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栽培技術
北五味子為木蘭科北五味屬木質藤本植物,分布于我國東北及華北地區(qū),主產于東北。北五味子如何栽培?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一、北五味子栽培園地選擇
應選擇排水良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塊,要求土壤為肥沃疏松、土層深厚、通透性好、保水力強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北五味子的園地土壤和澆灌用水要求無污染,周圍不應有污染嚴重的工廠,大氣及澆灌水要符合我國“大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和“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特別提示:施用豆磺隆農藥及施用殘效期長的農藥的地塊,應在農藥失效期過后栽植,以免產生藥害,影響北五味子栽植的成活率。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二、挖栽植溝
在已選好的園地挖栽植溝,平地應取南北行向,這樣植株就能夠均勻地接受陽光照射;坡地應根據地形而定,栽植行取向應與等高線平行。栽植行距150厘米,株距40~50厘米,栽植溝寬60厘米、深30厘米,表土、心土各放一邊。肥料搭配:每667平方米(1畝)施入混合均勻的腐熟農家肥(豬、雞、人糞尿等)3000公斤左右、磷酸二氨25公斤。土肥回填:溝內先填一層表土,然后把一半肥料填入溝中,再蓋一層土,把另一半肥料拌入上層土中,回填土要高出地面10厘米。溝內只能填表土,不能填心土。最晚要在種植前一周把溝挖好,土塊打碎,耙平。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三、園地病蟲草害防治
1.園地消毒:為更好地保證北五味子健壯生長,首先要對園地的土壤進行消毒,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
(1)硫酸亞鐵消毒。用3%的硫酸亞鐵溶液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藥液0.5公斤。即將硫酸亞鐵用清水稀釋成3%濃度的藥液后,用噴霧器噴灑土壤表層,或直接澆灌到土壤中。
(2)多菌靈消毒。多菌靈能防治多種真菌病害,對于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土壤消毒可用50%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用1.5克。
(3)代森銨消毒。代森銨殺菌力強,能滲入植物體內,在植物體內分解后還有一定肥效。一般用50%代森銨350倍液噴灑。
2.園地雜草的前期預防:具體方法是:在對園地土壤消毒后再使用果爾(24%乳油),于雜草未萌芽時,每667平方米用藥50毫升兌水60公斤全面均勻噴藥進行土壤封閉。施藥時田間土壤應保持濕潤狀態(tài),以利藥膜完整形成。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四、北五味子苗木準備與栽植
選擇1~2年生的生長健壯、根系完整、無病害的北五味子苗,栽植時間為春栽或秋栽。以春栽為例:自根向上留取5厘米的高度,進行短截后保留2個生長飽滿的芽苞,然后按株距40~50厘米進行栽植,栽植時使其根系全部舒展開后,輕輕提苗填土,踏實后澆足水,待水下沉后再覆土1~2厘米。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五、地膜覆蓋
栽完一行苗后,邊覆地膜邊破膜放苗。放苗時,用小刀或木棍等將苗上的地膜劃破一個小孔引苗出膜,然后蓋嚴膜口。放苗后,隨時用細濕土在苗木根部封嚴孔隙,以保持膜下的溫度和水分。幼苗展葉時,再澆一次保苗水,方法是:每株苗澆0.5~1公斤水(視土壤墑情而定),秋栽時栽植后澆一次封凍水,翌春按春栽要求實施即可。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六、搭架
北五味子移栽定植后應及時搭架供其攀附。架材可因地制宜。架式以單面架為好。下面以棚面架為例介紹架的搭建:首先用2.5米長的木樁作架柱,順床每隔5~8米設一立柱,埋入地下50厘米左右,然后用8號或10號鐵線在距地面1.5米處及2.0米處穿過立柱,用緊線器拉緊后,緊緊纏繞在兩端立柱上,再用尼龍細線或舊毛線(有條件的最好使用竹竿或架條)一端固定在苗根部地面,另一端綁縛在鐵線上,在苗進入高生長時利用其將枝條引至架上。應給每株苗設兩根引線(桿),一根蔓一道線(桿)。蔓與蔓之間間距20厘米左右。第二年春在行間立柱拉一道鐵線后,再在行向間拉兩道鐵線形成棚架,供枝蔓攀附。這種架式有利于植株通風透光。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七、肥水管理
北五味子是以收獲果實為主的藥用植物,它對肥水的要求較高,為使其生長發(fā)育期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yǎng),肥水管理應及時到位,這是保證其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條件。北五味子在一年的生長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養(yǎng)料,基肥可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入,每株施入有機肥1.5~2公斤。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一般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為5月下旬開花前,噴施葉面肥并施氮肥,一般株施氮肥(尿素)25~50克;第二次為6月末幼果期,再噴施一次葉面肥并株施復合肥50~100克;第三次為8月上旬,果實成熟前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液,株施復合肥50~100克。追肥數量、次數應視生長和土壤肥力情況而定。澆水則視旱情而定。北五味子為淺根系,在花期及果期應及時澆水,防止落花落果,雨季注意防澇。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八、修枝整形
合理修剪能調節(jié)植株體內營養(yǎng)分配合理,控制養(yǎng)分不必要的消耗,并對植株有更新復壯作用,使其達到高產穩(wěn)產,延長結果年限。修剪時期:在北五味子芽苞萌動之前,進行一次全方位修剪,夏季進行伏剪。修剪要點:一是原則上剪除病蟲害枝、瘦弱枝、過密枝和老枝,以滿足生長和結果需要。二是控制基生枝的大量發(fā)生,每年5月下旬到7月中旬,大量基生枝從根基和地下鉆出地面,應全部剪去。三是剪去短果枝,因多年生短果枝開雄花多,結果能力差,要全部剪去,并剪去4年生以上的結果枝。四是由于中果枝生長旺盛,應疏去過密的中長枝條,以利通風并促進開花結果,修剪時應按間距10~20厘米修剪,對長勢過旺的枝條特別是上部枝條,應適當打尖以使養(yǎng)分集中,注意培養(yǎng)中長結果枝。對結實多年的老枝蔓,應培養(yǎng)新枝蔓及時更新。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九、病蟲害防治
北五味子在生長過程中易發(fā)生的病害為白粉病和葉枯病。一般以預防為主,春季展葉后,結合噴施葉面肥,在葉面肥溶液內每667平方米加入80%代森錳鋅200克,每7天噴施1次,連噴3次。如發(fā)生白粉病,可用粉銹寧或甲基托布津5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葉枯病可用代森鋅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或用甲基托布津5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3~4次。
北五味子栽培技術十、采收加工
北五味子的果實在9月呈鮮紅色時便可以采摘,從果穗基部剪下,在陽光下晾曬,晴天時夜晚可任其在露水中濕潤,這樣加工的北五味子油性大、質量好。果實量大可建烘干設施,在室內烘干。烘干溫度不能過高,以防揮發(fā)油損失降低品質。當干燥到手攥有彈性、松手能恢復原狀時,即為干制好。這時去除果柄、雜質,即可進行包裝。
猜你喜歡:
1.五味子怎么種植
2.如何種植北五味子
5.種植草藥項目
6.罌粟花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