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整理
高考要考的科目有很多,其中歷史是比較容易復習的,重點就是學生要善于整理好學過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整理
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1、隋大統(tǒng)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致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
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tǒng)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系,后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系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系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y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農業(yè)
(1)生產工具——春秋戰(zhàn)國:鐵犁牛耕:廢井田,開阡陌(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土地私有)四大農具
兩漢:耬車(專用的播種工具) 耦犁:趙過,二牛三人 南北朝:馬鈞的翻車又叫龍骨水車
唐朝:(江東)曲轅犁:耕作農具成熟的標志 筒車
(2)水利工程——春秋戰(zhàn)國:都江堰(秦國時李冰父子修造,位于四川) 西漢:白渠、漕渠、龍首渠(關中地區(qū))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 涿郡(北京)到蘇杭
作用:1、促進南北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2、帶動兩岸農業(yè)和城市的發(fā)展3、加強了中央集權
(3)耕作方法:春秋戰(zhàn)國 壟作法 西漢:代田法
(4)土地制度:商周:井田制(土地國有)
春秋戰(zhàn)國以后:小農經濟,土地私有,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的基本模式 小農經濟特點:1、以家庭為單位,規(guī)模比較小2、男耕女織3、自給自足
二、商業(yè)
商業(yè)發(fā)展的歷程:商周時期:商人出現,商業(yè)為政府服務:工商食官。 官營手工業(yè)特點:1、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2、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3、產品供宮廷和政府使用
春秋戰(zhàn)國:民間商業(yè)興起,各國首都都是繁華的商業(yè)中心城市
秦漢:商鞅變法實行重農抑商,漢武帝實行鹽鐵酒專賣,抑制大商人的勢力 隋唐:草市興起(柜房、飛錢、邸店) 城市繁榮:揚(揚州)一益(成都)二 宋元:商業(yè)稅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夜市流行;海外貿易發(fā)達;元大都是國際性大都市
明清:白銀成為主要貨幣,出現商幫:徽商和晉商
明中期以后,官營手工業(yè)超過民營手工業(yè),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咎卣魇枪蛡颍簷C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受值
明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 影響: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
只有廣州一地可以對外通商,由廣州十三行統(tǒng)一經營對外貿易
高考歷史知識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紀,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到頂峰(黃金時代)。
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在雅典城邦,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陪審法庭——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首席將軍——執(zhí)掌軍政大權。為鼓勵公民參政,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貴族組成十人委員會制定的法律,鐫刻在十二塊銅表上發(fā)表,稱為《十二銅表法》。它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在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公民法逐漸演變?yōu)槠毡檫m用于羅馬統(tǒng)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羅馬法的作用: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是為了維系和穩(wěn)定帝國統(tǒng)治;②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較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③是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古代法律體系,它的很多原則和制度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產生了重要影響。
高考歷史復習必備知識點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會后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為了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chuàng)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的機構是宣政院。為管理邊遠地區(qū)設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了頂峰。
12.古代中國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yè)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yè)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yè)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tài)分別是官營手工業(yè)、民營手工業(yè)、家庭營手工業(yè)。
高考歷史復習熱點問題
時政熱點1 千年大計,雄安新區(qū)
時政熱點2 當前全球化出現波折,但趨勢不可逆轉
時政熱點3 十四年抗戰(zhàn)
時政熱點4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與亞投行
時政熱點5 扶貧開發(fā)與民生建設
時政熱點6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高考歷史命題價值取向
高考歷史復習知識點考點
【高頻考點1】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內涵、特點及影響
(1)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為維系紐帶、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點 是嫡長子繼承制,對后世影響深遠。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為核心的中央對地 方的管理制度,體現了中國古代早期貴族政治的特點。
【高頻考點2】 古代中央加強對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國古代中央對地方的管轄主要經歷了分封制(西周)、郡縣制(秦)、郡國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的完成;從郡縣制到行省制度的實施,是對地方管理方式的轉變,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其演變趨勢是地方權力日漸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高頻考點3】 三省六部制特點、影響及演變
(1)特點:三省六部制的特點:
?、傧鄼嗳?②職權分明;③節(jié)制君權。
(2)影響:
①較為完備嚴密的封建官僚體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谌×恐品指盍讼鄼?,加強了皇權。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 僚機構更加完善,歷代沿用。
(3)三省制演變:宋代只保留“中書門下”,與樞密院、三司并稱“二府三 司”;元代廢三省制,只保留中書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書省之權歸于六 部。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整理相關文章:
高考歷史必備知識要點整理
上一篇:高考歷史基礎知識
下一篇:高考歷史必背知識要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