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jié)手抄報圖片簡單
我們心中的春節(jié)是不一樣的,但是春節(jié)過年的喜慶氛圍全國都是一致的,年紀越大,越能體會到春節(jié)團圓的重要性,因為有些家庭真的只有那一天見到家人們。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龍年春節(jié)手抄報圖片簡單,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龍年春節(jié)手抄報圖片簡單
春節(jié)紅包吉利的數(shù)字
1.68、16.8、168——一路發(fā)
1.78、17.8、178——一起發(fā)
1.88、18.8、188——一直發(fā)發(fā)發(fā)
0.66、6.6、6.66、66.6、66.66——順順順順、一帆風順
0.88、8.8、8.88、88.8、88.88——發(fā)發(fā)發(fā)
0.99、9.9、9.99、99.9、9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
20.99、21.88、29.98、29.99、20.09——兩人友誼長長久久
2.88——花開富貴
3.69——事業(yè)生活一帆風順
0.01——未來會更有錢
1001——千里挑一
100.1——百里挑一
13.14——一生一世
131.4、15.88、158.8——圖的就是一輩子我
1.66、16.6、16.66、166、166.6——人生一路順風
1.99、19.99,199.9,1999——一輩子長久
5.20、520——我愛你
2.58、25.8、258——愛我吧
3.60、360、36.0——想念你
25.13、2513——愛我一生
20.13、2013——愛你一生
7.75、77.5、775——親親我
8.85、88.5、885——抱抱我
52.40、5240——我愛死你
春節(jié)紅包一般給多少
首先,第一點,一般包紅包的時候,都會選擇雙數(shù),比如包600,800,1000,但是,地方的不同,里面的紅包也會有所差異,有些地方過年包100,200,還有一些地方包的紅包,10塊,幾十塊的也有,具體紅包里面的金額,可以根據(jù)自己當?shù)氐牧曀讈戆?/p>
第二點,就是紅包里面的金額,最好是一樣的,有些老一輩人會有重男輕女的看法,比如說男孩和女孩,或者自己比較喜歡一個小孩,又不太喜歡另一個小孩,不管我們有什么想法,其實,在包紅包的時候,每個紅包里面的金額,最好都一樣,如果包的金額不同,還容易引起家庭內(nèi)部矛盾。
第三點,我們用的紅包,要使用當年的紅包,過完年就是兔年了,我們可以用兔年的紅包,不要用今年虎年的紅包來包。還有一些紅包表面沒有生肖的話,也盡量避免用舊紅包,如果舊紅包上面有別人的名字,我們沒發(fā)現(xiàn),這樣對方看到有別人名字的紅包,心里也會感覺有些不舒服。
第四點,有些地方,過年還有給長輩包紅包的習俗,如果是給長輩包紅包,叫添歲,比如今年包了666,明年包的紅包就要比今年多,也可以包888,每一年多包一些金額,也就寓意著給長輩添歲。
春節(jié)的吃食
1、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咸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jié)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jié)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jié)做準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后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诟邢闾?。大凡有喜事,當?shù)厝硕家黾t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湯圓
元宵節(jié)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jù)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qū)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tǒng)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jù)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鼻宕摹堆嗑q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qū)稱麻團,東北地區(qū)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面食的一種,由于流行于廣東地區(qū),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qū)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tǒng)老字號以“年糕錢”為名。
8、圍爐
在福建和臺灣地區(qū),過年很多家庭要吃圍爐,圍爐是火鍋的一種形式,守歲跨年之時,家人圍爐而坐,桌子中間一般會放一盆火鍋,大家邊聊天邊吃,氣氛熱熱鬧鬧,沸騰的火鍋寓意紅紅火火,參加"圍爐"的人,不論大小,桌上的每樣菜都得下筷子。圍爐中的每一樣菜也都有特殊寓意,比如雞象征“吉祥如意”,魚象征“年年有余”,蘿卜象征“好彩頭”等等。
9、盆菜
在廣東和香港地區(qū),有一種傳統(tǒng)的美食就是“盆菜”,很多家庭多年的時候全家人只做一盆菜,里面擺上各種豐富的食材,由雞、鴨、魚、肉、蝦、蠔、貝、腐竹、蘿卜、香菇、等十幾種原料組成,不同的家庭做法也都不一樣,盆菜里面的肉都是提前制作好的,用煎、炸、燒、煮、燜、鹵等多種加工方式把肉和菜做熟,然后依次擺入大盆中,一家人圍著一個大盆,象征著“一團和氣”,把所有食物全部擺入盆中,而且要擺滿,最好溢出來,象征著“盆滿缽滿”,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盆菜里的食物也比較有講究,“雞”寓意“吉祥如意”,“魚”寓意“年年有余”,“蠔”寓意“豪氣沖天”,“鮑魚”寓意“招財進寶”等等。
10、花饃
北方人喜愛面食,過年除了吃餃子,還要蒸很多好看的“花饃”,花饃的樣式都是比較吉利的,也展示了很多人制作面食的精湛手藝。普通家庭也要蒸各種花樣的棗花饃,擺上桌不僅好看,還有美好的寓意。
11、粽子
粽子是廣西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廣西每年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就如同北方人家家戶戶包餃子一樣,廣西人的粽子無論是從口味還是外表來看都是非常獨特的。廣西人的粽子不同于端午節(jié)的粽子,每一個都包很大個,里面放上豐富的餡料,廣西人包的粽子每個至少都有兩斤重,里面一層一層的包裹著綠豆、豬肉還有糯米,粽子在廣西是一種吉祥物,很多節(jié)日都要吃粽子。
12、面條
西北地區(qū)人們喜歡吃面條,過年的時候吃面條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在很多地方正月初七、正月十七、正月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有的地方在除夕吃面條,寓意全家健康長壽。
春節(jié)對聯(lián)
1、上聯(lián):歡天喜地度佳節(jié),下聯(lián):張燈結(jié)彩迎新春。橫批:家庭幸福。
2、上聯(lián):日麗風和春浩蕩,下聯(lián):花香鳥語物昭蘇。橫批:美意延年。
3、上聯(lián):事事如心大吉利,下聯(lián):家家順意永安康。橫批:五福臨門。
4、上聯(lián):東西南北風光好,下聯(lián):春夏秋冬氣象新。橫批:百事大吉。
5、上聯(lián):遍地祥光臨福宅,下聯(lián):滿天喜氣入華堂。橫批:日月增輝。
6、上聯(lián):福臨寶地千秋盛,下聯(lián):財進家門萬事興。橫批:淑氣宜人。
7、上聯(lián):春歸大地人間暖,下聯(lián):福降神州喜臨門。橫批:福喜盈門。
8、上聯(lián):和順一門盈百福,下聯(lián):平安二字值千金。橫批:吉祥如意。
9、上聯(lián):棟起祥云連北斗,下聯(lián):堂開瑞氣煥春光。橫批:四季平安。
10、上聯(lián):慶佳節(jié)福旺財旺,下聯(lián):賀新春家興業(yè)興。橫批:盛世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