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灸法和治療偏方
腰椎間盤突出的腰腿痛癥狀在中醫(yī)上主要因為風寒濕阻、氣滯血瘀、經絡不通引起,但是艾灸剛好可以疏通經絡,那么艾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灸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推薦腰椎間盤突出的灸法知識,歡迎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灸法
腰部夾脊穴
位置:夾脊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兩側,后正中線旁開0.5寸,可以選用腰部的夾脊穴。
腎俞
位置: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環(huán)跳
位置:在臀部外側部,側臥臀部,位于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的交點處.
承扶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委中
位置:位于腘窩橫紋的中點。
陽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腰間盤突出治療偏方
1、取碗口大小老羊皮一塊,白芷10克,當歸、血竭、乳香、沒藥、大黃、烏藥、川烏、肉桂各15克,生草烏5克。共研為細末,放入1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成糊狀,攤于老羊皮之上。再取木鱉子2克(研末)撒于其上。趁溫熱敷于患部。24小時后取下,火烤成糊狀后再次使用,每付藥可連用7次。
2、核桃仁210克、黑芝麻210克、杜仲60克、川續(xù)斷30克、木瓜30克、菟絲子60克、當歸60克。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藥均曬干,研磨過篩備用。將黑芝麻于碾槽內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當用手摸無顆粒時,與經過篩的藥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煉蜜250克分數次加入盆內攪拌,反復揉搓成團塊,再取團塊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內貯存。每日服2次,每次服一丸,黃酒20毫克送下。連服100丸為一療程。
3、湯劑方:川斷狗脊木瓜羊藿葉熟地骨碎補各12克,杜仲、當歸、菟絲子云苓、澤瀉元胡、雞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加減法:單純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懷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條;舌苔黃膩加萆薢15克黃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兩次服用(在煎好的湯藥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4、青風藤50g黃芪50g黑豆50g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七劑為一療程,大多服過二三劑即開始見效。
5、爬行療法:運動醫(yī)學專家指出,四肢爬行的動物比直立行走的動物血液更流暢,而且很少患腰椎疾病。方法為:雙手、雙膝著地著床,頭部自然上抬,腰部自然下垂,爬行長度為20米左右。
預防腰間盤突出方法
第一步:保持良好坐姿。對于經常坐辦公室的人來說,在保持正確坐姿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起身休息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久坐之后,應該及時起身放松一下身體,舒展一下身體,從而緩解腰背的不適。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這樣的:身體向后傾,頸部有扶托;手臂自然下垂,放置椅子托手;手與鍵盤平行;膝蓋微高于座椅,保持血液順暢運行;屏幕略低于視線。
第二步:正確腰姿。站立應挺直腰背,并保持脊柱的自然彎曲。下蹲時,盡量屈膝,減少彎腰。抬物品時要貼近身體,舉物莫高過胸部。對于輕微腰間盤突出患者,應該采取及早的治療措施,盡量減少彎腰動作,保持直立姿態(tài),挺胸抬頭走路,從而保持身體的正常形態(tài)。
第三步:注意休息。在一定時間內減少活動,能使人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減輕疲勞。每坐二十分鐘左右,最好起來活動活動。長久站立時最好墊高一腳,并時不時換換腳。人在躺臥時,腰椎壓力最小,但要注意床墊軟硬適中,太硬或太軟都會傷害腰椎。
第四步:適當鍛煉。要想保證腰椎的持續(xù)健康,增強腰部的承重性和韌性是關鍵。因此,有必要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腰部功能鍛煉,如“腰椎操”:把手放在背后,腰向前或向后彎。
猜你感興趣:
腰椎間盤突出的灸法和治療偏方
上一篇:驅寒艾灸的方法以及食療法推薦
下一篇:失眠艾灸的穴位和食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