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技巧
論述類文本閱讀屬于議論文閱讀范疇,所以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論述類文本閱讀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述類文本閱讀技巧
1.速讀全文,把握中心觀點。
首先要求抓住標題,明確話題、觀點、重點。如2017年全國卷(Ⅲ)論述類文本《留住鄉(xiāng)愁》,論題是“鄉(xiāng)村的城鎮(zhèn)化與鄉(xiāng)愁”,體現(xiàn)了作者對當今我國鄉(xiāng)村在如火如荼的城鎮(zhèn)化進程中所突現(xiàn)問題的批判性思考,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性,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城鎮(zhèn)化建設新理念。時代性和人文性,是高考論述類文本選材的重要特征。
其次要求抓住事關要旨和結構的重要語句,抓住表述中心觀點和分論點的語句、表現(xiàn)文章層次變化的語句。
《留住鄉(xiāng)愁》第一段提出基本觀點:要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留住鄉(xiāng)愁,不讓“鄉(xiāng)愁”變成“鄉(xiāng)痛”,一個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護并活化鄉(xiāng)村記憶。第二段論說要“留住鄉(xiāng)村記憶”:這些鄉(xiāng)村記憶是人們認知家園空間、鄉(xiāng)土歷史與傳統(tǒng)禮儀的主要載體。在城鎮(zhèn)化的過程中留住它們,才能留住鄉(xiāng)愁。第三段論說要“呵護鄉(xiāng)村記憶”:僅僅留住鄉(xiāng)村記憶而不進行呵護,鄉(xiāng)村記憶會逐漸失去原有魅力。第四段論說要“活化鄉(xiāng)村記憶”:活化鄉(xiāng)村記憶則是一種積極型的留住鄉(xiāng)愁。
2.以圖串文,把握邏輯關系。
首先整體把握,要求能夠抓住文章的結構框架,把握作者的中心觀點和分論點的關系等?!读糇∴l(xiāng)愁》首段總領全文,既指出主要問題,也提出了基本觀點。作者觀點中有三個針對“鄉(xiāng)村記憶”的關鍵詞:“留住”、“呵護”、“活化”。第二段先論及“鄉(xiāng)村記憶”的兩種形態(tài)(“物質文化記憶”、“非物質文化記憶”)及兩者間的關系,再論及“鄉(xiāng)村記憶”的功能。然后,簡要論述了如何“留住鄉(xiāng)村記憶” 第三段先略及必要性,再著重談“呵護鄉(xiāng)村記憶”的做法。談做法,先概括,再舉例論說。第四段先通過比較“活化”與“留住”、“呵護”的不同(是一種積極型的留住鄉(xiāng)愁),借此論說了“活化鄉(xiāng)村記憶”的必要性,再論及“活化鄉(xiāng)村記憶”的做法。
其次要明確意圖,能夠抓住作者所舉的例子和中心論點或者分論點的關系。比如《留住鄉(xiāng)愁》第三段,分論點是“僅僅留住鄉(xiāng)村記憶而不進行呵護,鄉(xiāng)村記憶會逐漸失去原有魅力”,所舉的事例是對“村落的祠堂、鄉(xiāng)村的入口、議事亭、祭祀場所等”的維護,分論點和事例之間的銜接點是“相關記憶場所”。原文的銜接句是“呵護鄉(xiāng)村記憶,使其永葆“溫度”,就要對相關記憶場所做好日常維護工作,為傳統(tǒng)技藝傳承人延續(xù)傳統(tǒng)技藝創(chuàng)造條件,保持鄉(xiāng)村傳統(tǒng)活動的原有品質。”這樣就構成了觀點句、銜接句、事例等的邏輯鏈條。
3.精準分析,讀懂概念語句。
要求結合具體題目,勾出限制性、修飾性詞語等。比如《留住鄉(xiāng)愁》(2017年全國卷Ⅲ)第1小題。這個題目說“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哪一個”。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往年考的題都會讓大家選不正確的一項,但是今年選的是正確的,題目一定要讀清。
語文的應試技巧方法
一、閱讀要不要根據(jù)“給分點”答題
語文考試“標準化”了,閱卷也“標準化”了。正式閱卷前,所有人都要接受一個“判分”訓練,以統(tǒng)一標準,閱卷時才能依“標準”行事。簡而言之:滿足一個“給分點”,就“踩點給分”。
但是,現(xiàn)代文閱讀的“給分點”是為判分作參考的,不是考生的答題標準。以議論文閱讀的一道“論證思路”題為例(4分)。
題干:“寫出第3到第6段的論證思路。”如果機械地“根據(jù)分值來斷點答題”,這道4分的題應該就是四個得分點,老師要求學生最少要寫四句話,用上“首先、然后、接著、最后”一類的順序詞,或者以“第3、4、5、6段”顯示要點;此外,老師還叮囑:把字數(shù)寫夠,把字寫清楚。似乎這樣,閱卷老師就直接給分了。通常情況是:刻意尋找“給分點”往往事倍功半。
從閱卷心理的角度看,最佳建議是把自己理解到的內容有條理地充分表達。如果理解較準確、表達又不錯,自然就在“給分點”上了,犯不著刻意“踩點”。
