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見詞語辨析的相關(guān)介紹(2)
高考語文文言文詞匯總結(jié)
一、與官職有關(guān)的詞語。
第一類:表示授予、提升的詞語。
征:由君王征聘社會(huì)知名人士充任官員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薦、舉、察:推薦、薦舉
引、進(jìn):推薦;進(jìn)用、任用
拜:授予官職
授:給予官職
除:任命,授予官職
封:賜給官銜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
起家:出來做官
拔:提拔、選拔
擢:在原官職上提拔
升:升官,官職得到提拔
遷:調(diào)動(dòng)官職,一般是提升調(diào)用
陟:提升
(薦舉引進(jìn)拜授除,封起拔擢升遷陟)
第二類:調(diào)動(dòng)官職的詞語。
轉(zhuǎn)、調(diào)、移、徙:調(diào)動(dòng)官職
改:改任官職
補(bǔ):補(bǔ)充缺職
出:離開京城外調(diào)
(轉(zhuǎn)調(diào)移徙改補(bǔ)出)
第三類:降職、罷免的詞語。
貶:降職
謫:流放或降職
(左)遷:貶謫,放逐
奪:削職(權(quán))
罷、免:罷黜、免去官職
放、逐:放逐、流放
廢、黜(絀):廢黜、放逐
(貶謫遷奪罷,廢黜免放逐)
第四類:兼職、代理的詞語。
兼、領(lǐng)、行、攝、署、權(quán):兼任,暫任、代理官職
(兼領(lǐng)行攝署權(quán))
第五類:其它。
1、 還有一些不表示職官的變動(dòng),但常常
與職官結(jié)合在一起,可靈活翻譯為執(zhí)掌、主持、主管的意思。例如
知:主持、掌管。如“調(diào)清河丞,尋知大谷縣”。
主:掌管。如“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
當(dāng):掌管,“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專典機(jī)密”,“司馬氏世典周史”。
牧:治理、統(tǒng)治。“牧民”
掌:掌管、執(zhí)掌。
制:掌管。
(知主當(dāng)?shù)淠琳浦?
2、和官員有關(guān)的詞語
廩錫:俸祿
出仕:做官
解褐、釋褐:脫去布衣?lián)喂俾?/p>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xiāng)
下車:官員初到任
冗官、冗員:泛指閑散的官吏或人員
丁憂、丁艱:官員遭父母之喪
沐、休沐、出沐、歸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
檢舉:推薦、薦舉
用事:執(zhí)掌權(quán)力、主持政事
當(dāng)國:當(dāng)權(quán)
布政:施政
視事:治事、任職
聽事:(1)處理政務(wù)
(2)廳堂,又叫“廳事”
處分:處理,處置
部勒:部署
經(jīng)理:(1)常理 (2)治理
(3)處理、料理
表地位:貴、賤、尊、卑、細(xì)微、寒微、閭左、白衣、寒(士)、庶、官紳、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門、郡望、冠冕、冠蓋、冠帶、冠纓、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關(guān)的詞語。
儀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樸
行狀:品行和事跡
沖虛:淡泊虛靜
謙沖:謙虛
慨然:(1)感慨嘆息的樣子
(2)情緒激昂的樣子
從容:言行舉動(dòng)適度得體
使氣:意氣用事
長者:性情謹(jǐn)厚之人
器度、器局:才能和氣度
重器:泛指珍寶 “多與之重器”
大器:(1)重器、寶物 (2)賢才
學(xué)行:學(xué)問和品行
任俠:行俠仗義、見義勇為
