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親子日記的一點思考
親子日記的一次分享,讓一位好久沒有見面的隊長發(fā)來信息,咨詢親子日記的事,她說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隊長說到,這是一件不僅能讓家長成長的事,而是能帶動整個家庭的教育觀念進步的扶手。是的,這個不僅能讓家長成長,而且還能讓夫妻關系的緩解,讓婆媳關系也能得到融合的一個工具。說到最后,提到這是一件能改變家風家教的事。是的,推進家校合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幫助孩子成長的同時,讓家長也能有機會去成長,讓孩子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的到進一步的改變,這就是親子日記的功效。這也是教育的功能所在。曾經我們只關注教育孩子,認為就是關注未來的教育質量,但今天的教育不能能停留在僅僅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而寫還要把家長的教育觀念的改變得到提升,不然學校單方面的用力只是半地里烤火——半邊熱。
教育孩子在學校只是知識的傳輸過程,老師只能通過知識的傳遞來完成一些習慣的的影響,但回到家庭中,家長不注意孩子習慣的保護,將會把這些習慣的改變瞬間轉化完全。因此,教育孩子需要家校合育,只有將這樣兩個學生教育主要實施方案聯(lián)合起來才能實施更有效的教育。很多時候,我都聽見這樣一個聲音,我們的孩子在家管不了,希望老師多管管,我們沒有文化,希望老師管管,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的知識沒有教好,淡化有說過來,老師在課堂上講,他們都在課堂上聽,為什么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不就是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不行嗎?成績的變現(xiàn)只是孩子習慣不好的一個方面。孩子習慣不好的,在其他事情上也有所表現(xiàn),比如說,我們的路對上,那些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在走路的時候,也不能專心的走路,一會東一會西,一會不提醒就跟前面的同學拉了一大段距離。這些都是一個孩子習慣的表現(xiàn)。今天期中考試,我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我們班到7:20點名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只有前六名同學的的組員到的最多,來了五人,其他的組來的大部分都是3人左右。這樣一個現(xiàn)實也說明,這些成績好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是用心的。但這個能反映出一個家庭對這件事是用心的。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就是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我們從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到孩子成長的影子是從家庭來帶來的。這需要沒有孩子的家長思考。
問題的出現(xiàn)不是一時的問題,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最終慢慢的養(yǎng)成,逐漸地表露出來。但我們想看到這種壞習慣退去,也需要我們用心去修養(yǎng),方法我們可以提供,但修行還需個人。
【本文作者:陳富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