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卷高二生物期中考試答案(2)
寧夏卷高二生物期中考試答案
(1)當血液中B含量增加時,能引起的生理反應有( )
①細胞代謝加快,產熱量增加 ②垂體、下丘腦分泌的所有激素減少
?、垠w溫一定升高 ④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加強 ⑤胰島素分泌減少
(2)A、B激素對垂體的作用效應分別是 、 .
(3)D代表的激素是 ,影響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經支配,運動神經末梢和骨骼肌之間靠Ach(乙酰膽堿)傳遞信息,Ach是一種興奮型遞質,在沒有神經沖動傳過來時,Ach存在于圖乙 中(填數(shù)字).當神經沖動傳到軸突末梢時,Ach進入③中,然后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在Ach進入③的過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層數(shù)是 .
(5)研究表明,不少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礙興奮的傳導,導致肌無力.在免疫學上此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 病.
28.(8分)如下圖1為人體手背皮膚(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頭肌發(fā)生收縮而產生屈肘動作的神經傳導路徑示意圖,圖2為圖1中某部分結構放大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2表示圖1中 處的結構,名稱是 ,在該處發(fā)生的信號轉變是 。
(2)用針刺A時,引起肱二頭肌收縮而產生屈肘動作的過程被稱為 。嗎啡有鎮(zhèn)痛作用,原因是嗎啡能和圖2中[ ] 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其失去
與 結合的能力。
(3)當興奮在B上傳導時,興奮部位的膜內電位變化為 。
(4)現(xiàn)切斷Ⅰ處,在Ⅱ處施加適宜的電流刺激,則在A、B、C、D、E中能測到電位變化的有 。
29.(6分)如圖是人體體液免疫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是_________
(填字母),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______
(填字母)。
(2)人體患天花、傷寒等疾病后,終生不再感染。當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時,人體消滅病原體的主要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箭頭和圖中的文字、數(shù)字序號表示)。
(3)漿細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結中,每秒鐘能產生2000個抗體。漿細胞與分泌抗體相適應的細胞結構特點是 。
(4)對于多數(shù)抗原來說,細胞C的活化需要兩種信號刺激,一種信號是 ,另一種信號是 。
30. (8分)生長素在植物體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下圖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反應。圖中曲線的來歷:材料培養(yǎng)→用某種溶劑配置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測量、記錄→統(tǒng)計、計算并分析。如果選擇小麥,需要將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餾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圖中的三條曲線呈現(xiàn)出生長素調節(jié)作用的共同特點是 ;A、B、C三點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說明 。
(2)如上右圖表示赤霉素對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的調節(jié)關系。圖示中X表示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這種作用很可能是通過降低該過程
中 的活性實現(xiàn)的。
(3)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 。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長素,會不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fā)育? 。
(4)農業(yè)上棉花“打頂”有利于增產,依據的原理是 。
31.(7分)綠色大米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在稻田中除水稻外,還有雜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組對其進行了相關調查.
(1)調查稻田中田螺種群密度時可采用 法,選取樣本的關鍵 .根據下面的取樣調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種群密度為 .
樣方編號 1 2 3 4 5 6
樣方面積(m2) 1 1 1 1 1 1
田螺數(shù)量(只) 16 19 16 20 16 15
(2)某研究所調查發(fā)現(xiàn):某種小型蛙引入稻田后,其種群數(shù)量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shù)量增長曲線呈 型;若在T2時種群的數(shù)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shù)量為 ,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 .
(3)水稻收獲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種了冬小麥,11月下旬又是一片綠油油的,這屬
于 演替.
32.(8分)2010年11月在坎昆舉行的全球氣候大會的重要議題之一是確立各國“X氣體”減排目標;如果坎昆會議制定的所有目標均順利完成,全球“X氣體”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氣溫也將下降2攝氏度,請據此資料回答:
(1)資料中所說的“X氣體”主要是指 ,各國氣體排放均會對全球氣候造成影響,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具有的特點是 .
