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的使用方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輔導資料 >

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

時間: 自暢24587 分享

學好數學,就要做好課前預習,掌握聽課主動權。課前準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專心聽講,做好課堂筆記。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

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

一.集合與函數

1.進行集合的交、并、補運算時,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況,不要忘記了借助數軸和文氏圖進行求解.

2.在應用條件時,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況

3.你會用補集的思想解決有關問題嗎?

4.簡單命題與復合命題有什么區(qū)別?四種命題之間的相互關系是什么?如何判斷充分與必要條件?

5.你知道“否命題”與“命題的否定形式”的區(qū)別.

6.求解與函數有關的問題易忽略定義域優(yōu)先的原則.

7.判斷函數奇偶性時,易忽略檢驗函數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

8.求一個函數的解析式和一個函數的反函數時,易忽略標注該函數的定義域.

9.原函數在區(qū)間[-a,a]上單調遞增,則一定存在反函數,且反函數也單調遞增;但一個函數存在反函數,此函數不一定單調.例如:.

10.你熟練地掌握了函數單調性的證明方法嗎?定義法(取值,作差,判正負)和導數法

11.求函數單調性時,易錯誤地在多個單調區(qū)間之間添加符號“∪”和“或”;單調區(qū)間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數的值域必須先求函數的定義域。

13.如何應用函數的單調性與奇偶性解題?①比較函數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數不等式;③求參數的范圍(恒成立問題).這幾種基本應用你掌握了嗎?

14.解對數函數問題時,你注意到真數與底數的限制條件了嗎?

(真數大于零,底數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數還需討論

15.三個二次(哪三個二次?)的關系及應用掌握了嗎?如何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值?

16.用換元法解題時易忽略換元前后的等價性,易忽略參數的范圍。

17.“實系數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解”轉化時,你是否注意到:當時,“方程有解”不能轉化為。若原題中沒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數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慮到二次項系數可能為的零的情形?

二.不等式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時,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幾何意義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應注意什么問題?用“根軸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1.解含參數不等式的通法是“定義域為前提,函數的單調性為基礎,分類討論是關鍵”,注意解完之后要寫上:“綜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義域及值域時,其結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區(qū)間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兩個不等式相乘時,必須注意同向同正時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時要注意“同號可倒”即a>b>0,a<0.

三.數列

24.解決一些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問題,你注意到要對公比及兩種情況進行討論了嗎?

25.在“已知,求”的問題中,你在利用公式時注意到了嗎?(時,應有)需要驗證,有些題目通項是分段函數。

26.你知道存在的條件嗎?(你理解數列、有窮數列、無窮數列的概念嗎?你知道無窮數列的前項和與所有項的和的不同嗎?什么樣的無窮等比數列的所有項的和必定存在?

27.數列單調性問題能否等同于對應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數列是特殊函數,但其定義域中的值不是連續(xù)的。)

28.應用數學歸納法一要注意步驟齊全,二要注意從到過程中,先假設時成立,再結合一些數學方法用來證明時也成立。

四.三角函數

29.正角、負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嗎?,若角的終邊在坐標軸上,那它歸哪個象限呢?你知道銳角與第一象限的角;終邊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區(qū)別嗎?

30.三角函數的定義及單位圓內的三角函數線(正弦線、余弦線、正切線)的定義你知道嗎?

31.在解三角問題時,你注意到正切函數、余切函數的定義域了嗎?你注意到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有界性了嗎?

32.你還記得三角化簡的通性通法嗎?(切割化弦、降冪公式、用三角公式轉化出現特殊角.異角化同角,異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數的取值范圍分別是

34.你還記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嗎?

35.掌握正弦函數、余弦函數及正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你會寫三角函數的單調區(qū)間嗎?會寫簡單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嗎?(要注意數形結合與書寫規(guī)范,可別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數的圖象可以由函數經過怎樣的變換得到嗎?

36.函數的圖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點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數的圖象的平移為“左+右-,上+下-”;如函數的圖象左移2個單位且下移3個單位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即.

