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
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
“中國夢”里,有“強國”也有“富民”;“中國夢”里,有期盼也有實干。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篇1
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可歌可泣。2012年5月8日,黑龍江佳木斯市。面對失控沖向學生的大客車,28歲的女教師張麗莉奮力推開身邊的學生,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
那一刻,她張開雙臂,是學生天使的羽翼!那一刻,她敞開懷抱,是學生生命的港灣!那一刻,她跑動的足跡,是孩子永恒的生命旅途!那一刻,我們的教師,用“愛的靈魂”筑建起一座“為人師表”的豐碑!從此,億萬中國人的記憶中,刻下了她不朽的名字,從此,中華民族的英雄史冊上,增添了人民教師耀眼的光芒!
一年來,張麗莉這個普通的名字,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人們在他的職業(yè)前冠以“最美”二字,以此表達心中的敬意。每一天,無數人把祝福送進她的病房,期待著奇跡的發(fā)生;每一天,無數人回憶那驚魂動魄的瞬間,不經意潸然淚下。
今天,當我用心去聆聽每一位老師激情洋溢的演講時,內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地強烈沖擊。感動之余,我們也在思考:是什么,讓她在生死關頭迸發(fā)出那樣驚人的勇氣?為什么,她的故事能夠匯聚起潮水般涌動的淚水和暖流?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最美的中國人”?
羅曼·羅蘭說:“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張麗莉,只是因為他們離我們太近,就如初春雨中的小草。英雄就在身邊,可我們卻一直在呼喚,在尋找!如今,張麗莉,已不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她是一部書,在講述著我們身邊那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故事:
今天我想和大家講一個我們熟知的老師的故事。在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愛崗敬業(yè),愛校如家,刻苦鉆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設計每一個教案,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為了學生,他循循善誘, 廢寢忘食,為了學生,他披肝瀝膽,嘔心瀝血。為了學生,他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時間,甚至在父親患病期間仍像一個累不倒的鐵人堅守在教學一線,他就是衛(wèi)輝一中高級教師王在廣。
小的時候,女兒對他說:“你不是一個好爸爸,你不稱職,每天早上當我醒來的時候,你已經去了學校,每天晚上我睜著眼睛想看到你,可當我閉上眼睡著的時候,你卻還沒有回來,你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你的學生!我多么希望你不是我的爸爸,你是我的老師,該多好啊!”
由于他的努力和辛勤付出, 2000年至今,他所教學生先后兩次獲得新鄉(xiāng)市高考英語單科狀元,兩次獲得新鄉(xiāng)市高考總分第一名,為衛(wèi)輝教育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就在王老師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刻,殘酷的病痛向他襲來。2011年秋,他被診斷為食道癌晚期并多發(fā)轉移。
病床里,老師們來了,同學們來了,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來了,此時,他卻不知道,在北京,一個以“挽救恩師生命,師生情搭起愛心橋”主題募捐活動已悄然發(fā)起。北京、天津、黑龍江、山東、湖北、陜西……全國各地的一中學子,不管他教過的還是沒教過的,得知此事,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共籌善款10余萬元。在美國留學的學生還專程寄來了最新的特效藥……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倍受尊重的好老師,不幸于 2012年3月9日凌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僅45歲。
帶著對渴盼他早日康復、回到課堂的全校師生的不舍,帶著對自己白發(fā)蒼蒼的父母親的深深歉疚,帶著對尚未大學畢業(yè)的女兒健康快樂、一生平安的牽念,帶著對如孤雁般的妻子空余血淚、肝腸寸斷的難舍,王老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我想,老師真的是蠟燭,燃燒,忘我的燃燒,我想,老師真的是春蠶,吐盡了一生的心血,留下的是滿頭的白發(fā)。
朋友們,一個最美教師的出現,可以造就時代的精神高地;而更多普通人的義舉,方能成就時代的精神高原。
有這樣一段話:“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生逢盛世,是我們的幸運,站在英雄的肩膀上,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們的夢想。好風憑借力,揚帆正有時。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讓我們在“最美教師”的指引下,用生命譜寫“教師魂”的贊歌,用責任奏響“中國夢”的樂章!
