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生物知識點匯總介紹(2)
高考的生物知識點匯總介紹
高考生物第一輪復習提綱
一、 遺傳的細胞基礎
1. 細胞的減數分裂
( 1 )什么叫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的過程與有絲分裂有什么區(qū)別?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的細胞的減少一半。
考點細化
?、?為什么減數分裂后,染色體數目比原來減少了一半?
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進入兩個子細胞,使染色體數目減半
?、?如何判斷兩條染色體是否為同源染色體?
來源于上,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形態(tài)、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對性染色體除外);行為上能聯會、配對形成四分體,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離
?、?什么是四分體?四分體、同源染色體、染色單體、 DNA 之間的數量關系?
聯會配對后的同源染色體含有四個染色單體,這一結構叫四分體。 1 個四分體 =1 對同源染色體 =4 條染色單體 =4 個 DNA 之間的數量關系
?、?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能形成四分體嗎? 有絲分裂過程無同源染色體的聯會、配對,無四分體形成
⑤ 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的發(fā)生是在細胞分裂的什么時期?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細胞的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2. 配子的形成過程
( 2 )卵細胞與精子形成過程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
?、?細胞質的分裂:精子形成時在減 Ⅰ 后期、減 Ⅱ 后期細胞質均等分裂;卵細胞形成時在減 Ⅰ 后期、減 Ⅱ后期細胞質不均等分裂。 ② 生殖細胞數目: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 4 個精子;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
考點細化
?、?生殖原細胞的來源特點有哪些?
精原細胞、卵原細胞來自雄雌生殖腺細胞的有絲分裂,其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等于體細胞的染色體數
3. 受精過程
( 3 )什么叫做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實質?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精子細胞核與卵子細胞核形成合子(受精卵)的過程。
( 4 )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方,一半來自母方嗎?
受精卵的核遺傳物質用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而質遺傳物質絕大多數來自母方的卵細胞質
( 5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重要意義?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遺傳的分子基礎
4. 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
( 6 )簡述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① 將 R 型活細菌注入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② 將 S型活細菌注入小鼠體內小鼠死亡。 ③ 將殺死后的 S 型細菌注入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④ 將無毒性的 R型細菌與加熱殺死的 S 型細菌混合后注入小鼠體內,小鼠死亡。
( 7 )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雙球菌實驗得到什么結論?
加熱殺死的 S 型細菌中含有一種使無毒的 R 型細菌轉化為有毒的 S 型細菌的 “ 轉化因子 ”
( 8 )簡述艾弗里證明遺傳物質是 DNA 的實驗過程和結果。
從 S 型活細菌中提取 DNA 、蛋白質和多糖等物質,分別加入 R 型活細菌中培養(yǎng),發(fā)現只有加入 DNA 的培養(yǎng)液中, R 型細菌才能轉化為 S 型細菌。
( 9 )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過上述實驗得出了什么結論?
DNA 才是使 R 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
( 10 )結合 “ 噬菌體浸染細菌的實驗 ” 圖解, 簡述赫爾希和蔡斯( T2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
?、?用 32P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 得 32 P 標記的大腸桿菌 → 再用該大腸桿菌培養(yǎng)未標記的噬菌體 → 得32P 標記的噬菌體 → 侵染普通大腸桿菌 → 放射性檢測; ② 用 35S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 → 得 35S 標記的大腸桿菌 → 再用該大腸桿菌培養(yǎng)未標記的噬菌體 → 得 35S 標記的噬菌體 → 普通大腸桿菌 → 放射性檢測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 → 注入(注入噬菌體的 DNA ) → 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 DNA ;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 → 組裝 → 釋放
考點細化
?、?T2 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合成自身組分所需的物質從何而來?
遺傳信息來源:噬菌體 DNA ;核苷酸、 氨基酸等來自寄主細胞
?、?如何獲得含 35S 和 32P 標記的 T 2 噬菌體?
分別用含有 35S 和 32P 標記的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標記的大腸桿菌分別培養(yǎng)普通噬菌體則可得被標記的噬菌體。
?、?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證明 DNA 是遺傳物質的最關鍵的實驗設計思路是什么?
分別用 35S 和 32P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和 DNA ,單獨觀察蛋白質與 DNA 在遺傳中的作用
④ 這個實驗過程能否證明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這個實驗只能證明 DNA 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 RNA 是遺傳物質
⑤ 這個實驗能證明蛋白質是遺傳物質嗎? 蛋白質未進入大腸桿菌,不能證明蛋白質實遺傳物質
5. DNA 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 11 ) DNA 分子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 R NA 分子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
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R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 12 ) DNA 分子的空間結構特點是什么?
一是由兩條反向平行 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二是外側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結構成 基本骨架,內側是堿基對( A-T ; C-G)通過氫鍵連 接 。在 DNA 復制時,堿基對中的氫鍵斷裂。 雙鏈DNA中腺嘌呤(A)的量總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鳥嘌呤(G)的量總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拓展:
① 如何判斷核酸的是什么種類?
看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還是核糖,看組成堿基中有T還是 U
?、?根據結構功能的統(tǒng)一性原理,地處炎熱地區(qū)的 DNA 分子具有什么結構特點?
地處炎熱地區(qū)的DNA分子中GC堿基對含量高,因為GC堿基對中含有三個氫鍵,打開氫鍵耗能多,因此結構穩(wěn)定
6. 基因的概念
( 13 )什么是基因?基因與脫氧核苷酸、遺傳信息、 DNA 、染色體、蛋白質、生物性狀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 DNA 分子中有足夠多的遺傳信息。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就代表了 遺傳信息。組成 DNA 分子的堿基雖然只有 4 種,但是, 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卻是千變萬化的,如有 n 個堿基對,這些堿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4 n 種, DNA 分子具有多樣性?;蚺c DNA 分子、染色體、核苷酸的關系?;蚴怯羞z傳效應的 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蛟谌旧w上呈線性排列;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7. DNA 分子的復制
( 14 )簡述 DNA 分子復制的過程。
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