(2)方程表示的圖形的平移為“左+右-,上-下+”;如直線左移2個個單位且下移3個單位得到的圖象的解析式為,即.

(3)點的平移公式:點按向量平移到點,則.

37.在三角函數中求一個角時,注意考慮兩方面了嗎?(先求出某一個三角函數值,再判定角的范圍)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為。

39.正弦定理時易忘比值還等于2R.

五.平面向量

40.數0有區(qū)別,的模為數0,它不是沒有方向,而是方向不定??梢钥闯膳c任意向量平行,但與任意向量都不垂直。

41.數量積與兩個實數乘積的區(qū)別:

在實數中:若,且ab=0,則b=0,但在向量的數量積中,若,且,不能推出.

已知實數,且,則a=c,但在向量的數量積中沒有.

在實數中有,但是在向量的數量積中,這是因為左邊是與共線的向量,而右邊是與共線的向量.

42.是向量與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條件,是向量和向量夾角為鈍角的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六.解析幾何

43.在用點斜式、斜截式求直線的方程時,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況?

44.用到角公式時,易將直線l1、l2的斜率k1、k2的順序弄顛倒。

45.直線的傾斜角、到的角、與的夾角的取值范圍依次是。

46.定比分點的坐標公式是什么?(起點,中點,分點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點解題時,你注意到了嗎?

47.對不重合的兩條直線

(建議在解題時,討論后利用斜率和截距)

48.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直線方程可以理解為,但不要忘記當時,直線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都是0,亦為截距相等。

49.解決線性規(guī)劃問題的基本步驟是什么?請你注意解題格式和完整的文字表達.(①設出變量,寫出目標函數②寫出線性約束條件③畫出可行域④作出目標函數對應的系列平行線,找到并求出最優(yōu)解⑦應用題一定要有答。)

50.三種圓錐曲線的定義、圖形、標準方程、幾何性質,橢圓與雙曲線中的兩個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嗎?

51.圓、和橢圓的參數方程是怎樣的?常用參數方程的方法解決哪一些問題?

52.利用圓錐曲線第二定義解題時,你是否注意到定義中的定比前后項的順序?如何利用第二定義推出圓錐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如何應用焦半徑公式?

53.通徑是拋物線的所有焦點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雙曲線中的結論?)

54.在用圓錐曲線與直線聯立求解時,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項的系數是否為零?橢圓,雙曲線二次項系數為零時直線與其只有一個交點,判別式的限制.(求交點,弦長,中點,斜率,對稱,存在性問題都在下進行).

55.解析幾何問題的求解中,平面幾何知識利用了嗎?題目中是否已經有坐標系了,是否需要建立直角坐標系?

七.立體幾何

56.你掌握了空間圖形在平面上的直觀畫法嗎?(斜二測畫法)。

57.線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義、判定和性質定理你掌握了嗎?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這三者之間的聯系和轉化在解決立幾問題中的應用是怎樣的?每種平行之間轉換的條件是什么?

58.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記住了嗎?你知道三垂線定理的關鍵是什么嗎?(一面、四線、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線是關鍵)一面四直線,立柱是關鍵,垂直三處見

59.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在應用時都是三個條件,但這三個條件易混為一談;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條件錯誤地記為”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分別平行”而導致證明過程跨步太大.

60.求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時,如果所求的角為90°,那么就不要忘了還有一種求角的方法即用證明它們垂直的方法.

61.異面直線所成角利用“平移法”求解時,一定要注意平移后所得角等于所求角(或其補角),特別是題目告訴異面直線所成角,應用時一定要從題意出發(fā),是用銳角還是其補角,還是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62.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一字母的意思嗎?能夠熟練地應用它們解題嗎?

63.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范圍:0°<α≤90°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圍:0o≤α≤90°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圍:0°≤α≤180°

64.你知道異面直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如何運用嗎?

65.平面圖形的翻折,立體圖形的展開等一類問題,要注意翻折,展開前后有關幾何元素的“不變量”與“不變性”。

66.立幾問題的求解分為“作”,“證”,“算”三個環(huán)節(jié),你是否只注重了“作”,“算”,而忽視了“證”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67.棱柱及其性質、平行六面體與長方體及其性質.這些知識你掌握了嗎?(注意運用向量的方法解題)

68.球及其性質;經緯度定義易混.經度為二面角,緯度為線面角、球面距離的求法;球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這些知識你掌握了嗎?

