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設計思路(2)
三、指出重點段落,指名朗讀,加強印象,為下節(jié)課重點分析做準備。
四、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試著圈點文中的精彩語句體會作者所描繪的美景,進一步體會作者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第一課時結束。
第二課時
鑒賞、分析課文4、5、6段的景物描寫部分,引導學生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一、指名朗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思考:這一段寫什么景,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怎樣寫得,并播放幾張幻燈,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細致的景物描寫可以給讀者再造畫面,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
結合所寫景物,賞析精彩語句,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魅力。例如寫荷葉用的比喻,不僅生動形象,而且寫出了荷葉的動態(tài)美;寫荷花用比喻和擬人,不僅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而且融進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等等。這一節(jié)的教學以提問法講解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在分析詞語的表達作用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詞加以替換,備課時應該想到,教學過程中要靈活作答。提問要從修辭、疊字的運用、融情入景的手法這三方面去設置,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鑒賞的目的。
二、誦讀鑒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鑒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這一段主要寫荷塘上的月色。月本是難寫之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運用間接手法寫月色的,對于動詞的運用,如果學生不能重視起來,教師應引導,用換詞法引導,然后再一起找出這些特殊的動詞,并分析他們的表達效果,進一步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本段的動詞很傳神,如:
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彌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tài)。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艷欲滴的狀態(tài)。
畫——有“人為”動作含于其中,仿佛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三、誦讀、鑒賞第6段
這一段與課文第二段照應,教法上主要用比較法。講授時候要結合感情變化的脈絡,著重分析第六段,體會由遠及近、由動到靜的寫景方法,體會這樣寫的抒情效果。另外,本課中的疊詞運用也很有特色,結合本段中出現(xiàn)的疊詞,分析他們的表達效果,例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huán)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四、結束第二課時,布置作業(yè):
1.背誦4~6段。
2.閱讀全文,進一步了解全文的結構及作者的感情基調
第三課時
總結4、5、6段,討論第三部分的作用,概括主題。
一、4、5、6段的寫景是素淡的,朦朧的,跟平常我們見到的寫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濃艷明麗的不同。景語即情語,結合背景理解作者的寫景特點,體會作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二、第三部分不是寫景,按照感情發(fā)展的脈絡,作者的思緒已由理想回到了現(xiàn)實,似乎結尾也可以了,可作者為什么還要為什么還要加一段描寫古人采蓮和記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呢?引導學生結合對《西洲曲》的分析,理解作者那種對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那種想擺脫這種不寧靜而又擺脫不掉的萬分苦惱的心情。對《西洲曲》的理解可以結合查閱工具書,自己把握;至于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可能不能體會,教師可以通過《西洲曲》所表達的那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的感覺引導一下。
三、概括本文主旨。
四、小結全文:整篇文章作者以藝術的筆法,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清新、美麗、寧靜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難所。
五、第三課時結束。布置作業(yè):運用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自己寫一段寫景文字。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設計思路相關文章:
5.荷塘月色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荷塘月色》設計思路(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下一篇:高中語文《我的空中樓閣》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