輕俠:為人輕生重義,急人之難(的人)
任氣:任性使氣
任率:任性率真、不做作
敦睦:敦厚和睦
清慎:清廉謹(jǐn)慎
清素:清廉
謹(jǐn)厚:謹(jǐn)慎忠厚
忠節(jié):忠義守節(jié)
才略:才干與謀略
敏慧:聰明睿智
膽氣:膽量勇氣
節(jié)儉:有節(jié)操、清廉
樂易:和藹平易
溫如:溫和
雅量:寬宏的度量
雅望:美好的名聲;莊重的儀容
雅言:正確的言論;高雅(高妙)的言論
“察納雅言”
蚩妄:愚昧無知
翦翦:心胸狹隘
無行:無善行(無德行),行為不正
儼然:(1)莊重的樣子(2)形容很像
(3)整齊的樣子,如“房舍儼然”
讜言:正直的言論。讜:正直。
寬仁:寬厚仁愛
敦孝:忠厚孝順
耿介:光明正大、正直、孤高
梗(鯁)、骨鯁、鯁切:正直、剛強(qiáng)
峭: 嚴(yán)厲
刻: 苛刻
德:道德、品行。(也可解釋為“感激”)行:品行
節(jié):氣節(jié)、節(jié)操、貞節(jié)
操:操守、品德、品行
清:清高、清廉
廉:正直、廉潔
篤:堅(jiān)定;忠厚、厚道
淫:邪惡、好色
靡:浪費(fèi)、奢侈
貪:貪財(cái)、貪求、貪戀
墨:貪污
矜:莊重;夸耀;憐憫。
驕:驕橫放縱或待人傲慢
訥:說話遲鈍、謹(jǐn)慎寡言
佞:有口才、能言善辯;奸偽
譎:欺詐、詭詐
三、和皇帝有關(guān)的詞語。
崩、殂:帝王死(諸侯、大夫死叫“薨”)大行:皇帝剛死(也可解釋為“普遍推行”)
遺弓:皇帝死
山陵崩:帝王去世
踐祚(阼):皇帝即位
神器:帝位、國家
受禪: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禪讓的帝位
顧命:皇帝臨終遺命
遜位:讓位
蒙塵:蒙受塵垢,指王公流亡受辱
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幸:皇帝到某處
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
鸞、鸞輿:皇帝的車
車駕:天子的代稱
東宮:太子所居之宮
上:君王、帝王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
朝、覲、入覲、覲見、朝覲:朝見、拜見天子
闕:代指宮殿或朝廷
詣闕、赴闕:到朝廷、到京城
畿、京畿:國都周圍地區(qū)
四、和時(shí)間、地點(diǎn)有關(guān)的詞語。
旦暮、旦夕:經(jīng)常;時(shí)間短、很快、馬上
旋踵:轉(zhuǎn)足之間,形容迅速
詰:第二天
詰晨、詰旦、詰朝:第二天早上
遲旦、遲明:黎明
遲日:日子久(或:春日)
遲暮:暮年
尋、既而、俄而、已而、頃之、未幾、少焉、須臾:不久、過了一會(huì)兒
遽:迅速、立刻;突然
無何、無日、旋:很快、隨即
向、曩:從前。
先是:先前、在這之前
竟日:整天、終日
比、比來:近來、最近
比年:連年;近年
逾年:一年多;第二年
期年:滿一年
翌年、明年:第二年
朔:農(nóng)歷每月初一
晦:農(nóng)歷每月最后一天
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
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六
期年:滿一年
居、平居:平時(shí)
黃昏、人定、漏斷、雞鳴、平明(平旦)
五、和律法、禮儀、制度有關(guān)的詞語。
行成:(1)議和,求和。如“公乃使鮑叔
行成”(2)德行養(yǎng)成
髡kūn:(1)剪去頭發(fā) (2)古代一種剃去頭發(fā)的刑罰
髡鉗:刑罰名
表刑罰的:辟(刑罰,懲辦)、大辟(死刑)、髡(剃去頭發(fā))、笞(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部)、磔zhé(分裂肢體的酷刑)、刖、族、杖、流、赭衣(囚徒穿的衣服)、械(戴枷鎖、鐐銬之類的刑具)
墨刑:用刀刺刻人面額,染以黑色
鋃鐺、縲紲:代指牢獄、犯罪、被捕
坐:(1)因……而獲罪,判罪、定罪;
(2) 因?yàn)?/p>