八.排列、組合和概率

69.解排列組合問題的依據是:分類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無序組合.

解排列組合問題的規(guī)律是:相鄰問題捆綁法;不鄰問題插空法;多排問題單排法;定位問題優(yōu)先法;定序問題倍縮法;多元問題分類法;有序分配問題法;選取問題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問題間接法.

70.二項式系數與展開式某一項的系數易混,第r+1項的二項式系數為。二項式系數最大項與展開式中系數最大項易混.二項式系數最大項為中間一項或兩項;展開式中系數最大項的求法要用解不等式組來確定r.

71.你掌握了三種常見的概率公式嗎?(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②互斥事件有一個發(fā)生的概率公式;③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fā)生的概率公式.)

72.二項式展開式的通項公式、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fā)生k次的概率易記混。

通項公式:它是第r+1項而不是第r項;

事件A發(fā)生k次的概率:.其中k=0,1,2,3,…,n,且0

73.求分布列的解答題你能把步驟寫全嗎?

74.如何對總體分布進行估計?(用樣本估計總體,是研究統(tǒng)計問題的一個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樣本容量越大,這種估計就越精確,要求能畫出頻率分布表和頻率分布直方圖;理解頻率分布直方圖矩形面積的幾何意義.)

75.你還記得一般正態(tài)總體如何化為標準正態(tài)總體嗎?(對任一正態(tài)總體來說,取值小于x的概率,其中表示標準正態(tài)總體取值小于的概率)

九.導數及其應用

76.在點處可導的定義你還記得嗎?它的幾何意義和物理意義分別是什么?利用導數可解決哪些問題?具體步驟還記得嗎?

77.你會用“在其定義域內可導,且不恒為零,則在某區(qū)間上單調遞增(減)對恒成立?!苯鉀Q有關函數的單調性問題嗎?

78.你知道“函數在點處可導”是“函數在點處連續(xù)”的什么條件嗎

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大全

一、平面的基本性質與推論

1、平面的基本性質: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這個平面內;

公理2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2、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直線—平行、相交、異面;

直線與平面—平行、相交、直線屬于該平面(線在面內,最易忽視);

平面與平面—平行、相交。

3、異面直線:

平面外一點A與平面一點B的連線和平面內不經過點B的直線是異面直線(判定);

所成的角范圍(0,90)度(平移法,作平行線相交得到夾角或其補角);

兩條直線不是異面直線,則兩條直線平行或相交(反證);

異面直線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

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平移法,把異面問題轉化為相交直線的夾角

二、空間中的平行關系

1、直線與平面平行(核心)

定義:直線和平面沒有公共點

判定:不在一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和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平行于此平面(由線線平行得出)

性質: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則這條直線就和兩平面的交線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

定義: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

判定: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平行于另一個平面,則這兩個平面平行

性質:兩個平面平行,則其中一個平面內的直線平行于另一個平面;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與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

3、常利用三角形中位線、平行四邊形對邊、已知直線作一平面找其交線

三、空間中的垂直關系

1、直線與平面垂直

定義:直線與平面內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

判定:如果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的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性質: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平面平行

推論:如果在兩條平行直線中,有一條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另一條也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0,90】度,平面內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的射影說成的銳角,特別規(guī)定垂直90度,在平面內或者平行0度

2、平面與平面垂直

定義:兩個平面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點為端點,在兩個半平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所成的角)

判定: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這兩個平面垂直

性質:兩個平面垂直,則一個平面內垂直于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四、導數

(一)導數第一定義

設函數 y = f(x) 在點 x0 的某個領域內有定義,當自變量 x 在 x0 處有增量 △x ( x0 + △x 也在該鄰域內 ) 時,相應地函數取得增量 △y = f(x0 + △x) - f(x0) ;如果 △y 與 △x 之比當 △x→0 時極限存在,則稱函數 y = f(x) 在點 x0 處可導,并稱這個極限值為函數 y = f(x) 在點 x0 處的導數記為 f(x0) ,即導數第一定義

