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信任的議論文4篇
關于信任的議論文篇一
信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應該被發(fā)揚光大的。但是,如今信任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人們已經(jīng)讓金錢、利益等占據(jù)內心,似乎忘記了信任本該存在的意義。
記得曾經(jīng)有位教授做過一個實驗:從班里隨機抽出男女生組合,讓男生后仰女生在后面托著。前幾組都失敗了,他們都不信任對方。而最后一組是一個強壯的男生和一個柔弱的女生,男生毫無顧忌的后仰根本不擔心會被摔,女生先是一愕,然后用盡全力才勉強托起那個男生。后來在他們步入社會后,他們都取得了成功。因為敢于信任他人并且把后背托付給別人的人,同樣會贏得他人的信任,是信任指引他們走向了成功。也正如賣饅頭的老太太一樣,她對別人的信任,贏得了別人對他的信任和尊重。所以她從來不擔心自己的饅頭攤,她靠的就是信任才讓饅頭攤在人們的心理充滿暖意。
不過,也有些人總是不信任他人。如現(xiàn)在社會上發(fā)生的許多事故,有些人對于摔倒的老人或事故中需要救治的傷者,不敢隨意去攙扶,因為他們怕被訛而殃及自身,也正是因為他們不信任別人,致使發(fā)生了許多老人或需救治的傷者因搶救無效而離開人世。更有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深刻地揭露了某些人內心陰暗的一面,如果那些人能做到信任別人的話,就不會發(fā)生這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悲劇。
在當今的社會中,已經(jīng)產生了一種信任危機。我們現(xiàn)在需要做的是不能讓過去那些傳統(tǒng)的美德消失,而要讓它發(fā)揚光大。信任就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信任就如干旱中的一陣雨露,滋潤我們干涸的心靈;信任就如烈日下的一片陰涼,使我們的心神得以安靜。所以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信任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去。我呼吁大家一起做,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片新的“信任”天地!
只要我們都能像饅頭老太那樣,對他人充滿信任,就會讓我們交到許多真摯的朋友。如果所有的人都這樣做,我們的世界會無限美好,就讓信任充滿我們所有人的內心!
關于信任的議論文篇二
在很小的時候,家父曾與我玩過這樣一個“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我放松身心往后倒下去,他在后面準備好在我碰到地面之前扶住我。乍一聽,很多人都會主觀地覺得這個游戲很危險,萬一后面的人分了神,動作慢了一步?jīng)]接住就壞了。但請細想,那個是你一生都能依靠的父親,你不信任他嗎?你又信任著誰呢?
“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語出美國作家戴維·威斯格特,在百度上,很容易就檢索到上萬條結果了。可在今天中國,另一個詞比它要廣為流傳多了——“信任危機”。百度一下,有超過700萬的結果。內地人不信任國產奶粉,特意跑到香港去買進口貨的多著是,甚至讓香港出現(xiàn)了“奶粉危機”。讀者普遍不相信報刊上公布的各種調查結果,或廣告、尋人信息,直覺那都有弄虛作假的成分。哪怕只是去買罐飲料喝,也不敢到路邊的小店去,怕購入偽劣產品。類似的事例有如城市夜里的燈光,多得讓人目炫,盞盞皆刺目。我們還信任著誰還能信任誰呢?
這么多年以來,各行各業(yè)在誠信上都貸了不少款,直接導致了“信任危機”的迅速蔓延與擴散。于是,人們開始習慣越發(fā)冷漠的生活,在不知不覺間趨變于《童年》里的外祖父。要減緩危機擴散的速度,我認為什么“讓我們試著去相信陌生人”這樣的口號或做法是“治標不治本的”,問題的根源在于道德欠缺的不法商家。倘若他們還源源不斷地出產質量不過關或存在不良影響的商品,那么使人惶恐的“信任危機”將像荊棘般爬滿全球,扎傷每個人的心,那時的天空會比今天的更灰沉更陰郁。
雖然俗話說“無奸不商”,但俗話不見得都是對的。我們都該有自己的判別能力,分清楚什么事該做,什么事要終生拒絕做,若是做了會有什么后果。就前幾年的焦點新聞“三鹿毒奶粉案”來講,其董事長田文華被判處“無期徒刑”且“剝奪政治權力終身”。他最終要為自己道德缺失犯下的錯誤負上后半生的責任。有此先例,各商家應引以為鑒,切莫落到“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的局面。總而言之,商人要有良心,要樹立誠信守法的形象。胡雪巖一身清正守信不也能富甲天下嗎。挽回丟失的信任,商家任重道遠。
當然,我們作為消費者,也應當對自己國家制造的貨物有信心。一竿子打沉船的事是不可取的,何況國外也不見得沒偽劣商品。至于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更嚴格地檢查核實,慎防有漏網(wǎng)之魚逍遙法外為禍人間。
信任,是個說不完的話題。
在我看來,信任,是每次倒下時都會接住你的父親的雙手。這最起碼是個雙向的關系。我信任父親,父親值得我信任。
關于信任的議論文篇三
信任一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因此,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一個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夠討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那你就是傻瓜;倘若你毫不猶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個人,那你就可能也會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個人所背棄;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種膚淺的需要去信任一個人,那么接踵而來的可能就是惱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遲遲去信任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那么你永遠也不能獲得愛的甘甜和人間的溫暖,你的一生也將會因此而暗淡無光。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利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經(jīng)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
關于信任的議論文篇四
我們可以輕松而溫馨地品味母親沖調的一杯熱茶,而往往謝絕列車上坐在身邊的朋友的一焙香茗;我們可以輕松易地相信朋友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調侃,卻對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忠告感到滿腹狐疑。
這真是一個復雜的世界!屢見不鮮的騙局,肆意在生活的舞臺上上演;流言和謠傳,讓每一張陌生人的容顏顯得居心叵測。我們生活在自己狹小的天地間,不敢伸手去觸及外面的世界。甚至害怕從外界來的所有……
有一個靜靜的夜晚,你在小路上寂寞地走著,突然你看到前方的一個陌生的影子,而且他向你走來,看了看你的眼睛——他要干什么?搶劫、毆打、甚至……他是不是盯上我很久了,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你惶惶地想,甚至不自覺地把手捏成拳頭,以防突如其來的襲擊——可是他一言不發(fā)地走過,溶入了夜色。你開始平靜下來,卻仍然在想,這件事情,是不是還有下文?……
累了,我們都累了,我們忘了曾經(jīng)呼喚過的信任。隔膜和顧忌,讓信任變得像是遙遠的星辰,可望而可不即。你為一道難題搔首踟躕的時候,一位與你只是點頭之交的同學輕輕地告訴你答案。你懷疑,你看著他的眼睛,那里閃爍著和善和友愛,于是你釋然地微笑。
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一位好心的路人問起,并幫你解決了疑惑。你懷疑,可是你從他的話語和行動中感到了關懷和誠摯,于是你衷心地道謝。
其實有很多時候,別人沒有給我們疑惑,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因為戒備而多疑;我們不應該因為感情的生疏,造成認知的誤區(qū)。
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讓自己變得簡單,把別人看得簡單,這就是一種深層的信任。一杯香茗,你可以品味出信任的醇香;一句忠告,你可以領略信任的意味。
信任親友是人的天性,而信任他人則是一種美德,在信任的過程中,快樂而全面地,認識這個看似復雜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