
A. 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B.社會選擇與個人選擇的統(tǒng)一
C. 兼顧與急需的統(tǒng)一D.擇優(yōu)與代價的統(tǒng)一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
一、單項選擇題
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論基礎是( A )
A. 實證主義哲學 B.經濟學 C. 數(shù)學 D.倫理學
二、多項選擇題
1.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現(xiàn)在( ABCD )
A. 定量研究以數(shù)量分析來解釋現(xiàn)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實踐材料,對于說明社會現(xiàn)象的特征不夠具體,不能給人們理解這些現(xiàn)象提供經驗基礎。
B.在現(xiàn)實社會中,自然界與社會都存在著大量的模糊現(xiàn)象,事物都具有精確性和模糊性所構成的二重性。
C. 定量分析方法在為社會問題建模時,往往只關注其中可以量化的變量,不考慮那些無法量化的關鍵因素。
D.定量方法的科學主義方法論基礎遭到了歷史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的批判。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