學生的思維習慣、理解方法和角度都各各不同:有的用①②③分條列出,有的整段表達。這都是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寫出思考結果??梢钥隙ǎ河芒佗冖鄯謼l表達,比整段表達清晰。
是否分點列①②③,若題干要求“分點概括”“分點表達”則必須如此。
要承認:“分點表達”可以顯示答題角度,以文學作品閱讀的小說為例,常見的角度如“人物塑造”“情節(jié)展現(xiàn)”“環(huán)境描寫”“主題表現(xiàn)”等,以此分點,當然會有顯而易見的好處。
記住一條:分點再多,不如理解準確;理解準確,分點表達則更佳。
二、應試作文得分會不會高
應試作文的一大特點就是“千人一面”,有時連舉例子都一樣了。這些缺乏獨立思考的文章,怎會得高分?思想獨立之文,有洞見之文,文筆優(yōu)美之作,功底扎實之篇,誰會吝惜高分?注意:文筆不等于辭藻,文筆好體現(xiàn)為流暢表達。關于這點,語文老師和研究生的看法有差異,語文老師要求“穩(wěn)定性”“標準化”,研究生則重視“獨創(chuàng)性”“風格”“個性”。為避免研究生給分“個性化”以致“隨意主觀”,一般而言:作文閱卷找不到人了,不得已才安排少量研究生——可以放心了。舉一個例子,每篇作文要由兩個閱卷者判分決定。在一次評卷中,同一份試卷,研究生判的是40多分,中學老師判的是20多分,相差20分!為什么?思想太“出格”。
一個高三理科生說:語文老師極重視“規(guī)矩”,這些規(guī)矩來自高考閱卷場。這些“規(guī)矩”就是:字得寫好點兒,情感充沛點兒,開頭有警語,結尾有金句。這類文章,一般得個二類上、一類下沒什么問題。
規(guī)矩固然重要,最重要還是文章的質量。
三、語文有卷面分嗎
偶遇漂亮且可稱硬筆書法的試卷,這個考生肯定會成為幸運兒,多得分是有可能的。但是,寫作不是比書法,只要字跡清楚、易于辨認,就不會丟卷面分。
你不知道的內幕:在閱卷過程中,閱卷組長會一遍遍地喊:某老師,你的進度有點慢;改得快的,已經(jīng)上千份了,改得慢的老師才幾百份,這個差距有點大啊,改得慢的老師要抓緊了啊……
工作量大任務緊,寫好字最最重要。不求你書法美,只求你寫工整,讓我看清楚。
最惡心你這樣寫字:狂草風、甲骨文,破譯困難。自己來念念,寫的是什么??
看不清楚,肯定扣分——看不清楚怎么能給你分?小處說,為文敷衍;大處說,做人不淑。
最后,板書重點:把理解到的清晰表達出來,字要清晰好認。至于其他的,你就不管了。
初高中語文答題技巧
常見名詞解釋
一、表達技巧,又叫藝術手法,包括: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②表現(xiàn)手法 :起興、聯(lián)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后)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xiàn)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九、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臵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修辭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語境)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形象生動。
2、擬人:……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賦予人的情感與性格來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動(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張:……采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描寫了……,表達了作者……的情感,聯(lián)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問:……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用反問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語氣更強烈,表達的思想也更強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的情景,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6、對偶:……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抒發(fā)了作者對……的感情,節(jié)奏明快,富于音樂美。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論述類文本閱讀技巧相關文章:
論述類文本閱讀技巧
上一篇:語文的學習指導方法
下一篇: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的解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