(二)導數第二定義

設函數 y = f(x) 在點 x0 的某個領域內有定義,當自變量 x 在 x0 處有變化 △x ( x - x0 也在該鄰域內 ) 時,相應地函數變化 △y = f(x) - f(x0) ;如果 △y 與 △x 之比當 △x→0 時極限存在,則稱函數 y = f(x) 在點 x0 處可導,并稱這個極限值為函數 y = f(x) 在點 x0 處的導數記為 f(x0) ,即 導數第二定義

(三)導函數與導數

如果函數 y = f(x) 在開區(qū)間 I 內每一點都可導,就稱函數f(x)在區(qū)間 I 內可導。這時函數 y = f(x) 對于區(qū)間 I 內的每一個確定的 x 值,都對應著一個確定的導數,這就構成一個新的函數,稱這個函數為原來函數 y = f(x) 的導函數,記作 y, f(x), dy/dx, df(x)/dx。導函數簡稱導數。

(四)單調性及其應用

1.利用導數研究多項式函數單調性的一般步驟

(1)求f(x)

(2)確定f(x)在(a,b)內符號 (3)若f(x)>0在(a,b)上恒成立,則f(x)在(a,b)上是增函數;若f(x)<0在(a,b)上恒成立,則f(x)在(a,b)上是減函數

2.用導數求多項式函數單調區(qū)間的一般步驟

(1)求f(x)

(2)f(x)>0的解集與定義域的交集的對應區(qū)間為增區(qū)間; f(x)<0的解集與定義域的交集的對應區(qū)間為減區(qū)間

學習了導數基礎知識點,接下來可以學習高二數學中涉及到的導數應用的部分。

五、高中數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數列的通項an與前n項和Sn的關系:an=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 當d≠0時,an是關于n的一次式;當d=0時,an是一個常數。

3、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當d≠0時,Sn是關于n的二次式且常數項為0;當d=0時(a1≠0),Sn=na1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an= a1qn-1an= akqn-k

(其中a1為首項、ak為已知的第k項,an≠0)

5、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當q=1時,Sn=n a1 (是關于n的正比例式);

六、高中數學中有關等差、等比數列的結論

1、等差數列{an}的任意連續(xù)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S3m、……仍為等差數列。

2、等差數列{an}中,若m+n=p+q,則

3、等比數列{an}中,若m+n=p+q,則

4、等比數列{an}的任意連續(xù)m項的和構成的數列Sm、S2m-Sm、S3m-S2m、S4m- S3m、……仍為等比數列。

5、兩個等差數列{an}與{bn}的和差的數列{an+bn}、{an-bn}仍為等差數列。

6、兩個等比數列{an}與{bn}的積、商、倒數組成的數列仍為等比數列。

7、等差數列{an}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差數列。

8、等比數列{an}的任意等距離的項構成的數列仍為等比數列。

9、三個數成等差數列的設法:a-d,a,a+d;四個數成等差的設法:a-3d,a-d,,a+d,a+3d

10、三個數成等比數列的設法:a/q,a,aq;

四個數成等比的錯誤設法:a/q3,a/q,aq,aq3

七、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元素的確定性;元素的互異性;元素的無序性.

3、集合的表示:

(1)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常用數集及其記法: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正整數集N__或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實數集R

5.關于“屬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記作a∈A,相反,a不屬于集合A記作a?A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然后用一個大括號括上。

描述法:將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確定的條件表示某些對象是否屬于這個集合的方法。

6、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Φ

八、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包含”關系—子集注意:A?B有兩種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與B是同一集合。反之:集?B或B??A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記作A?

2.“相等”關系:對于兩個集合A與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時,集合B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們就說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個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如果A?B,且A?B那就說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 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時B?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為Φ

規(guī)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三、集合的運算

1.交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于A且屬于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記作A∩B(讀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義:一般地,由所有屬于集合A或屬于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記作:A∪B(讀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與并集的性質:A∩A=A,A∩φ=φ,A∩B=B∩A,A∪A=A,

A∪φ=A,A∪B=B∪A.

