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進入高三,滿滿的都是復習,在高三復習中掌握一手生物知識點,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復習的效率。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篇一
1、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2、光學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對光→低倍物鏡觀察→移動視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鏡觀察:①只能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②調節(jié)大光圈、凹面鏡
3、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根本區(qū)別為:有無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僭思毎簾o核膜,無染色體,如大腸桿菌等細菌、藍藻
②真核細胞:有核膜,有染色體,如酵母菌,各種動物
注:病毒無細胞結構,但有DNA或RNA
4、藍藻是原核生物,自養(yǎng)生物
5、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統(tǒng)一性體現在二者均有細胞膜和細胞質
6、細胞學說建立者是施萊登和施旺,細胞學說建立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fā)展的過程,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
7、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8、組成細胞的元素
?、俅罅繜o素:C、H、O、N、P、S、K、Ca、Mg
②微量無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芑驹兀篊
?、菁毎芍刂?,含量最多元素為C,鮮重中含最最多元素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鮮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為蛋白質。
10、(1)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可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蘇丹III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IV染成紅色);淀粉(多糖)遇碘變藍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2)還原糖鑒定材料不能選用甘蔗
(3)斐林試劑必須現配現用(與雙縮脲試劑不同,雙縮脲試劑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通式為NH2—C—COOH,各種氨基酸的區(qū)別在于R基的不同。
12、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肽鍵。
13、脫水縮合中,脫去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酸數—肽鏈條數
14、蛋白質多樣性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多肽鏈盤曲折疊方式千差萬別。
15、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因。
16、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核酸,它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核酸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17、蛋白質功能:
?、俳Y構蛋白,如肌肉、羽毛、頭發(fā)、蛛絲
?、诖呋饔?,如絕大多數酶
③運輸載體,如血紅蛋白
?、軅鬟f信息,如胰島素
?、菝庖吖δ?,如抗體
18、氨基酸結合方式是脫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篇二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
2、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3、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_氨基酸數—肽鏈數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x水分子數18
5 、核酸種類:DNA和RNA;基本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核,含有的堿基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細胞質,含有的堿基為A、G、C、U;
9、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直接能源物質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屬于單糖;
蔗糖、麥芽糖、乳糖屬于二糖;
淀粉、纖維素、糖原屬于多糖。
11、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種)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種)
基本元素:C、H、O、N(4種)
最基本元素: C(1種)
主要元素:C、H、O、N、P、S(6種)
13、水在細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14、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紅蛋白中的無機鹽是:Fe2+,葉綠素中的無機鹽是:Mg2+
16、被多數學者接受的細胞膜模型叫流動鑲嵌模型
17、細胞膜的成分: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18、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19、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
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
有“動力車間”之稱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有“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之稱的是葉綠體;
有“生產蛋白質的機器”之稱的是核糖體;
有“消化車間”之稱的是溶酶體;
存在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體內、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與植物細胞細胞壁形成有關、與動物細胞分泌蛋白質有關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20、細胞核的結構包括:核膜、染色質和核仁。
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篇三
第一節(jié)從生物圈到細胞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必須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4血液屬于(組織)層次,皮膚屬于(器官)層次。
5植物沒有(系統(tǒng))層次,單細胞生物既可化做(個體)層次,又可化做(細胞)層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7種群:在一定的區(qū)域內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鯉魚。
8群落:在一定的區(qū)域內所有生物的總和。例:一個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魚)
9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
10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與發(fā)育;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
第二節(ji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調節(jié)(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3、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范圍越小、視野越暗、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每個細胞越大
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范圍越大、視野越亮、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多、每個細胞越小
4、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х目鏡的放大倍數
5、一行細胞的數目變化可根據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成反比
計算方法:個數×放大倍數的比例倒數=最后看到的細胞數
如:在目鏡10×物鏡10×的視野中有一行細胞,數目是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40×,那么在視野中能看見多少個細胞?20×1/4=5
6、圓行視野范圍細胞的數量的變化可根據視野范圍與放大倍數的平方成反比計算
如:在目鏡為10×物鏡為10×的視野中看見布滿的細胞數為20個,在目鏡不換物鏡換成20×,那么在視野中我們還能看見多少個細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藍藻,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進行光合作用,屬自養(yǎng)型生物。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線菌:(鏈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細胞學說
1、創(chuàng)立者:(施萊登,施旺)
2、細胞的發(fā)現者及命名者: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
3、內容要點:P10,共三點
4、揭示問題: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五、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比較
看了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