(2)上圖1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該氣體的生成和構成該氣體的某種元素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甲、乙、丙、丁構成系統(tǒng)的 ,箭頭表示物質循環(huán)方向,則乙是______ ,過程⑤表示______ 作用.
(3)設過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間有如圖2所示的食物關系,若E種群的能量為5.8×109 kJ,B種群的能量為1.3×108 kJ,D種群的能量為1.5×108 kJ,能量傳遞效率為10%,則A種群的能量是 kJ;此過程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具有 的特點.
(4)新型生態(tài)農業(yè)遵循能量多級利用和 的生態(tài)學原理,使廢物資源化,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并減少環(huán)境污染。
33.(7分)酵母菌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在20~30℃之間,能在pH值為3~7.5的范圍內生長,在氧氣充足的環(huán)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約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據此探究酵母菌種群在不同條件下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配制無菌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裝置,按下表步驟操作.
裝置編號 A B C D
裝置容器內
的溶液 無菌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液/mL 10 1O 5 5
無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溫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裝置中起始酵母菌數(shù)目,做好記錄.
第四步:將各裝置放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
第五步:連續(xù)7d,在不同時間取樣計數(shù),做好記錄.
回答下列問題.
(1)改正實驗操作步驟中的一處錯誤 .
(2)本實驗的具體課題名稱是 .
(3)某同學第5d在使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時做法如下:
①振蕩搖勻試管,取1mL培養(yǎng)液并適當稀釋,稀釋樣液的無菌水中加入了幾滴臺盼藍染液(臺盼藍是一種大分子染料),
②先將 放在計數(shù)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釋后的培養(yǎng)液滴于其邊緣,讓培養(yǎng)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yǎng)液 ,制作好臨時裝片.
?、埏@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在觀察計數(shù)時只統(tǒng)計 (被、不被)染成藍色的酵母菌.
(4)已知血球計數(shù)板的大方格為1mm×1mm,若蓋玻片下經稀釋10倍的培養(yǎng)液厚度為0.1mm,計數(shù)時一個大方格觀察值為M,則10mL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總數(shù)約為 個.
高二生物期中考試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DCDBC 6-10CCBCD 11-15DDBAA 16-20CADCC
二、多項選擇題
21ACD 22CD 23BC 24AC 25ABD
三、非選擇題
26.(8分)(1)內環(huán)境(細胞外液) b、c、d (2)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相互拮抗共同)調節(jié)血糖平衡 (3)淋巴和組織液 組織液 (4)含有較少的蛋白質 (5)d→b→a
27.(8分)(1)①④ (2)促進、 抑制 (3)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濃度變化 (4)① 0 (5)自身免疫
28.(8分)(1)F 突觸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2)反射?、堋⊥挥|后膜 神經遞質
(3)由負變正 (4)DE
29.(6分)(1)細胞C、細胞E 細胞B、細胞C、細胞E
(2)
(3)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發(fā)達
(4)抗原與細胞C抗原識別受體的直接結合 細胞B產生的淋巴因子(或細胞因子)作用于細胞C
30.(8分)(1)自身生長素 兩重性 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性不同 (2)抑制 酶 (3)吲哚乙酸 不影響 (4)頂端優(yōu)勢
31.(7分)(1)樣方 隨機取樣 17只/m2 (2)S N 增長型 (3)次生
32.(8分)(1)CO2 全球性
(2)生物群落 生產者 分解者的分解 (3)3.0×107 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物質循環(huán)再生
33.(7分)(1)第五步中應每天同一時間(定時)取樣
(2)探究酵母菌種群在不同的培養(yǎng)液濃度和溫度條件下種群密度的動態(tài)變化(濃度和溫度各1分)
(3)②蓋玻片 用濾紙(吸水紙)吸去 ③不被 (4)M×106
看了“寧夏卷高二生物期中考試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