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怎么寫?我們公祭,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021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更多關(guān)于國家公祭日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1
2021年12月13日,是第8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草木含悲、山河垂淚的日子里,舉國上下以各種形式緬懷84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遇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傳遞出中國人民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的堅定信念。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希望愛好和平的人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那是一九三七年的冬天,日本鬼子闖進我們的家園。三十萬同胞慘遭殺害,鮮血從大街小巷流到江邊”——歷史怎能忘!
84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開始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多萬中國軍民慘遭殺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軍屠刀。這些冰冷的數(shù)字曾經(jīng)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在戰(zhàn)火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痛。我們豈能忘!不能忘!歷史怎能忘!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是爬冰臥雪,風(fēng)餐露宿,作戰(zhàn)百余次,寫下“爭自由,誓抗戰(zhàn)。效馬援,裹尸還。看拼斗疆場,軍威赫顯”的著名抗日將領(lǐng)趙尚志;是經(jīng)受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夾手指、腳趾……幾十種酷刑而面不改色,堅決不吐露任何信息,寫下“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的“反滿抗日英雄”趙一曼;是放棄優(yōu)渥的條件,回到戰(zhàn)亂的祖國,只為他們所愛的人擁有未來,立了“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錚錚校訓(xùn)的第一代戰(zhàn)斗機飛行員們;是楊靖宇、陳翰章、王鳳閣、冷云、王光宇、投江八女……是無數(shù)英勇頑強的中華兒女,從不曾低下高昂的頭顱,用自己的血肉身軀,筑成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是他們在黑暗里戰(zhàn)斗,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我們的光明,用不屈的斗爭拼出民族的未來,他們的英名不朽,他們的事跡永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精神更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吾輩當自強!
1935年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穿過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走過解放戰(zhàn)爭的硝煙,警示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那一段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歷史,指引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從苦難中汲取智慧,從恥辱中迸發(fā)力量,更激勵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在奮發(fā)向上的征程中追風(fēng)踏浪、勇往直前。14年的苦難與磨礪,這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壯詩篇,這一片被無數(shù)先烈血染的山河。我們豈能忘!不能忘!吾輩當自強!
如今,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jīng)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抬頭,便能仰望沒有硝煙的藍天,我們無憂無慮,周圍不會響起突然的槍聲,只因我們身處和平國度,我們的身后,是強大的祖國。那一段“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的殷殷叮嚀,那一聲“大慶生產(chǎn)一天也不能?!钡恼癖奂埠?,那一句“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的肺腑之言……無數(shù)中華兒女發(fā)揚埋頭苦干、前赴后繼的精神,以民族自強洗刷歷史恥辱,風(fēng)雨兼程、砥礪前行,讓國家面貌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飛機不夠要飛兩遍到如今空中梯隊戰(zhàn)鷹烈烈,從踮起腳尖參觀美國航母到國產(chǎn)航母7次海試,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天”,從“中華神盾”巡海到“大國長劍”升空,從跟跑、并跑到領(lǐng)跑的跨越……一座座民族崛起的“精神地標”,一段段發(fā)憤圖強的偉大夢想,無不述說著今日之中國,再不是1937年的中國!今日之幸福與和平來之不易,我們必須牢記來時的路,讓歷史不再重演!
每一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上,“和平大鐘”都會被撞響。鐘聲深沉悠遠,寓意著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對和平的企望。鐘聲更催人奮進,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去,苦難的歲月永不能忘,讓我們將歷史的痛感化為奮進的力量,重拾抗戰(zhàn)精神,拿出愛國情懷、民族氣節(jié)、英雄氣概、必勝信念,去完成抗戰(zhàn)先賢們未竟的民族復(fù)興大業(yè),創(chuàng)造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輝煌。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2
今天,是第8個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了紀念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民族災(zāi)難而設(shè)立的國家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人們對戰(zhàn)爭災(zāi)難的痛恨,對和平生活的珍惜。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yīng)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yīng)該謹記的歷史。
時間不能撫平所有的悲傷,記憶依舊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莊重的儀式,祭奠逝者,撫慰生者,來凝聚勇氣直面歷史,把悲傷化作前行的動力。以國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設(shè)立公祭日,悼念死難同胞,恰好契合了民眾的意愿。在這一天,我們感念逝者,還生命以尊嚴。唯其不可忘卻,他們才能在民族記憶和歷史長河中成為永恒。
為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fù)興、實現(xiàn)中國夢的歷史責任。我們每個黨員都要在工作中發(fā)揮出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發(fā)揚共產(chǎn)黨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fā)憤工作的強大動力,成為民族復(fù)興的有力建設(shè)者。每一個中國人都要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發(fā)奮圖強,開拓創(chuàng)新,做好本職工作,建設(shè)好自己的家園,讓中國永遠立足于世界之林。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3
2021年12月23日10時01分,防空警報劃破南京上空,全城鳴笛致哀,在第8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現(xiàn)場,人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緬懷30萬遇難同胞?;蛟S是因為我身處南京,活動帶來的這種情感更加刻骨銘心。