4、全集與補集

(1)補集:設S是一個集合,A是S的一個子集(即A?S),由S中所有不屬于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補集(或余集)記作:CSA即CSA={x?x?S且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們所要研究的各個集合的全部元素,看作一個全集。通常用U來表示。

(3)性質:⑴CU(CUA)=A⑵(CUA)∩A=Φ⑶(CUA)∪A=U

九、函數的有關概念

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么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A.其中,x叫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

能使函數式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稱為函數的定義域,求函數的定義域時列不等式組的主要依據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開方數不小于零;

(3)對數式的真數必須大于零;

(4)指數、對數式的底必須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數是由一些基本函數通過四則運算結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義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義的x的值組成的集合.

2.構成函數的三要素:定義域、對應關系和值域

再注意:

(1)由于值域是由定義域和對應關系決定的,所以,如果兩個函數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即稱這兩個函數相等(或為同一函數)

(2)兩個函數相等當且僅當它們的定義域和對應關系完全一致,而與表示自變量和函數值的字母無關。

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

①表達式相同;

②定義域一致(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3.區(qū)間的概念

(1)區(qū)間的分類:開區(qū)間、閉區(qū)間、半開半閉區(qū)間;

(2)無窮區(qū)間;

(3)區(qū)間的`數軸表示

4.映射一般地,設A、B是兩個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個確定的對應法則f,使對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元素y與之對應,那么就稱對應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映射。記作“f:A?B”

給定一個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對應,那么,我們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說明: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種特殊的對應,①集合A、B及對應法則f是確定的;②對應法則有“方向性”,即強調從集合A到集合B的對應,它與從B到A的對應關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對于映射f:A→B來說,則應滿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對應的象可以是同一個;(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個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5.常用的函數表示法:解析法:圖象法:列表法:

6.分段函數在定義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達式的函數。

(1)分段函數是一個函數,不要把它誤認為是幾個函數;

(2)分段函數的定義域是各段定義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7.函數單調性

(1).設函數y=f(x)的定義域為I,如果對于定義域I內的某個區(qū)間D內的任意兩個自變量x1,x2,當x1<x2時,都有f(x1)<f(x2),那么就說f(x)在區(qū)間d上是增函數。區(qū)間d稱為y=f(x)的單調增區(qū)間< p="">

如果對于區(qū)間D上的任意兩個自變量的值x1,x2,當x1f(x2),那么就說f(x)在這個區(qū)間上是減函數.區(qū)間d稱為y=f(x)的單調減區(qū)間.< p="">

注意:函數的單調性是在定義域內的某個區(qū)間上的性質,是函數的局部性質;

(2)圖象的特點如果函數y=f(x)在某個區(qū)間是增函數或減函數,那么說函數y=f(x)在這一區(qū)間上具有(嚴格的)單調性,在單調區(qū)間上增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上升的,減函數的圖象從左到右是下降的.(3).函數單調區(qū)間與單調性的判定方法

(A)定義法:○1任取x1,x2∈D,且x1<x2;○2作差f(x1)-f(x2);○3變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4定號(即判斷差f(x1)-f(x2)的正負);○5下結論(指出函數f(x)在給定的區(qū)間d上的單調性).(b)圖象法(從圖象上看升降)_注意:函數的單調區(qū)間只能是其定義域的子區(qū)間,不能把單調性相同的區(qū)間和在一起寫成其并集.< p="">

8.函數的奇偶性

(1)一般地,對于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數.

(2).一般地,對于函數f(x)的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數.

