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知識點:甲午戰(zhàn)爭與馬關條約
初二歷史知識點:甲午戰(zhàn)爭與馬關條約
戰(zhàn)爭給一個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歷史《甲午戰(zhàn)爭與馬關條約》的必備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
初二歷史知識點:甲午戰(zhàn)爭與馬關條約
1、時間:1894年—1895年。
2、黃海大戰(zhàn):鄧世昌犧牲(“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3、結果:①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條約內容: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白銀2億兩;增辟通商口岸(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允許日本在華開設工廠(標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產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侵略程度更深一層,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臺灣今已歸日本”說明《馬關條約》已經簽訂,臺灣已經割讓給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是說頤和園里還在繼續(xù)進行慈禧太后的“萬壽慶典”。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說明清王朝統(tǒng)治者的腐敗無能。
初二歷史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1、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
2、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4、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璦琿條約》割占領土面積最大)
5、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6、太平軍抗擊洋槍隊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發(fā)動農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把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戰(zhàn)斗中,太平軍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1864年,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太平天國運動被鎮(zhèn)壓下去。
初二歷史知識點:燦爛的青銅文明
農業(yè)、畜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青銅器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夏朝時增多,商朝是燦爛時代,西周時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 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銅文化代表:青銅面具像、大型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
奴隸的悲慘生活:這時的燦爛文明是以奴隸的悲慘生活為代價的
奴隸悲慘生活的體現:1、他們被迫在農田集體勞動,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隸戴上枷鎖,沒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隸主可以隨意將奴隸轉讓和買賣。
4、殺死奴隸來祭祀祖先。
5、奴隸主死后,用奴隸做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