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師教學隨筆_初中教師隨筆感言(2)
初中教師教學隨筆_初中教師隨筆感言
初中教師教學隨筆篇四
剛接初一新生,老師不要總是急于趕課,在課堂上應隨時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為好習慣一旦形成,會讓學生學起來輕松,老師教起來省心。我是這樣做的:
1.認真書寫的習慣:給學生規(guī)范格式,如在橫格本上寫字,字的高度約占全格的2/3,字距約2毫米,做到下筆時“心中有格”;
2.對待字詞的習慣:要求會讀、會寫、會注音、會解釋,把每課字詞盡量串成一段話;
3.預習的習慣:先通讀課文,標段落序號,標字詞;再讀課文,標出好句、好段及不理解的語句;三讀課文,積累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注意題目、開頭、結尾、中間過渡的作用,文章是如何起承轉合的;四看并思考課后閱讀題;
4.上課的習慣:教學生學會篩選記錄重要的知識點;
5.及時復習的習慣:為防止遺忘,一定要及時復習,晚上睡前可將一天學過的知識在腦海中過一遍,我們稱之為“過電影”;還有一周知識梳理,單元知識梳理等;
6.改錯的習慣:教給學生準備紅藍兩種顏色的筆,在作業(yè)本上及時改錯;
7.朗誦背誦的習慣:要求學生聲音適中,語速適中,吐字清晰,不重復,讀(背)出感情;
8.小組合作的習慣:8人一大組,4人一小組,有正負組長,負責檢查作業(yè),收作業(yè),每組成員組成“一幫一”互助隊,做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9.小組交流的習慣:聲音要輕,不影響別人,選出一名代表整合大家的意思,組織語言在全班發(fā)言;
10.課代表的習慣:為了減輕課代表的工作量,建議他們從小組長那里收取作業(yè),自習課內容寫于黑板上,并監(jiān)督課堂紀律,做好老師的助手;
另外,還有回答問題的習慣;在文章中圈點勾畫作批注的習慣;做練習題時圈畫題干的習慣;規(guī)范答題的習慣;寫隨筆的習慣等等。
通過一學年的實驗監(jiān)督糾正,現(xiàn)在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怎樣去做,學生已有了明確的認識,初步養(yǎng)成了學習習慣。課堂流暢了,學生主動了,老師省心了……
初中教師教學隨筆篇五
學生的思維訓練角度來考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從知識結構入手,考慮教學概念與已學過相關概論的關系以及教學概念本身的特點,然后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能夠訓練或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思維方法,創(chuàng)設切實可行的情境。下面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讓概念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做法,供同行者參與。
1、通過歸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初中代數(shù),對新內容的學習較多地使用了歸納的方法,相當部分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律都是通過歸納出來的,即是從個別、特殊的事物探究總結出一般的規(guī)律,它不是嚴格的數(shù)學證明,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適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它不僅適用于公式、定理、法則的歸納與發(fā)現(xiàn),也適用于對某些概念本質屬性的探究,可以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以單項式概念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請同學們回憶,代數(shù)式是什么樣的式子?(找?guī)讉€同學分別寫出幾個代數(shù)式)
分析:提問三五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五個左右的代數(shù)式,其中可能有單項式,也可能有多項式,然 后 老師把其中的單項式選出,若個數(shù)不夠,老師可以把備課時事先準備好的單項式再補充進來,得到一組三到五個單項式的集合,為下面的探究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所研究的單項式大部分是由學生提供的。
問題2:認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代數(shù)式( 4a 2c , -2y, x3, 0.1m2 n3),說出這幾個代數(shù)式的特點,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析:學生可能對“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即它們之間在運算種類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討論,朝著“它們都是數(shù)與字母的積”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礎上觀察出它們不含有什么運算,也為以后學習多項式作好準備。
問題:同學們好好想想,-2、x,是不是單項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況,使學生懂得單個數(shù)、單獨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通過類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對那些相近或相似關系的概念,因為它們有著諸多的相似,所以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類比的方法不是嚴格的數(shù)學證明方法,它是根據事物間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維方法,可以作為概念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下面以同類二次根式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回憶同類項的概念,寫出一組同類項,并指出這一組同類項“同”在什么地方?
分析:由于同類二次根式與已學過的同類項的共同特點是“同類”,的所以在類比之前要強調“同類”的含義,只有弄清楚了同類項中“同類”的意義,再進行類比到同類二次根式才能產生思維的飛躍。
3、直接說出概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概念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學習到某種思維方法,然而有的概念,它的定義象名詞解釋一般,這種概念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可直接給出其定義,然后讓學生分析理解定義的文字表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以多項式的項與次數(shù)為例加以說明。
★請認真看并理解投影或小黑板上的語句:
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shù)項。
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
多項式里,次數(shù)最高項的次數(shù),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
問題1:指出下列多項式是幾次幾項式,有沒有常數(shù)項?常數(shù)項是多少?
-3x+1 , 5x2-2x-7 , a2-2ab+b2 ,a-2ab+2ab2-6
分析:只要學生在討論中搞清了如上問題,則說明對上述定義中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不斷加深認識。
猜你喜歡:
1.中學教師工作隨筆
3.中學生教育隨筆
4.初中英語教學隨筆
5.關于教育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