注意:○1函數是奇函數或是偶函數稱為函數的奇偶性,函數的奇偶性是函數的整體性質;函數可能沒有奇偶性,也可能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

2由函數的奇偶性定義可知,函數具有奇偶性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對于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x,○則-x也一定是定義域內的一個自變量(即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數的圖象的特征

偶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奇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

總結:利用定義判斷函數奇偶性的格式步驟:○1首先確定函數的定義域,并判斷其定義域是否關于原點對稱;○2確定f(-x)與f(x)的關系;○3作出相應結論:若f(-x)=f(x)或f(-x)-f(x)=0,則f(x)是偶函數;若f(-x)=-f(x)或f(-x)+f(x)=0,則f(x)是奇函數.9、函數的解析表達式

(1).函數的解析式是函數的一種表示方法,要求兩個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時,一是要求出它們之間的對應法則,二是要求出函數的定義域.

(2).求函數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待定系數法、換元法、消參法等,如果已知函數解析式的構造時,可用待定系數法;已知復合函數f[g(x)]的表達式時,可用換元法,這時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圍;當已知表達式較簡單時,也可用湊配法;若已知抽象函數表達式,則常用解方程組消參的方法求出f(x)。

補充不等式的解法與二次函數(方程)的性質

軌跡,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凡在軌跡上的點都符合給定的條件,這叫做軌跡的純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軌跡上的點都不符合給定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給定條件的點必在軌跡上,這叫做軌跡的完備性(也叫做充分性)。

十、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出動點M的坐標;

2、寫出點M的集合;

3、列出方程=0;

4、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

5、檢驗。

十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

1、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后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2、定義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3、相關點法:用動點Q的坐標x,y表示相關點P的坐標x0、y0,然后代入點P的坐標(x0,y0)所滿足的曲線方程,整理化簡便得到動點Q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相關點法。

4、參數法:當動點坐標x、y之間的直接關系難以找到時,往往先尋找x、y與某一變數t的關系,得再消去參變數t,得到方程,即為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參數法。

5、交軌法:將兩動曲線方程中的參數消去,得到不含參數的方程,即為兩動曲線交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軌法。

求動點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

①建系——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②設點——設軌跡上的任一點P(x,y);

③列式——列出動點p所滿足的關系式;

④代換——依條件的特點,選用距離公式、斜率公式等將其轉化為關于X,Y的方程式,并化簡;

⑤證明——證明所求方程即為符合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

數學到底該怎么才能學進去

學數學要一步步去學,知道自己哪里學會了,哪里還存在盲區(qū),然后有所側重的去學,不能盲目的去看書聽課,結果什么都不會,做題時做一道錯一道,那樣學數學是最糟糕的方法。數學最好的方式就要自己去研究,自己嘗試去做,不要指著老師去講,聽永遠也沒有自己做出來的印象深刻。

數學學習要先自己進行預習,看懂定義、公式、定理以后,再自己看例題,看會了就自己去做,把課后習題也做會了。做題時切記急躁,因為剛開始做題一般容易出錯,所以慢不要緊,做重要的就是穩(wěn)和準,把題目做對了是第一步,然后再去考慮提升做題速度。

老師講新課時,即使自己預習會了,也要認真去聽,因為可能講到一些課外知識或者是新東西,當課后數學作業(yè)遇到不會的題目時,不要急于放棄,可以畫圖去做,也可以把公式寫出來,然后盡量多嘗試寫幾步,實在沒有思路再做標記留著課堂認真聽。

數學不開竅怎么才能學會

有些同學數學一直不好,一遇到不會的題目就去看答案,甚至連答案也要看上半天才能勉強看懂,又怎么能學會數學呢?數學不是靠老師講或者是看幾道題目的答案就能學會的,那樣豈不是太簡單了。數學還得靠自己去悟,多自己做題、多自己研究,而要想具備這個能力,那么還得把最基礎的學好,就是公式、定理必須理解透徹了并背熟了。

數學學習沒有捷徑,首先就是把課本的知識全學會,然后再去做一些稍難一點的題目,如果基礎沒有打好,學數學還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數學差的同學,最應該做的就是掌握基礎,書上的題目都做會,保證基礎題不丟分,再去考慮難題。


人教版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復習提綱

高中數學知識點提綱

有哪些人教版高二數學復習提綱資料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提綱

高一數學必修一復習提綱

人教版高二數學上冊必修知識點

高一數學必修四知識點提綱

高中數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三數學復習知識點總結歸納

2022高中數學必修一復習提綱

886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