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的深圳大講堂演講(5)
都不談這些了,那中國現(xiàn)在面臨的更多的挑戰(zhàn)是什么?我談到的還僅僅是細節(jié)。中國現(xiàn)在面臨著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就是從由前30年的效率第一現(xiàn)在開始逐步轉(zhuǎn)向為關(guān)注效率,關(guān)注公平,如何使效率和公平這方面的平衡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幸的是富士康又出現(xiàn)了一起墜樓身亡的事件。毫無疑問,富士康的這種代工模式是效率的代表,達到了極致,但是之所以從今年開始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媒體高度地關(guān)注富士康跳樓的事件,就在于我們現(xiàn)在對效率已經(jīng)不像過去那么看重,我們現(xiàn)在對公平看重。公平里包含了很多,有人權(quán)、民主、自由等等因素,因此對這個格外的在意。富士康也沒少做工作,做了相當多的工作,漲工資,他的成本加大了很多,但是現(xiàn)在只是拉長了墜樓的時間,還并沒有徹底的根治。我想很長的一段時間想徹底根治,不是說富士康,包括全國很多勞動密集型的企業(yè)里都很難。因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跟他的父輩是不一樣的,80后、90后的這批打工者跟50后、60后的打工者是不一樣的。50后、60后的第一批、第二批來到深圳的打工者上來就做好了吃一切苦的準備,他的所有目標是為了家庭生活的改善,不是為他自己,因此他能忍一切不能忍之忍。所以,很少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而且還有一點是那個時候城鄉(xiāng)之間的反差更大一點,因此他有的時候感受的反而還不錯,一是能吃所有不能吃的苦,能忍所有不能忍的忍,同時在這種巨大的城鄉(xiāng)反差面前還有點小小的幸福,因此還相對穩(wěn)定,出的問題少。但是現(xiàn)在80后、90后的這批外出的打工者,他不再是為了改變家庭的命運,而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比例越升越高。一旦他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時他大部分又是初中畢業(yè),還有相當多的是高中畢業(yè),文化素養(yǎng)很高,兜里有手機、MP4,經(jīng)常上網(wǎng)吧玩電腦,這樣一批人的心理需求跟他的父輩是不一樣的,對公平的渴望更強。他的父母那時候見到城里人開車,或者說在豪華的賓館飯店里消費,他覺得天經(jīng)地義,很正常,這也是他能忍一切不能忍之忍的重要所在,但是80后、90后的這批打工者,看到不公平,他就會不舒服,就會反饋給自己形成一種很大的壓力和刺激,心理方面的問題已經(jīng)成了全社會的問題。所以,接二連三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不幸的是富士康是最大的,因此它就成了矛頭所在,其實有很多不如它大的同樣有這樣的問題。
中國現(xiàn)在面臨的相當大的挑戰(zhàn)就是效率和公平重新的博弈。中國最早的時候要快,經(jīng)濟發(fā)展要快,后來改成了“又快又好”,再然后變成了“又好又快”??蓜e小瞧這一倒騰,什么叫“又好又快”?“快”集中代表的是對效率的追求,“好”集中代表的是對效率追求的時候要適當向公平傾斜。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博弈都在這兒,你說強拆,強拆背后是什么?10年之前沒有人議論強拆的問題,不僅僅是因為沒有《物權(quán)法》,還在于那時候的效率低,城市要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要快速的改善,基礎設施要快速的增加,因此強拆司空見慣?,F(xiàn)在不行,公權(quán)利與私權(quán)利之間的博弈,不能因為他僅僅是一個人,私權(quán)利就可以覆蓋他,這是中國現(xiàn)在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hàn)。包括貧富的差距不也是隱藏在效率和公平的過程中嗎?有很多人說我在這個時代里該怎么做一個干部?你先仔細看看“十七大”報告。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政治學習的地方,各個單位都學過十七大報告,但是真正看過“十七大”報告的有幾個?包括再在臺上給你們講“十七大”報告的人他看過嗎?或者說他看懂了嗎?我屢屢的在外頭悄悄的試,都證實了我的看法,相當多的人是沒有看過“十七大”報告的,甚至他曾經(jīng)坐在這兒給大家講“十七大”報告?!笆叽蟆眻蟾娣浅:每?,如果你看懂了的話,如果你真打算這么干的話。
“十七大”報告有兩個“民”,第一個“民”被媒體玩命的放大——“民生”,第二個“民”——“民主”,媒體躲了,一是沒看著,而是不懂,三是不敢。其實你要看準了就沒什么,“十七大”的閉幕式,也就是、委員長、他們9個人出來之前,我在直播,由于他們出來晚了,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那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一直在跟黨校的副校長在談民主,很多人覺得:巖松你膽夠大的,你在這時候居然敢大談民主。我說:不是我談民主,“十七大”報告里有一半是談民主?!笆叽蟆眻蟾胬锩鞔_的談到了“民主是社會的生命”,而且公民的有序參與,包括最后一章里關(guān)于黨建的部分,很多的在我看來都是程序、時間表、做法都談得很明確,比如說“領導干部是由上級黨委和群眾推薦相結(jié)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懂行的人應該能讀出是什么意思,過去的領導就是上級任命,將來是上級黨委推薦和群眾推薦相結(jié)合,包括實行票決制,這是什么意思?當然這還不是最關(guān)鍵的,首先大的根基是兩個“民”。
老百姓有知情權(quán)、參與權(quán)、表達權(quán)、監(jiān)督權(quán),很多人覺得是2008年才提出來的,是在改革開放30年的講話中提出的,錯,2007年“十七大”報告中有,這不說了,我說“十七大”報告的前半截?!笆叽蟆眻蟾媲鞍虢乩镉幸粋€對當代中國很多事情判斷的精確的表達,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弄明白這個詞?!笆叽蟆眻蟾胬锩嬗幸粋€司空見慣的詞叫“統(tǒng)籌兼顧”,什么叫統(tǒng)籌兼顧,所有會做官的人,或者會觀察這個社會的人就應該明白,“十七大”報告里用“統(tǒng)籌兼顧”這四個字已經(jīng)準確的告訴你該怎么干,統(tǒng)籌兼顧就是讓你走平衡木,光快還不行,光效率不行,要公平,一切都要有分寸和平衡感,這是這個時代中國的特質(zhì),“統(tǒng)籌兼顧”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詞,但是讓大家忽略了這時候?qū)Ξ斚轮袊恍┦虑榈呐袛啵院芏嗍虑槭沁^猶不及,這是一個需要平衡的時代。也許再過幾年我們要開始玩命的談公平,對效率不是那么在意了。但是此時此刻還不能僅為公平而犧牲效率,但是也不能再為了追求效率而不顧公平,這是這個時代的特質(zhì)。有很多東西都是,環(huán)保、收入、成本。比如說從《勞動法》出來到現(xiàn)在,社會上的議論是很多的,有很多人認為《勞動法》出早了,我們還沒有到一個可以全面地讓《勞動法》得以實施,最后它會把中國改革的速度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