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的使用方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二學習方法>八年級歷史>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2)

時間: 若木636 分享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17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國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2、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試爆成功,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zhàn)的導彈。

  3、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fā)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國家。1999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飛行員是楊利偉。

  4、1973年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東方魔稻”),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18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1、1986年3月,我國四位科學家為了發(fā)展我國的高技術產業(yè),向中共中央寫了一封題為《關于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科技發(fā)展的建議》,鄧小平非常重視并做了批示,此項計劃被稱為“863計劃”。經過半年的論證,形成了《863計劃綱要》,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fā)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第八個領域。

  2、20世紀末,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以因特網為主要特征的數字化正在改變著世界,引起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中國古代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說法,今天這種說法已經通過計算機網絡變成了現實。

  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說的。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19課 改革發(fā)展中的教育

  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重視基礎教育的發(fā)展,1986年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增加經費投入,到2000年,全國基本實現了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屬于基礎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把九年義務教育作為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

  2、新中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為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教育部啟動了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若干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工作。高等學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重要方面軍。

  3、“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鄧小平說的。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20課 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1、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文學藝術也步入新的時代。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學藝術出現了嶄新的局面,出現了很多反映改革開放、時代特征,弘揚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藝術也發(fā)展迅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2、毛澤東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體育課所列為學校重點課程。20世紀90年代,國家把體育作為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3、我國競技體育水平迅速提高:從乒乓球隊開始,中國的運動員走出國門;從射擊運動起,中國運動員奪得第一枚奧運會金牌,運動員是許海峰;1990年,中國首次成功地舉辦了亞洲運動會;2001年7月13日,中國申奧成功,將于2008年在北京舉辦第29屆運會。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21課 人們社會方式的變化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到20世紀末,我國在整體上進入了小康社會。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就業(yè)制度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鼓勵人們可以通過人才市場自主選擇職業(yè)。持證上崗、就業(yè)培訓、公開招聘等新鮮事物層出不窮。

  3、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在就業(yè)工作普遍得到了加強,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最引人注目的與大多數城鎮(zhèn)居民密切相關的醫(yī)療保險制度也邁出了步伐。

  4、結合史實說明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或者簡述建國以來新中國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國際地位的提高: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建國的第一年,就同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中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在亞非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亞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20世紀70年代,中國同美國.日本關系實現正常化;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001年,中國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中國國力的不斷提高。

  5、建國以來,我國綜合國力迅速提高.請結合所學知識,在科技、教育、文學藝術、體育、生活方式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趴萍?兩彈一星.秈型雜交水稻等。

 ?、平逃?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等。

 ?、俏膶W藝術:大量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出現.影視藝術的發(fā)展等。

 ?、润w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等。

  ⑸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變遷.就業(yè)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猜你感興趣:

1.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期末復習提綱完整版

2.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期中復習提綱

3.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末復習提綱

4.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下學期期末復習提綱

5.人教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2)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考試復習提綱:第17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1、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3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