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期第一次質檢歷史試卷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做試題卷,鍛煉我們的做題能力,這樣子才能夠使我們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廣東汕頭市友聯(lián)中學九年級上期第一次質檢歷史試卷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廣東汕頭市友聯(lián)中學九年級上期第一次質檢歷史試卷
選擇題
南方古猿是人類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實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遺址,則應該去( )
A.歐洲 | B.美洲 | C.亞洲 | D.非洲 |
下列有關阿拉伯人的說法正確的是( )
?、侔l(fā)明了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的0到9十個數(shù)字;
②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
?、蹌?chuàng)作了文學名著《天方夜譚》;
?、茉跂|西方文化交流與傳播中起了積極作用。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佛教形成的時間與我國的哪個歷史時期大致同時 ( )
A.秦朝 | B.宋朝 | C.隋朝 | D.春秋戰(zhàn)國時期 |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边@是古代科學家阿基米德的話,這句話反映的是( )
A.杠桿定律 | B.浮力定律 | C.阿基米德定律 | D.力學三定律 |
“我愛我?guī)?,我更愛真理”表達了一位善于思考和探索,對真理不懈追求的學子的心聲。它出自下列哪位希臘科學巨匠之口 ( )
A.亞里士多德 | B.普林尼 | C.畢達哥拉斯 | D.希羅多德 |
下列代表東方文化成就的有( )
?、佟逗神R史詩》; ②《俄底浦斯王》; ③《天方夜譚》; ④麥加大清真寺; ⑤巴黎圣母院。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③④ |
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圖5中的航線由麥哲倫艦隊首先開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中世紀中期的宗教文化……處處崩裂有聲,一些裂縫日益擴大,關于人的新鮮思想的涓涓細流從中流出?!薄靶迈r思想”的流出是指
A. | B.文藝復興發(fā)生 | C.新航路開辟 | D.啟蒙運動興起 |
歷史上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聯(lián)合統(tǒng)治最終確立的標志是
A.1640年新議會召開 | B.1649年共和國建立 |
C.1688年宮廷政變勝利 | D.1689年《權利法案》通過 |
如果把“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定為一個學習單元,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
A.西歐古代社會的輝煌 | B.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 |
C.近代社會的確立與動蕩 | D.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與終結 |
1776年7月4日宣告北美13塊殖民地脫離英國管轄,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這13塊殖民地位于
A.大西洋沿岸 | B.五大湖流域 | C.太平洋沿岸 | D.墨西哥灣 |
埃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的標志性建筑。下列法國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俜ㄌm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②攻占巴士底獄 ③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政權 ④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 ⑤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
A.②③④⑤① | B.①②④⑤③ |
C.②④③①⑤ | D.②①④③⑤ |
下列有關古代文明沖撞與融合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阿拉伯人充當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
B.古代戰(zhàn)爭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地區(qū)文化的交流 |
C.馬可·波羅是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
D.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單一,即西方向東方學習 |
下列各國以古代巴比倫城為首都的是( )
?、俨ㄋ? ②古巴比倫王國; ③希臘; ④亞歷山大帝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促使原始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根本原因是( )
A.婚姻關系的變化 | B.男子在氏族中的地位提高 |
C.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 D.婦女在氏族中的地位的變化 |
亞非文明古國的共同特點是( )
?、俚靥幋蠛恿饔? ②對外進行軍事擴張; ③建立了統(tǒng)一的奴隸制國家; ④以農業(yè)經濟為主; ⑤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③④ |
某同學準備以“上古亞非文明”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他探究的內容應包括( )
?、俟糯<拔拿? ②古巴比倫文明;
?、酃糯《任拿? ④古代希臘文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劍橋古代史》對古代雅典有這樣的論述:“(雅典公民)不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欖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與干魚……穿波斯的拖鞋,睡愛爾蘭的床……”這表明雅典( )
A.物產豐富,人民富足 | B.海上交通方便 |
C.工商業(yè)非常發(fā)達 | D.地中海霸主地位確立 |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羅馬見證了( )
?、俨寄鋺?zhàn)爭;②凱撒奪取政權; ③屋大維開始獨攬國家大權;④伯利克里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伊斯蘭教教歷元年與下列歷史事件相關的是 ( )
A.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 | B.穆罕默德病逝 |
C.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 | D.穆罕默德出家隱修 |
大化改新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大貴族不得人心 | B.奴隸制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社會 |
C.皇子的英勇 | D.改革派勢力大 |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改變了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這場改革給西歐帶來的影響是( )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 B.羅馬教廷權力至高無上 |
C.拜占廷帝國被外族所滅 | D.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形成 |
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意義在于( )
A.推動了西歐封建社會的發(fā)展 |
B.提高了西歐的經濟地位,使之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 |
C.城市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封建地主加緊了對市民的剝削 |
D.形成了早期資產階級的雛形——市民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
拜占廷帝國的繁榮表現(xiàn)在( )
?、僖恍┏鞘械墓ど虡I(yè)相當繁榮;
?、诮ㄖ陚?,手工業(yè)品精美;
③文化發(fā)達,古代希臘、羅馬文化保留下來;
?、芤了固m教得到廣泛的傳播。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亞歷山大的東征開啟了東西方文化大規(guī)模交融的新時代。這說明
A.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動力來源于戰(zhàn)爭 |
B.和平往來促進了文明的交融 |
C.地區(qū)沖突導致了文明的衰落 |
D.暴力沖突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明的傳播與發(fā)展 |
綜合題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
【建國之夢】
材料一 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
(1)“建國夢想”實現(xiàn)于何年何月何日?其標志是什么?(2分)
【強國之夢】
材料二 2012年12月,在廣東視察時指出,改革開放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2)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實現(xiàn)“強國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哪些事件讓我們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3分)
(3)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在哪次重要會議上提出的?這次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誰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他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分幾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3分)
材料三 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xiàn)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
——2013 年3 月17 日新華網(wǎng)
(4)中國是由多少個民族組成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為實現(xiàn)“中國夢”,為實現(xiàn)“中國各民族人民大團結”,新中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實行什么政治制度?(2 分)
【圓夢設想】
材料四 2013年3月17日,國家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提出: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xiàn),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5)材料中的“中國夢”的含義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領導中國人民實現(xiàn)這一偉大夢想的核心力量是什么?(2 分)
(6)中國人的夢想,生生不息、永無止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你擁有怎樣的“中國夢”?(1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人民為自由而戰(zhàn),尋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榮光,查理的斷首,都鐫刻著“王在議會,法為習慣”的字樣。
材料二
獨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堅靈魂深處,為此它不惜與母邦兵戎相見……
材料三 革命的烈焰將國王推上了斷頭臺,巍峨的凱旋門見證了拿破侖創(chuàng)造的奇跡……這個民族從不畏懼硝煙和戰(zhàn)火的洗禮,因為他們更愛自由和真理。——均摘編自《圖說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斷首”發(fā)生在哪場革命中?革命的成果是通過《權利法案》得到保障的,頒布《權利法案》的目的及意義在哪?(3分)
(2)材料二中涉及“美利堅”哪次革命戰(zhàn)爭?頒布了什么法律文獻?這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革命戰(zhàn)爭?(4分)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出現(xiàn)在哪個國家?請舉出該國當時頒布的法律文獻一例。她與前兩部法律文獻相比,其突出特點表現(xiàn)在哪里?(3分)
(4)上述材料中,三個國家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2分)
看了"九年級上期第一次質檢歷史試卷"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