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級物理易錯知識點及常用公式匯總
最新九年級物理易錯知識點及常用公式匯總
九年級已經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如何提高效率對于物理的學習來說很重要。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快來學習學習吧!
最新九年級物理易錯知識點及常用公式匯總
1.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3.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4. 天平讀數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5. 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8. 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9. 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
10. 物體受平衡力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 反之,做減速運動。
11. 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2. 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14.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6. 杠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針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jié)方向一樣。
17. 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 字母。
19. 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20. 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m²。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 cm² = 10-4m²
21. 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22. 托里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23. 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tài):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 = 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 = 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 F浮=ρg v計算。
24.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25. 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26. 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27. 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梢杂扇菀追治龅母叨群托巫兇笮∠扰袛鄤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28. 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增大和減小。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的變化快慢不一樣,導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樣,最終表現為引力或斥力。
29. 分子間引力和大氣壓力的區(qū)別: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如果伴隨著空氣被排出或大氣壓強的變化則說明是大氣壓力。例:兩塊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開是大氣壓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物體吸熱,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 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升高(還和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
一、速度公式
物理量 計算式 國際主單位 常用單位 換算關系
速度v V=s/t m/s Km/h 1m/s=3.6km/h
路程s S=vt m Km 1km=1000m
時間t t=s/v s h 1h=60min=3600s
火車過橋(洞)時通過的路程s=L橋+L車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物理量 計算式 國際主單位 常用單位 換算關系
密度ρ ρ=m/v Kg/ m3 g/ Cm31g/ Cm3=1000kg/ m3
質量m M=ρv Kg g 1kg=1000g
體積v V=m/ρ m3 Cm3 1 m3=103dm3=2650px3 1L=103ml(cm3)
冰與水之間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個容器裝滿不同的液體時,不同液體的體積相等,密度大的質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體積V空=V總-V實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題目未交待時g取9.8N/kg)
同一物體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桿平衡條件公式
F1l1=F2l2F1 /F2=l2/l1
五、動滑輪公式
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1/2(G動+G物)s=2h
六、滑輪組公式
不計繩重和摩擦時F=1/n(G動+G物)s=nh
七、壓強公式(普適)
P=F/S固體平放時F=G=mg
S的國際主單位是m2 1m2=102dm2=2600px2=106mm2
八、液體壓強公式P=ρgh
液體壓力公式F=PS=ρghS
規(guī)則物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壓力差法)
(2)、F浮=G-F (視重法)
(3)、F浮=G (漂浮、懸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體舉高時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舉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總-W額
十三、總功公式
W總=FS(S=nh)W總=W有/ηW總= W有+W額 W總=P總t
十四、機械效率公式
η=W有/W總 η=P有/ P總
(在滑輪組中η=G/Fn)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十五、熱學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7.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吸=mq或Q吸=Vq(適用于天然氣等)
學好初中物理要注意這四點
要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建議學習之余幫助家長干點家務活,在勞動中體會物理知識的用途。這樣在回答簡答題時就不會想偏。
其次,對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的實驗課要好好利用,同時平時盡量利用身邊的生活物品自制器材,親自動手做實驗,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會發(fā)現很多問題,會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現象,為了解決問題,促使你動腦思考,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同時會將學過的物理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天長日久各種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第三,對于學過的知識點必須理解記準記牢,它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對于重點題型要反復強化訓練達到熟練,方能考取高分。(包括器材的選擇,量程與分度值的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對不同實驗方案的評估,實驗步驟的順序安排,實驗過程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操作,實驗數據表格的設計,多次測量的目的,數據的分析,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實驗結論,圖像或字母表達式或文字表達等,會運用物理的探究方法和懂得物理的研究思想。)
第四,對于理科的學習,切忌死記硬背,要學會學習,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最新九年級物理易錯知識點及常用公式匯總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