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的使用方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法律知識 > 關于逃稅罪的司法解釋匯總_逃稅罪的犯罪構成(2)

關于逃稅罪的司法解釋匯總_逃稅罪的犯罪構成(2)

時間: 煒杭741 分享

關于逃稅罪的司法解釋匯總_逃稅罪的犯罪構成

  逃稅罪立案標準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 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 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 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shù)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逃稅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犯罪主體包括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要件是故意和過失。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行為是在故意的心理狀態(tài)下進行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一般也是故意的行為,有時也存在過失的可能,對于確因疏忽而沒有納稅申報,屬于漏稅,依法補繳即可,其行為不構成犯罪。因此,逃稅罪的的主觀要件一般是故意。

  逃稅罪的認定

  (1)合理確定逃稅數(shù)額及其比例。逃稅數(shù)額,是指在確定的納稅期間,不繳或者少繳各稅種稅款的總額。逃稅數(shù)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是指一個納稅年度中的各稅種逃稅總額與該納稅年度應納稅總額的比例。不按納稅年度確定納稅期的其他納稅人,逃稅數(shù)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行為人最后一次逃稅行為發(fā)生之日前一年中各稅種逃稅總額與該年納稅總額的比例確定。納稅義務存續(xù)期間不足一個納悅年度的,逃稅數(shù)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比,按照各稅種逃稅總額與實際發(fā)生納稅義務期間應當繳納稅款總額的比例確定。逃稅行為跨越若干個納稅年度,只要其中一個納稅年度的逃稅數(shù)額及百分比達到刑法第20l條第1款規(guī)定的標準,即構成逃稅罪。各納稅年度的逃稅數(shù)額應當累計計算,逃稅百分比應當按照最高的百分比確定。

  (2)正確區(qū)分逃稅與漏稅。漏稅,是指納稅單位或者個人屬于無意識而發(fā)生的漏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如由于不了解、不熟悉稅法規(guī)定和財務制度或因工作粗心大意,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不計應稅數(shù)量、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漏稅行為不構成犯罪,它與逃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a、逃稅行為只能是故意實施的,而漏稅不是故意實施的。

  b、逃稅行為表現(xiàn)為采取欺騙性、逃避性的非法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而漏稅行為并沒有采取這種非法手段。

  (3)對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shù)額計算。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5年內多次實施逃稅行為,但每次逃稅數(shù)額均未達到刑法第201條規(guī)定的構成犯罪的數(shù)額標準,且未受行政處罰的情形。

  逃稅罪的處罰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較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納稅人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shù)額在5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10%以上的,構成逃稅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3)數(shù)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初犯補稅免罪”是指有逃稅繳納稅款行為的納稅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后,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國家至從此政策出臺,就有很多大明星把以前未繳納的稅款都補上了,讓納稅人免去了坐牢的刑罪外,還讓國家因此多收了上十億的稅款??芍^“雙贏”,也充分體現(xiàn)出國家的,“以處罰為輔,以稅款征收為主”的征稅方式。


猜你喜歡:

1.如何認定逃稅罪的共同犯罪

2.逃稅罪和偷稅罪有何區(qū)別

3.受過刑事處罰不能出任哪些工作

4.涉稅案件移送管理辦法最新版

5.什么是偷稅行為

53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