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篇2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去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順利召開。
黨的為什么舉世矚目?因為,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同志擔任黨的;因為,首次確立了由全面建設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為,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擺在了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同樣因為,為我國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改革和發(fā)展提出了許多新亮點、新舉措,特別是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當成了“中國夢”,即全中國人民的夢想。因此,圍繞“黨的,圓我中國夢”這個主題談些個人的體會。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雖然成就巨大,但背后也看到了未來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和問題。經濟的確取得發(fā)展,但環(huán)境、資源瓶頸制約越來越大。
如何讓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的發(fā)展伴隨良好的生態(tài)?這就要靠生態(tài)文明建設。要把生態(tài)文明觀念貫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始終,體現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基礎。報告此次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列入重要議題,這在中共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尚屬首次,足見中央高層對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憂慮與重視。實踐證明,中央高層對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憂慮與重視。在政治建設方面,旗幟鮮明地強調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fā)展道路。
報告中說,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繼續(xù)積極穩(wěn)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fā)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是為富要仁。一方面要善于依靠勤勞致富,不發(fā)不義之財;另一方面致富不要忘本,不要忘了國家和集體,更不要忘了父老鄉(xiāng)親。二是要有善心。對長輩要尊重,對子女要愛護,對家庭要擔責。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有一顆同情心,真正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錢沒力的捧過人場;遇到不公平的人和事,要敢于仗義執(zhí)言,要勇于主持公道。三是眼光要遠。做人做事要看得遠,不要鼠目寸光。心胸要寬闊,遇事千萬不要斤斤計較,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做到有理也要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
黨的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發(fā)家致富、幸福安康是各位的共同愿望。我衷心的祝愿早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心系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1500字篇3
教師的職責是 “教書育人”,即要求教師既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即培育人才, 包括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習慣養(yǎng)成教育、心理教育、個性培養(yǎng), 總之是關于教學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許多思想家、教育家對教書育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宋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認為, 教育就是“依照自然的法規(guī),發(fā)展兒童道德、智慧和身體各方面的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更加廣義地認為:“ 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即生長”。其中都強調教育不是對人某一方面的培養(yǎng),而是對人的全面培養(yǎng),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兒童是否能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兒童的健康發(fā)展在于教育,因此重視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是全體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實現美好生活的共享之夢;“中國夢”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大力發(fā)展教育,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與修養(yǎng),就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作為教師如何做到“教書育人”,對“中國夢”的實現至關重要。
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我國現今的教育體制中是以知識為本的,這與教書育人的本質相悖。雖然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這個知識不單單是書本知識,我國學生“ 高分低能” 的現象有力地表明了單純有書本知識不一定有力量。因此,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要認識到教育工作重在“育人”而“教書”只是“育人”的一種手段;認識到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思想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創(chuàng)新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說過:“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第二,教師要重視榜樣示范作用。榜樣作用一方面是指教師自身??鬃诱f:“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美國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家班杜拉也提出,人的行為與人格是在觀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班杜拉十分強調榜樣的示范作用。學前期,幼兒的主要觀察模仿者是父母;進入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模仿對象是教師。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這一特點,為兒童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玉舉止,以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行為規(guī)范和心理品質。另一方面是指學生身邊的榜樣作用,通過身邊的好人好事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他們的刻苦耐勞,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善于思考等優(yōu)良品質。
第三,教師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育中至關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以教師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為基礎的。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只要愛學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到達育人的目的。良好的師生關系還體現在教師對雙方關系的認識上。教師要認識到雙方不是主體與客體,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而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平等關系。教師要充分尊重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精神、開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
“教書育人”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不懈的努力;“中國夢”里,有“強國”也有“富民”,這同樣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到“教書育人”。我們要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淵博學識與人格魅力,影響和感召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公平、正義的教育,掌握豐富的知識,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同心同德共筑“中國夢”。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