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校共育的教師培訓感悟
編者按:作者參加的教育年會主題是“家校合作共育”,他獲益良多,下面我們來看看《金陵帝都話共育,家校合作展新聲》這篇學習感悟吧!
2017年7月13日-17日,在縣教體局的統(tǒng)一安排下,滑縣40多位新教育人驅車千里,來到了南京市棲霞區(qū)參加第17屆新教育年會,觀摩學習棲霞新教育成果活動。新教育年會每年召開都非常隆重,我更期待這次遠行。
本次新教育年會的主題是“家校合作共育”,7月15日上午,主辦方領導及應邀專家發(fā)言,同時進行了2017年度智慧校長、榜樣教師、卓越課程、完美教室、年度人物的頒獎活動。一個個獲獎人在新教育大旗的指引下,篳路藍縷,把各自在當?shù)氐男陆逃k的有聲有色,他們有來自大都市的,有來自偏遠山區(qū)鄉(xiāng)村的,可見新教育已經在各地生根發(fā)芽,孕育著勃勃生機,讓更多的新教育人在踐行新教育中收獲滿滿的感動和幸福。榜樣教師的評選,讓教師找到了自信,他們的承諾和事例感動著與會的教育同仁,掌聲不斷,讓教師從幕后走到前臺,展現(xiàn)只要付出行動就有收獲的教育真諦。一個個別出心裁的完美教室,茉莉班,滿天星班、七彩腳丫班、蒲公英班、獨一無二班……每個班級都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訴說不完的故事,學生幸福成長是教師最大的愿望和心愿。
如果說完美教室有訴說不完的故事,那么卓越課程的開發(fā),可謂錦上添花。兒童生命敘事劇課程,小學生微電影創(chuàng)新課程,印象溱湖版畫課程,唯美中國風等,每一個課程佳作都在彰顯自己的特色。頒獎現(xiàn)場,感動著每一個人,讓每個人對新教育的敬意油然而生。
下午進行新教育故事敘事,共寫親子日記、建立教育同盟、1236家校共育模式……,每一個教育敘事都讓我們倍受啟迪,近30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掌聲不斷。我縣新城小學段云飛校長代表滑縣新教育試驗區(qū),以《推動家校共育,實現(xiàn)共同成長》為主題講述了新城的新教育故事,讓參會的領導進一步了解來自實驗區(qū)滑縣的努力與收獲,得到了李鎮(zhèn)西的老師的高度評價,更融入了本次年會的主題家校共育,可見段校長在新教育方面的超前意識。
7月16日我們去參觀學習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這所小學布局獨具匠心、環(huán)境優(yōu)美文雅,在操場觀看的特色課程展示,抖空竹、街舞表演、扇子舞、樂器獨奏等,都彰顯了該校的深厚文化底蘊。這些校本課程基本上都可以在我們當?shù)貙嵤?,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報告廳社團展示讓我們看到南師附中小學部在新教育方面所付諸的努力和收獲,特別是活動會場內外,場內家長參與社團活動,場外學生家長做起義工服務,義務把自己的手藝展示,更好的詮釋了“家校共育”這一主題。
16號下午新教育發(fā)起人朱永新教授做主體發(fā)言,把年會推到了一個高度,他指出,新教育實驗的家校合作共贏是一個大家校、大合作、大教育的概念。新教育人所實踐的家校合作共育的內涵,在于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父母了解和參與學校生活,家校之間有效的互動溝通,以及家庭學校融合協(xié)作。為此,家校合作共育應該遵循目標一致,通過重新定位家庭和學校,進而重建家庭和學校,以每一個人的自我成長、自身前行,進而推動教育乃至社會的進步。朱永新老師的發(fā)言更體現(xiàn)了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幾天的行程很快結束了,如何更好的把新教育的理念運用到工作中去,我一直在腦海中回響。我是今年才到我縣的一個偏遠鄉(xiāng)鎮(zhèn)任職,雖然當?shù)匾灿袑W校參與新教育實踐活動,但通過南京棲霞的新教育年會,感到不僅僅是差距,更是某些方式必須調整。再者不能盲目學習,比如:有的學校有音樂專業(yè)教師而注重其他方面的活動,造成人員浪費;書香校園強力推進,讓農村校園書聲朗朗;相關制度要跟進,同時推出一批先進的讀書學校及先進個人。特別是今年年會提到的家校共育,我個人非常贊同,我初到此地工作,就發(fā)現(xiàn)當?shù)亟铀蛯W生的都是老人,隔代教育是我們農村中小學的一大弊端。他們沒有文化,就用自己的老方法來教育孩子,這確實給當?shù)氐膶W校管理、家校共育增加困難。同時,我們教育者也應當轉變覺角色,多去學生家中家訪,多和他們的父母溝通,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趙營一初中開學初的家長會、電話致家人,趙營小學的春季家訪、三、八婦女節(jié)我與母親說說悄悄話等。兩個學校的做法被《教育時報》吳松超記者專訪,并且在《人民教育》刊登。
總之通過這次年會的參加,感到了變則通、通者達。我會及時把更多的關于新教育的信息傳遞給我鄉(xiāng)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學生及家長的。堅信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獲!
真可謂:
金陵帝都行匆匆,棲霞河畔花更紅。
永新教育逢年會,行知精神得傳承。
成果展示百花放,滑州杏壇亮新城。
待到來年重聚首,劍指武侯論英雄。
作者|趙營鄉(xiāng) 單曉寧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