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不僅是緬懷那些逝去的人們,更是中國作為大國向世界傳遞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和決心。它告訴世人,與歐美國家眾所周知的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死難者一樣,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反法西斯戰(zhàn)爭留下的傷痕,這個傷痕時刻警醒我們,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任何形式的戰(zhàn)爭,最后受傷的都是人民。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諼,祈愿和平。國家公祭日的設(shè)立,是讓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先輩們留下的慘痛教訓(xùn),敬畏生命,尊重人權(quán)。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悼念儀式正式升格到國家層面,沉重打擊日本右翼試圖歪曲、抹殺歷史的意圖,激起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警鐘長鳴,落后就要挨打,要富國強軍,銳意進取,居安思危。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4
今天是第8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國同哀,共同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姓名從初建時3000名增至10664名,今年,已有20位幸存者永遠離開,他們沒能見證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目前登記在冊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時光無情流逝,記憶從未消失,時至今日,我們當代中國人應(yīng)當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共同澆灌和平之花。
銘記歷史,懷念同胞。1937年的今天,侵華日軍攻陷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超過30萬同胞慘遭殺戮,其中大部分是手無寸鐵的普通百姓。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輩們用血與淚換來的,我們青年干部必須將正視歷史,銘記國家之殤、民族之痛,對遇難者致敬,對死難者致哀。
展望未來,奮發(fā)圖強。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過去的我們來不及參與,未來的我們必將守護,我們青年干部必當砥礪前行,長鳴警鐘,不被淚水遮住雙眸,不被仇恨蒙蔽頭腦,國恥在心,責任在肩,不斷強大自己,發(fā)憤圖強,壯大國力,才能護我中華。我們是珍愛和平的國家,不會去侵犯別國,但我們也決不接受外強的凌辱與侵略。
以史為鑒,吾輩當自強,今天我們的祭奠,不是為了仇恨的延續(xù),而是為了和平的長存。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我們青年黨員干部作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關(guān)鍵力量”,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用新作為新?lián)斪V寫時代篇章、澆灌和平之花。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5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占領(lǐng)南京,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里對南京城進行燒殺搶掠,對市民包括老人、婦女、兒童進行了慘劇人寰的大屠殺,在這短短的40日里,30萬鮮活的生命隕落,鮮血染紅的土地和城池,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殘暴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中國人最悲慘最絕望最恥辱的一頁。為了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中國同胞,為了讓億萬萬國人記住歷史的悲鳴,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警鐘長鳴,中國政府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今天,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4年歲月彈指一揮間,死難者已然沉浸在土地里腐爛成土;曾經(jīng)痛徹心扉的悲鳴在時間的療愈中慢慢愈合;那些釘在恥辱柱上的歷史經(jīng)歷歲月洗滌慢慢被遺忘。公祭日,一聲汽笛長鳴,喚醒國人沉睡的記憶,那些沉痛的往事浮上心頭,那些恥辱的記憶再次鮮明,那些死難同胞讓我們淚流。曾經(jīng)愈合的傷疤再次被揭開,在歷史的警鐘里,我們看到揭開的傷口流出鮮紅的血液。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曾經(jīng)的苦難讓我們不忍直視。“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教訓(xùn)。閉關(guān)鎖國讓中國曾經(jīng)的輝煌燦爛化為烏有,取之而來的是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史,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戰(zhàn)爭;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從淞滬會戰(zhàn)到徐州會戰(zhàn),從南京淪陷到武漢丟失,從“三光政策”到“活體試驗”……積貧積弱的中國一次次被欺凌,一次次被蹂躪。我們的善良、隱忍、退讓得到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得寸進尺,我們的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過著豬狗不如、飽受欺凌的日子,是別人口中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厥讱v史,是為了記住曾經(jīng)的苦難,做到警鐘長鳴才能奮發(fā)向前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遺忘死難同胞讓我們心生不安。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百姓是我們的親人;在這場殺戮中倒下的是我們的同胞;為國捐軀的是護衛(wèi)我們的英雄……忘記他們的犧牲,我們,于心何安?不忘記歷史,是為了記住這些為了人民而戰(zhàn)的英雄;不忘歷史,是為了記住這些為了和平而犧牲的英烈;不忘歷史,是為了守護死難同胞們護衛(wèi)的和平。近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確認一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周萬榮,他是30萬遇難同胞中的一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血與淚鑄就的歷史,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生與死的慘痛。公祭日,是百年孤寂里的嘶吼,為了就是讓我們不要成為歷史的背叛者,不要因為無知無識而陷入苦痛。心懷不安,才能夠好記住那些死難同胞的悲涼,才能夠用好歷史這面鏡子,更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盛世安寧。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和平背后仍是豺狼虎豹虎視眈眈。84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慘絕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zāi)難,戰(zhàn)爭讓國人流離失所、在自己的土地上無處躲藏。我們的秀麗山河在戰(zhàn)中中變成焦土;我們善良百姓成為俘虜,在不屈的戰(zhàn)爭中我們獲得了自由、擁抱了和平。然而,今天在和平背后依然有豺狼虎豹虎視眈眈,他們的霸權(quán)主義思想從未停息過,我們不能在和平的聲樂中迷失方向,蒙蔽雙眼。中國人,不好戰(zhàn)不霸凌,但也必須要清醒的看清現(xiàn)實,不要被和平盛世所蒙蔽而忘記我們?nèi)蕴幵凇拔C四伏”中;中國人包容豁達,但也不能容忍豺狼虎豹的予取予求。牢記歷史是為了清醒的守護和平,做一個守土有責的中國人。
我們什么要銘記歷史?因為盛世和平來之不易守之更堅。“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一如既往熱愛和平,牢記歷史就是在心中銘記戰(zhàn)爭帶來的苦痛、恥辱和悲鳴,是為了更好地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是為了更好地守護當今的和平盛世。今天中國不斷發(fā)展強大,從二十國集團到金磚國家集團,我們從未忘記“守護和平”的使命和責任,中國人秉承著“兼濟天下”的胸懷從未改變過,我們用歷史的悲鳴守護盛世的和平,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不曾忘記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初心。
2021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