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復習題(2)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復習題答案:
1.B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建立。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后,又建立了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故答案為B項。
2.C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國防建設成就。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故本題答案為C項。
3.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海軍的現代化建設。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zhàn)隊等多兵種組成。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4.D 解析:本題考查和平共處五 項原則的適用范圍。根據材料 中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般國際關系”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確,答案為D項。
5.D 解析:本題考查識記能力。題干中的關鍵信息是“1955年”“求同存異”,周恩來在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 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呼吁各國撇開分歧,加強團結與合作,從而推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故選D項。
6.C 解析:本題考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時,在中國興起的是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故C項符合題意。
7.A 解析:本題考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時間。1953年底,我國政府同印度就兩國在x藏地區(qū)的關系問題進 行談判。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故答 案為A項。
8.A 解析:本題考查“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背景。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挑撥一些國家的代表當著中國代表的面攻擊共產主義,甚至懷疑中國對鄰國搞“顛覆”活動。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9.C 解析:本題考查對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相關史實的識記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提取有效信息“請我們進去”。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中國重返聯合國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故答案為C項。
10.B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題干中并沒有出現人名,故排除D項;題干材料只是提到“《中美聯合公報》發(fā)表以后”,而沒有涉及中美關系改善的進程,故排除C項;題干所述中美關系已經改善,故不可能是中美關系改善的背景,排除A項;題干材料所述為中美關系改善后的影響,故本題應選B項。
11.C 解析:本題考查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聯系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發(fā)生在1979年;周恩來在1953年底首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日建交發(fā)生在1972年。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C項。
12.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新中國外交 史上重要事件發(fā)生時間的記憶。解答本題時要記住各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同時也要運用思維正確分析部分事件發(fā)生的因果關系,如①和②相比,基辛格第一次訪華應 早于尼克松訪華,可首先確定二者的先后順序,排除B 、C兩項。①發(fā)生在1972年(一般指尼克 松第一次訪華);②發(fā)生在1971年7月;③發(fā)生在1955年;④發(fā)生在1971年10月;⑤發(fā)生在1979年。通過首尾確定法確定③排在首位,⑤排在最后,故答案為D項。
13.B 解析:本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識記。結 合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4月,毛澤東親自批準中國 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美國代表團,故本題選B項。
14.D 解析:20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中美關 系開始走向正?;?,這一年是1972年,距今(2014年)42年了。
15.C 解析:本題考查讀圖、分析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讀懂圖片,得出:中國與外國建交出現最高峰是在1972年。聯系所學知識可知,1 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 ,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所以C項符合題意。
16.A 解析:本題考查識讀表格的能力。1972年,隨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忻纼蓢g的貿易逐漸增長。尤其是中美正式建交后,中美貿易額突飛猛進,但從總體上看,美國對華出口 始終高于中國對美出口,這說明中國經濟總體上比美國落后。由表 格信息得不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本題選A項。
17.C 解析:本題考查閱讀 分析能力。題干中的有效信息是“40年前”“2012年”,往前推算40年是1972年,A項發(fā)生在1955年,B項發(fā)生在1971年,C項發(fā)生在197 2年,D項 發(fā)生在1979年,所以答案為C項。
18.B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根據所學知識可知,C、D兩項不符合史實,A、B兩項是美國重視對華關系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是B項。
19.D 解析:本題考查對新中國外交成就的識記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③④⑤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外交成就。故答案為D項。
20.D 解析:本題考查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中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49年,②APEC會議在 上海成功舉辦是在2001年,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79年,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故符合題意的是③④。
21.(1)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是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2)亞非國家有著共同的經歷,即遭受過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掠奪和統(tǒng)治;此外還有共同的愿望,即解除殖民主義的奴役和災難。“存異”是指各國可 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3)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4) 萬隆精神。亞非 人民團結一致,保衛(wèi)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5)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加強了同周邊國家的聯系;促進萬隆會議的圓滿結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22.(1)《馬關條約》。(2)中日建立外交關系。(3)1953年,將釣魚島非法劃入琉球托管區(qū)域;1971年擅自將釣魚島的“施政權”交予日本;2012年再次作出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的表態(tài)。(4)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反對任何侵犯釣魚島主權的行為;采取理性愛國的態(tài)度。(如答出處理好多邊外交關系可酌情給分)
23 .(1)當一個國家強大后就傾向于侵略。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科索沃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任意兩點即可)(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日益強大的中國積極維護世界和平,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4)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熱愛和平;近代中國飽受侵略和戰(zhàn)爭之苦,中國人民珍惜和平;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任意答出兩點,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24.(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為敦促日本早日投降,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的廣島、 長崎投放原子彈,造成大批平民傷亡,兩座城市頃刻變成廢墟。(2)原因:近代百年,中華民族屢遭外國侵略,飽受戰(zhàn)爭災難。新中國成立后,仍受到戰(zhàn)爭威脅,包括核武器的威脅。中國研制和發(fā)展少量核武器 ,不是為了威脅別人,而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保衛(wèi)人民生活安寧。積極作用: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同時,對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核戰(zhàn)爭,最終實現消滅核武器具有重要意義。(3)①切實加強核安全國際合作,世界各國共同攜手努力。②加強相關立法和監(jiān)督管理機制,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③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核能安全開發(fā)與生產能力。④努力尋找新的能 源,研發(fā)獲取能源的新技術。(言之有理即可)
看過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復習題的: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五單元復習題(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