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過后如何調理脾胃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jié)氣。那么關于白露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露過后如何調理脾胃_白露養(yǎng)生知識及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白露相關內容推薦↓↓↓
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jié)氣
心肝脾肺腎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脾雖然在五臟里的地位最低,但是它是管身體運化的,缺少不得,而胃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消化的好壞決定了吸收的好壞,如果吸收功能不好,吃進來的食物無法吸收和利用,那對健康還是不利的。
那白露過后又該如何調理脾胃呢?聽一下專家的建議。初秋進補更適合“清補”,不要過于滋膩,建議適當食用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如綠豆粥、荷葉粥、紅豆粥、大棗蓮子粥、山藥粥 等。
對于老年人和慢性胃炎、腸炎患者,由于脾胃功能弱,不可盲目進補,更忌進食大量含有阿膠、鹿角膠的補品,否則會因“虛不勝補”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癥狀。
白露過后,早晚的溫差會加大,因此有晨練習慣的中老年人不宜過早出門,宜待太陽升起后進行鍛煉。因為早晚較涼,因此不宜赤膊鍛煉以免著涼,身邊最好備有增添的衣物以防氣溫驟變。
在風速大的日子里,花粉過敏者應當盡量避免外 出,或外出時帶上口罩,少去花草植物眾多的野外公園,可選用薄荷 葉泡茶、溫水泡服蜂蜜等可以緩解花粉過敏癥狀,嚴重者應服用抗過敏藥物。
溫度雖然降低,但是白天還是依然炎熱,所以還要在室內關閉門窗,使用空調。因此,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注意室內清新和空調內部清潔了。
秋天會相對的干燥,因此預防秋燥,飲食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yǎng)心肝脾胃。專家建議多吃辛潤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頭、沙葛、蘿卜、銀耳、蜜棗等。也可以經常用藥膳來進補,如新鮮百合蒸老鴨、蓮子百合煲、薏苡仁菱角粥、銀耳枸杞蓮子大棗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白露節(jié)氣如何養(yǎng)生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闭f此節(jié)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梢?,白露一到,真正的涼爽季節(jié)的開始。
各地有不同的養(yǎng)生飲食習俗,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這天習慣上要吃龍眼進補。從前江蘇南京人十分青睞“白露茶”,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而舊時蘇浙一帶鄉(xiāng)下人家,當每年白露一到時,則家家釀白露米酒。
白露時節(jié),秋高氣爽,是開展各種健身運動的好時期。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游泳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練功法,可靜坐閉目養(yǎng)神,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鍛煉身體,做到動靜和諧。
白露養(yǎng)生注意事項
一、精神調養(yǎng)
白露時節(jié),肺氣清肅,此時勿使情緒波動太大,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寧神定志,以免影響肺氣。
二、起居調養(yǎng)
白露是一個表征天氣轉涼的節(jié)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三、運動調養(yǎng)
白露后,運動量及運動強度可較夏天適當加大,可選擇慢跑、打太極拳、體操、打籃球、羽毛球、導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為度,這樣有助于機體內氣血調暢。導引方面,可遵照《靈劍子》坐功法:閉氣,兩手握拳,以拳頭沿小腿及腳外側及內側分別叩打十余遍,然后,上下齒叩齒36遍,此法能開胸膊膈氣,去兩脅中氣,治療肺臟疾病。
白露過后如何調理脾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