坐法:犯法判罪
文法:法令條文
三尺(法):法律
偵:暗中察看、探察
按:(1)追究、查辦 (2)審查,審理。
論:判罪、定罪
獄:案件“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斷獄:判決案子
聽斷:判決,判斷
誣服:無辜而服罪
購:重賞征求、重金收買、懸賞捉拿
收:拘押、關(guān)押、逮捕
構(gòu)、構(gòu)陷:設(shè)計(jì)陷害
構(gòu)會(huì):(1)結(jié)合串通 (2)設(shè)計(jì)陷害
物色:搜尋
款引:從實(shí)承認(rèn)罪過。
檢事:核查事實(shí)
楚毒:(1)酷刑 (2)痛苦
發(fā)擿tì:(1)揭發(fā)、揭露 如:“發(fā)擿奸隱”
(2)解說疑難
規(guī)檢:法度
訐:揭發(fā)別人的隱私或過失
告訐:告發(fā)他人的隱私
襲:世襲
庶(出):妾所生子女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豬
太牢、少牢:三牲齊全、三牲少牛
總角、垂髫:兒童時(shí)期
冠、弱冠:男子二十歲、成年禮
笄jī、及笄:女子十五歲、成年禮
九賓:古代賓禮中最隆重的禮儀
稽首:跪拜禮
揖:拱手禮
南面:稱帝、帝位
北面:稱臣
職方:古代掌管天下地圖和四方貢賦的官職。
缞絰cuī dié:喪服(大功服、小功服)
行服:守孝,服喪
服闕:又叫“服除、除服”,守孝期滿,除
去喪服
孤:幼年喪父
怙:依仗,代指父親
失怙:失去父親(有時(shí)也指失去母親,又叫失恃)
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長
哀毀:居喪期間,因傷痛過度而傷害身體
寢疾:臥病在床
大漸:病危
宿直:夜間值班
待制:(1)等待詔令 (2)官名
修貢:獻(xiàn)上貢品
貢獻(xiàn):(1)進(jìn)貢 (2)貢品
禮命:根據(jù)禮制和王命確定官員升遷的文書
對策:漢代試士,將問題寫在簡策上,應(yīng)試者因其所問而作答,稱為對策
墳籍:又稱墳典,指古代典籍
典訓(xùn):典章制度
六、其它(主要是古今異義詞)
1、詞義轉(zhuǎn)移的古今異義詞:
稍稍:漸漸地、慢慢地
更衣:上廁所
殷勤:關(guān)切、問候
結(jié)束:整裝
口舌:說話、語言
丈人:老人、長輩
逢迎:迎接
初一:剛一開始
2、兩個(gè)單音節(jié)詞變?yōu)橐粋€(gè)雙音節(jié)詞的古今異義詞:
于是:在/這(時(shí)、地、情況下……);對于/這;
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以往:從這里/開始,向/那里
從而:跟隨/著;接著/就
因而:趁/此
以為:把……/當(dāng)作或看作,把……/作為或制成
不過:不/超過
即使:于是(就)/叫(令)
雖然:雖然(即使)/這樣
行為:品行(可以)/作為
至于:(達(dá))到/(時(shí)間、地點(diǎn)、程度等)
3、其它重要詞語
(1)多音節(jié)詞語
受業(yè):從師學(xué)習(xí),傳授學(xué)業(yè)
克日:嚴(yán)格限定日期
談宴:歡飲暢談
假道:借道
措置:安排、處理
庶幾:(1)差不多 “吾王庶幾無疾病乎,何以能田獵也?” (2)希望
有隙:有矛盾
告訴:申訴,訴說
“欲茍順?biāo)角椋瑒t告訴不許”
丁口:人口
遜位:讓位
不虞:意料不到(的事)
陵夷:衰落
相與:一起
私曲:私人的情面和交情
行年:經(jīng)歷過的年歲
惡知:哪里知道,怎么知道
誰何:呵斥、責(zé)問
交通:(1) 勾結(jié)(2)互相通聯(lián)
間道:從小路
學(xué)者:求學(xué)的人
抗禮:以平等禮節(jié)相待
故事:舊例
大抵:大概,大致。
大率:大致,大都。
奸利:用奸詐的手段獲取利益
絕倫:無以倫比
略地:(1)巡視邊境(2)侵占敵人土地
宿衛(wèi):(1)在宮廷中值宿警衛(wèi)
(2)皇帝的警衛(wèi)人員
攘臂:捋袖露臂,常表示振奮或憤怒
