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發(fā)表刊物作品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而教師是實施教育的主力軍,由此可見,人們對教師寄予的厚望,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篇一
高中教師完善個性的方法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當今高中教育階段,學生除了對教師的知識和才能提出更高要求外,還對教師的個性提出了新的期盼。個性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的教育模式,難以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人才。一個睿智、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教師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師,也是每一位高中教師應該不斷追求的個性品質(zhì)。
【關鍵詞】高中 教師 個性 完善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0-0085-0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當今高中教育階段,學生除了對教師的知識和才能提出更高要求外,還對教師的個性提出了新的期盼。高中教師是否應當重新塑造自己,完善教師自身個性呢?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給出了答案:“固然,許多事有賴于學校的一般規(guī)章,但是最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于跟學生面對面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心靈的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只有個性方能影響個性的發(fā)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養(yǎng)成性格。”高中教育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一個睿智、善解人意、寬容大度的教師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師,也是每一位教師應不斷追求的個性品質(zhì)。
一 不斷學習,注重知識更新,做一個睿智的教師
眾所周知,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飛快,而如今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有限,還需要不斷學習。這就要求學生要不斷學習進取,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作為21世紀的高中教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仍然是立身之本,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沖破傳統(tǒng)的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束縛,實現(xiàn)三個超越:(1)超越教材。教材是課堂標準的體現(xiàn),但教材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經(jīng)。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將能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體現(xiàn)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符合高等教育選拔人才的標準的內(nèi)容都可拿來做教材。(2)超越課堂。把學習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實驗實踐中。(3)超越教師。這就是一種教師的自我超越,要以研究者的心態(tài)參與到高中教學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實踐中的問題,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對出現(xiàn)的新問題進行研究,對獲得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形成規(guī)律。
二 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做一個善解人意的教師
高中教師的一切教學工作,都是圍繞著學生進行的。蘇霍姆林斯基說:“盡可能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的首條金科玉律。”徐特立先生也曾說過:“教師要了解情況,了解學生個人的情況,了解學生家庭的情況。”正所謂“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須先知人”。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高中教師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從實際出發(fā)確定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工作,這足見了解學生的重要意義。
當今世界不僅僅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更是信息時代。學生獲得信息的途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學生都要多得多。學生可以從廣播、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途徑接受大量的信息,知識面也較之前的學生廣得多。教師只有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才能知道學生的興趣所在,問題所在,更好地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掌握學生的所思所想。當然,高中教師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也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除了要有一顆年輕的心外,還要多一份感情、一份親切,溝通才會真誠,才會真正達到目的,才能善解人意。
三 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做一個寬容大度的教師
在接受了互聯(lián)網(wǎng)大量信息的影響下,學生更加注重自身個性的張揚。不論穿著打扮,還是講求民主,學生們都很熱衷,也很張揚。作為高中教師,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進而才是引導學生,愛護學生,尤其是不能在學生中搞“一言堂”,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即使學生的行為、意見和建議是錯誤的,或是冒犯了教師,作為教師都應大度,克制自己,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因為高中生在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基本上處于大學生與初中生之間,更需要教師的教誨和引導。在學生的意見與教師的意見發(fā)生沖突時,需要以教師的人格力量進行感召,用教師寬容大度的品質(zhì)來影響學生,教會學生寬以待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品質(zhì)。
四 不斷進取、堅忍不拔,做一個有恒心的教師
作為新時期的高中教師,保持不斷進取、堅忍不拔的品質(zhì)非常重要,用這一品質(zhì)影響學生,意義重大。因為面對挫折與失敗,人們常常有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迎難而上、百折不撓;一種則是畏難退縮、不肯接受挑戰(zhàn)。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曾說過:“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目前,高中生恰恰缺少這一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往往是事情一開始充滿了激烈和狂熱,但隨著事情的發(fā)展,遇到了困難就沒有耐心和恒心。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往往不能下工夫解決,而是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可以通過不斷給自己設定更高目標,并實現(xiàn)目標,從而來影響學生。把堅忍不拔、有恒心的信念傳達給學生,促進學生這一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在學校中要自上而下形成一種胸懷大志,并為之不懈奮斗的校園氛圍。教師胸懷大志,就是要把教書育人當做事業(yè)而不是職業(yè),把教書育人做到每個教師的“極致”,必將影響學生,也必將使自己和學生都始終保持不斷進取、堅忍不拔的斗志。
五 約束自身行為,陶冶性情,塑造師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作為高等教育的預備階段,高中教育的地位也隨之越來越重要,家長們?yōu)榱俗尯⒆由弦凰玫母咧卸g盡腦汁。一個高中教師任課班級的學生加起來可能超過200人,也就是200個家庭。所以有人說,教師是世界上受到“最嚴厲監(jiān)督”的人。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所帶的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師行為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要約束自身的行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教師若是不能正確處理好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不能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必然會影響到教學、影響到學生,也必然會招致不必要的議論,從而損壞教師形象。而教師正確處理好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離不開陶冶性情。陶冶性情首先是要認識自己,如自己是什么身份?生活中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是什么?其次是要把握自己,如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最后是要調(diào)節(jié)自己,如面對公平問題如何看待?面對婚戀問題如何看待等。教師應將自己鍛造成為一個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中,都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辯證唯物主義表明,內(nèi)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教師個性的完善是教師本人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主要依靠自我鍛煉、自我陶冶、自我約束逐步完善。塑造師魂,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也只有這樣才無愧于教師的職責,無愧于教師這一崇高而神圣的職業(yè),無愧于教師這一光榮的稱號。
參考文獻
[1]〔俄〕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人類教育學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張行濤、郭東岐.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馮光珍.做學生喜歡的老師[N].中國教育報,2002.12.2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
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發(fā)表刊物作品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
下一篇:山東省教師職稱論文格式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