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農機補貼新政策內容解讀
2017年關于農機補貼有哪些相關的政策,農業(yè)補貼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關于農業(yè)補貼有哪些可以關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農機補貼新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農機補貼新政策
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縮減50億元,促進重點機具敞開補貼
由于**財政支出總體規(guī)模壓縮,今年安排用于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壓減至186億元,(減少50億元)并已一次性下達給各省。
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將繼續(xù)推進敞開補貼,特別是對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jié)水灌溉、高效施肥機具和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與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支持綠色發(fā)展的機具實行敞開補貼。
擴大農機新產品試點范圍,無人植保機將試點補貼
2017年將繼續(xù)穩(wěn)步實施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擴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范圍,促進農業(yè)生產急需的農機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應用,允許在適宜地區(qū)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補貼試點。
申請新產品補貼試點的省份原則上按照《農業(yè)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浙江等3省2016年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方案的意見》(農辦財〔2016〕65號)精神,對試點區(qū)域選擇、試點產品確定、試點資金規(guī)模、具體操作方式、相關責任義務等作出科學安排,制定試點方案,于4月30日前報農業(yè)部、財政部備案后實施。
深松補助資金不再從農機購置補貼中安排,2017年另籌20億
2016年的補助資金主要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統(tǒng)籌安排,2017年的資金渠道有所變化調整??紤]到深松工作的重要性且今年購機補貼資金壓減50億元的實際,經多次協(xié)商爭取,**財政基本同意在2017年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資金中安排20億元,用于深松作業(yè)補助。
當然,任務重的省份,也可以從購機補貼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用于深松作業(yè)補助,具體由各地根據實際商財政部門確定。
2017年要強化深松作業(yè)機具的組織調度。一方面,要強化信息化檢測手段的推廣應用。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機深松機具的組織調度。
優(yōu)化補貼資金分配及使用
李偉國指出,原則上,上年資金使用進度不過半的地區(qū),不再安排當年資金。并將定期調度分析市縣資金使用進度,協(xié)調配合財政部門通過分批次下撥、余缺調劑等措施,力求當年資金當年使用。如果結轉到下一年,要實現資金供需“兩年動態(tài)緊平衡”。
變型拖拉機的治理提上日程
除了補貼政策外,李偉國將變型拖拉機的治理專門提出。李偉國指出,一要嚴格依法監(jiān)理;二要實現共享信息;三要開展聯合治理。2017年對其的治理力度將會有所加大。
此外,李偉國還就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隊伍的作風建設進行了闡述。
農機補貼范圍及標準
(一)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種類范圍。按照“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要求,中央財政資金重點補貼糧棉油糖等主要農作物生產關鍵環(huán)節(jié)所需機具,兼顧畜牧業(yè)、漁業(yè)、設施農業(yè)、林果業(yè)及農產品初加工發(fā)展所需機具,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著力提升糧棉油糖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中央財政資金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11大類43個小類137個品目(詳見后文)。
各省應根據農業(yè)生產實際,在137個品目中,選擇部分品目作為本省中央財政資金補貼范圍;并要根據當地優(yōu)勢主導產業(yè)發(fā)展需要和補貼資金規(guī)模,選擇部分關鍵環(huán)節(jié)機具實行敞開補貼。
糧食主產省(區(qū))要選擇糧食生產關鍵環(huán)節(jié)急需的部分機具品目敞開補貼,主要包括深松機、免耕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機動噴霧噴粉機、動力(噴桿式、風送式)噴霧機、自走履帶式谷物聯合收割機(全喂入)、半喂入聯合收割機、玉米收獲機、薯類收獲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糧食烘干機、大中型輪式拖拉機等。棉花、油料、糖料作物主產省(區(qū))要對棉花收獲機、甘蔗種植機、甘蔗收獲機、油菜籽收獲機、花生收獲機等機具品目敞開補貼。
(二)補貼機具產品資質。補貼機具必須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的產品。除新產品補貼試點外,補貼機具應是已獲得部級或省級有效推廣鑒定證書的產品。
繼續(xù)選擇個別省份開展補貼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在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除被明確取消補貼資格的或不符合生產許可證管理、強制性認證管理的農機產品外,符合條件的購機者購置的農機產品,均可申請補貼。
補貼機具產品須在明顯位置固定標有生產企業(yè)、產品名稱和型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執(zhí)行標準等信息的永久性銘牌。
(三)補貼標準。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實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yè)機械原則上在省域內實行統(tǒng)一的補貼標準,不允許對省內外企業(yè)生產的同類產品實行差別對待。為防止出現同類機具在不同省(區(qū)、市)補貼額差距過大,通用類機具最高補貼額由農業(yè)部統(tǒng)一發(fā)布。各省農機化主管部門結合本地農機產品市場售價情況進行測算,在不高于最高補貼額的基礎上,負責確定本省通用類農機產品的補貼額。
各省農機化主管部門負責制定非通用類機具分類分檔辦法并確定補貼額。對于部分涉及多省需求的機具分類分檔及補貼額可由相關省協(xié)商確定。
一般農機每檔次產品補貼額原則上按不超過該檔產品上年平均銷售價格的30%測算,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擠奶機械、烘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2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免耕播種機、大型聯合收割機、水稻大型浸種催芽程控設備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25萬元;大型甘蔗收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40萬元;大型棉花采摘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60萬元。
2017年農機補貼新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