鼓噪:(1)擊鼓吶喊(2)喧鬧、吶喊
相率:一個(gè)接一個(gè)
辟易:因受驚嚇而后退
懸車:(1)停車 (2)指辭官居家
(3)黃昏前的一段時(shí)間
受業(yè):從師學(xué)習(xí);傳授學(xué)業(yè)
論難:辯論
報(bào):(1)答復(fù)、回信
(2)特制皇帝對臣子所奏之事的答復(fù)
不報(bào):沒有答復(fù)
報(bào)罷:(1)吏民所奏之事不予采納
(2)科舉落第
報(bào)可:(1)吏民所奏之事予以采納
(2)科舉得中
束修(脩):(1)十條干肉,代指禮物
(2)教師的酬金
(3)借指入學(xué)
(2)單音節(jié)詞語
款:歸順,歸附。
權(quán):暫且,“權(quán)且”。
諭:告諭、告示;明白、理解;表明
次:停泊(靠);駐扎
課:督促;賦稅
陽:假裝?!瓣柨瘛保和鹂?,裝瘋
旌:表揚(yáng)
簡:選拔“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梟:斬首示眾。
原:推究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本:推究“抑本其成敗之跡”
抑:或者
徇:示眾 “擒賊,斬以徇”
比:等到: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近來:“比得軟腳病”
銜:懷恨。“銜檜之”
懷著:“乃能銜哀致誠”
嬰:環(huán)繞 “而劉素嬰疾病”
率:全都 “率賂秦也”
存:問候 “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
短:詆毀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傾襄王”
延:延請。“延趙使者藺相如”
?。簻p免?!笆≠x稅”
折:駁斥,指責(zé)。多用于“面折”“廷折” “憲厲色折之曰”
竟:最終。
弒:子殺父,臣?xì)⒕?/p>
用:財(cái)用,因?yàn)?用心一也)。
恨:遺憾“是以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多:稱贊 “反古者不可非,而偱禮者不足多”
奪:改變,使……改變“舅奪母志”
掾:古代屬官的統(tǒng)稱。
害:嫉妒 “心害其能”
具:準(zhǔn)備 “遠(yuǎn)具時(shí)羞之奠”
尤:怨恨 “吾實(shí)為之,其又何尤”
幸:希望 “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
使:如果“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熟:仔細(xì)“愿大王與群臣熟計(jì)議之”
務(wù):致力于
矜:(1)自夸 “不矜名節(jié)”
(2)憐憫 “愿陛下矜憫愚誠”
(3)莊重
即:(1)假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患,國胡以相恤”
(2)即使 “即捕得三兩頭”
假:(1)寬恕 “愿大王少假借之”
(2)假如“假令仆伏法受誅”
謗:(1)公開指責(zé)別人的過失
“能謗譏于市朝”
(2)毀謗“忠而被謗”
或:(1) 有的(2)有時(shí)(3)或許,也許
克:(1) 戰(zhàn)勝 “攻無不克”
(2)能夠 “克終者蓋寡”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矣”
(3)克制
遽:(1) 迅速(2)突然
課:(1) 督促(2)考核
(3)賦稅(4)征稅
逆:(1)抗擊 “將兵與備并力逆操”
(2)叛亂 “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
(3)違背 “以一璧之故逆強(qiáng)秦之歡”
敝:(1) 破舊(2)困乏(3)損傷
困已敝之民
獄:(1) 案件
“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監(jiān)獄
