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所以學科都有它自身的規(guī)律特點,如果同學們在平日的學習和練習中,注意了這些規(guī)律和方法,語文也一定會得心應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八年級語文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
《老王》
慪òu:逗弄;嘲笑;故意惹人惱怒;生悶氣。
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穩(wěn)?;炭謍uángkǒng:惶懼驚恐。
荒僻huāngpì:人跡罕至且偏遠。塌敗tābai:坍塌;沉陷。
取締q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骷髏kūlóu∶干枯無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干枯無肉的死人顱骨.
滯笨zhìbèn:遲鈍,不靈活。愧怍kuìzuò:慚愧。
腫脹鑲嵌傴翳
《信客》
克扣kèkòu:非法扣減應該發(fā)給別人的財物。
接濟jiējì:以財物等資助他人。稀罕xīhǎn:稀奇,少有。
噩耗èhào:令人吃驚的不幸的消息(多指親朋好友或敬愛的人逝世的消息)。
呵斥hēchì:大聲或粗暴地責罵;嚴厲指責。
詰問jiéwèn:追問;責問(詰問之下,他終于開口講了事情的原委)。
焦灼jiāozhuó∶非常著急;焦躁憂慮。顛沛diānpèi:受磨難、挫折;貧困。
吊唁diàoyàn:祭奠死者并對家屬進行慰問。文縐縐wénzhōuzhōu:形容人言談、舉止文雅。
長途跋涉chángtú-báshè:經(jīng)歷長遠路途的跋山涉水。形容行程遙遠,一路辛苦。
窮愁潦倒qióngchóu-liáodǎo:形容沒有出路,十分失意.雞零狗碎jilinggousui:形容事物零碎,不完整(含貶義)。低眉順眼dīméi-shùnyǎn:形容馴服、順從的樣子。連聲諾諾lianshengnuonuo:一聲接著一生地叫。生死禍福shēngsǐhuofu: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常用作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私塾灰黯破爛糟蹋囑咐唏噓勁厲震顫遲鈍號啕
猝然昏厥時髦伎倆
《中國石拱橋》
雄跨xióngkuà:雄偉的跨立。雄姿xióngzī:勇武壯盛的意氣或姿態(tài)。
殘損cánsǔn:不完整;部分缺如古樸gǔpǔ:古老而質(zhì)樸.
推崇tuīchóng:尊崇,推重崇敬。
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形容描繪或仿造得簡直和真的一模一樣。
巧妙絕倫qiǎomiàojuélún:人工制作精巧。
洨河勻稱和諧
八年級語文知識點整理歸納
【社戲】
一、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社戲》收在小說集《吶喊》中。
《社戲》是魯迅用第一人稱寫的一篇短篇小說。作品以少年時代的生活經(jīng)歷為依據(jù),寫了“我”二十年來看戲的經(jīng)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渡鐟颉穼懹?922年10月,當時社會黑暗,農(nóng)民痛苦,使他自然回憶起心中保留的一塊凈土——平橋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愛,也有純樸善良農(nóng)民的撫愛,更有熱情能干的小伙伴們的友愛,那里還有一片可以擺脫封建教育和封建倫理觀念的自由天地。他熱愛農(nóng)村,熱愛勞動人民,熱愛農(nóng)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這種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二、字詞
歸省(xǐng):回家探望父母。
倘(tǎng)若:連詞,表假設。
行(háng)輩:輩分。
憚(dàn):怕。
絮叨(xùdāo):形容說話啰嗦,來回地說。
怠(dài)慢:招待不周的意思。
攛掇(cuānduo):從旁鼓動人(做某事),慫恿。
鳧(fú)水:游水。
潺潺(chánchán):擬聲詞,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依?。耗D:?。
蘊藻(wēnzǎo):水藻。
皎潔:明亮潔白。
撮(cuō):用兩三個手指取物,抓取。
棹(zhào):劃船。
初二語文復習資料整理
《赤壁》
1、本詩從題材上看屬于詠史詩,內(nèi)容上三國的故事有關,“東風”指火燒赤壁之事。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談談你的理解。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鎖進銅雀臺了,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達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3、本詩的一二句的表達方式是敘述,三四句的表達方式是議論。
4、“自將磨洗認前朝”中的“前朝”是漢朝,舉出三位這個朝代的英雄人物:曹操,孫權,劉備。
5、“東風不與周郎便”的“東風”指代赤壁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雙方是曹操和孫劉聯(lián)軍。
6、詠史詩的特點是借古諷今,詩人借“東風”一事,抒發(fā)感慨,諷喻當今的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不要寄希望于僥幸。
7、“東風”不僅指是自然界的風,而含有建功立業(yè)的各種條件之意。
8、開頭為什么從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沙里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由折戟沉沙未銷蝕,又引發(fā)歲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情,能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
9、有人認為,杜牧只關心東吳兩美女的命運,而不關心國家和人民安危,對此,你有何看法?
這是以小見大的寫法,用兩美女的命運來象征國家的命運,更為形象貼切,耐人尋味。
10、詩歌的前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蘊含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借一件折戟,寫出了興感之由,含蓄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11、后兩句議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政治見解和思想感情?
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的成名都有某種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12、試體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議論的妙處。
詩人并未從正面去評論戰(zhàn)勝的原因,而是提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不刮東風,不用火攻,周瑜必敗。對于這個結局,詩人沒直說,而是以兩美女象征國家命運,別出心裁?!岸獭辈⒎瞧胀ㄅ?,而是東吳國家命運的象征。
13、本詩是詠史絕句,立意新奇,意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意在說明要想建樹一番事業(yè),得有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不具備,即使英雄也一樣無能為力。
八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學會利用語文書
不要單純認為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首先下一番功夫,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認真研讀課本。
學期初,新書一到手,先要看目錄看說明,甚至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任務和重點,然后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明確各單元的具體任務。還可以摘抄或列表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難——做練習——寫總結”六步讀書法。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在利用課本的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在閱讀語文書的同時,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生字詞及疑難問題。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注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他的書經(jīng)過勾畫批注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再如老師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勾畫讀書法,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提高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利于我們復習,復習時只要翻翻書,重點難點一目了然。
學會利用書,還應做到把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寫作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八年級語文知識點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