按:(1)追究 “按誅五人”
(2)查看 “召有司按圖”
(3)考察,審查,審理。
執(zhí):(1)捉拿、抓住。“或執(zhí)殺之”
(2)堅(jiān)持?!爸页紙?zhí)義,無有二心”
喻:(1)開導(dǎo)、曉諭;
(2)明白、知道;
(3)表達(dá)、說明
剛遣長子遲喻賊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義
盍:何不
(3)文言詞語分類
表告別:辭、別、謝、訣
表暗中、暗暗地:陰、間、密、暗、私、微
表揭發(fā):劾、訐、揭
表嫉恨、懷恨、嫌憎:惡、銜、怨、疾、詛、貶、忿恚、怨懟(毒)、怨恚
表贊揚(yáng)或尊重:敬、重、尊、恭、多、嘉、稱、譽(yù)、與、許、嘆
表寬容的:容、貸、恕、寬、宥
表拜訪的:
造、過、訪、謁(見)、顧
表告別、離開:辭、別、謝、訣
表到(往)某地:如、過、詣、往、之、適、赴
表說話的:
曰、云、謂、詔、誥、告、敕、白、陳、對、語、諭(告曉,告示)、喻(曉喻,開導(dǎo);表明)、曉、辯(糾正;辯論)、問、謝、折(反駁)、詰、訴(訴說,告訴;控告,告狀;誹謗,進(jìn)讒言)、咨(諮)
表誣陷、中傷的:中、誣、讒、毀、詆、譖、諑、
表勸說:說、勸、規(guī)、諷、諫
表責(zé)備的:過、詬、責(zé)、咎、誅(譴責(zé),責(zé)問)、譏、謗、誚(也可指譏笑、責(zé)備)、讓、詰、譴、尤、折(斥責(zé),指責(zé))、刺(指責(zé))、辟(駁斥)
表違背:忤、逆、倍(背)、乖
表社會(huì)狀態(tài):治、亂、興、盛、衰、擾、
攘、翕然(安定的樣子或一致的樣子)、帖
然(安定的樣子)、陵夷(衰落)
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糧食有關(guān):粟、黍、禾、谷、稻、菽(大豆,豆類)、稼穡、耕耘、稔(莊稼成熟)、熟、刈、糴、糶、廩、稟(通“廩”)、荒、歉、蕪穢
表糧食豐收:豐、饒、贍、足、給
表食物:饌、肴、膳、羞(饈)、蔬、果
表饑餓:饑、餓、餒、饉
表某類人:輩、等、儕、曹、徒、屬、倫、族
七、固定結(jié)構(gòu)
奈何、若何、如何:(1)怎么辦 (2)怎么,為什么:“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奈……何、如……何:對(拿)……怎么辦(樣) :“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太行、王屋何?”
何以:拿什么、憑什么、因?yàn)槭裁?/p>
何(以)……為:(還)……干什么、為什么(還)要……
何其:多么
奚以……為:哪里用得著……呢
且……且……:一邊……一邊?!扒叶非倚小?/p>
……之謂也:說的就是……“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無乃……乎:恐怕……吧;難道不……嗎?如:今君王既棲于會(huì)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滅吳》)
孰與、與……孰:與……相比,哪一個(gè)(誰)更……
孰若:與其……哪如……
得無……乎(耶):該不會(huì)……吧,莫非…嗎?如: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庶幾:差不多,或許;希望,但愿
非獨(dú):不僅僅,不只是
而已:罷了
而后:才,方才
而況:何況
所謂:所說的
所在:到處;所在之處,處所
且夫:況且、再說
且如:就像
若夫:要說那、像那、至于
以是、是以、是故:因此
何……之有:有什么……(的)呢?
不亦…乎:不是……嗎?
其…乎:難道……嗎
有…者:有(個(gè))……的人。“邑有成名者”
有以:“有什么辦法來……”或“有用來……的辦法”
無以:“沒有什么辦法來…”或“沒有用來……的辦法”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