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財政政策
在敲定2017年貨幣政策穩(wěn)健中性這一基本走向的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了“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的運作方向。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2017年國家財政政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年國家財政政策
在敲定2017年貨幣政策穩(wěn)健中性這一基本走向的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了“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的運作方向。顯然,財政政策接下來所能擴充的想象空間無疑要大得多;不僅如此,財政政策集中面向實體經濟領域,有乘數效應,對未來經濟的拉動作用也會愈加直接與更為直觀。
財政政策必須走到前臺
觀察發(fā)現,過去兩年央行普降存款準備金率4次,降息5次,但經濟增長卻一直處于下滑狀態(tài),表明貨幣政策已經遭遇邊際效益遞減。鑒于基礎性貨幣的存量已經十分龐大,貨幣政策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的空間已相當有限,為了推動經濟增長,財政政策必須走到前臺。數據顯示,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在過去5年以年均3.64%的速度遞減,2016年11個月再度同比降速1.9個百分點,這一狀況無疑約束了財政政策尤其預算支出能力所能拓展的積極空間,政策的力度只能轉向依靠赤字的路徑上來。
按照財政預算法案,2016年我國赤字率為3%,但3%只是國際公認的財政赤字率安全上限,而基于過去30多年我國所積累起來的財富存量以及波幅并不劇烈的經濟運行生態(tài)觀察,即便略超3%的赤字水平也不會構成很大風險。2017年我國財政赤字率極有可能再往上浮動0.5個百分點,其中最有可能的選擇路徑是,在發(fā)行國債的同時,重點加大地方債的發(fā)行力度,即在2016年新增1.18萬億元的基礎上,地方債增量規(guī)模將突破2萬億元,相應的,地方債置換規(guī)模也將突破5萬億元。這樣可以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有效維系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20%的增長速度,對6.5%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構成平臺支撐。
適度提高赤字率也是為更大規(guī)模的減稅、降費提供必要的支持,而降低稅費也是體現增強財政政策有效性的內在要求。繼全面推開“營改增”之后,下一步最有可能降低的是工商業(yè)增值稅稅率。目前工商業(yè)增值稅稅率為17%,而服務業(yè)增值稅稅率為6%,工商業(yè)增值稅稅率明顯高于服務業(yè)。雖然增值稅稅率的調降幅度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未來分步下調至10%還是極有可能的。與減稅相比,降費更有想象空間。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除了降低企業(yè)用能成本、物流成本外,重點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如政府繁多的收費、政府性基金和社會保險費用等等。2015年“營改增”減稅2000億,2016年減稅5000億,再加上已經啟動的降低企業(yè)社保繳費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措施,保守匡算,即便是2017年不增加減稅降費新舉措,減稅降費規(guī)模也將達到7700多億元。
財政政策
不拘囿于公共財政范圍
當然,財政政策的積極有效并不拘囿于公共財政范圍,放大PPP等社會融資的能量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在用好1800億元的國家級PPP引導基金的同時,針對民間資本的投資的預期管理將進一步加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這無疑給社會資本參與PPP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也意味著,作為替PPP護航的重要的力量,有關PPP的立法在2017年將提上議事日程。另外,財政部也明確禁止地方政府不能以PPP變相發(fā)債融資,同時提醒民間資本或有債務并不屬地方政府償債范疇,這有利于民營資本隔離投資風險。重要的是,按照參與標的,PPP項目也不會停留在市政建設和交通領域等基礎設施領域,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對民間資本的開放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投資環(huán)境不斷為政策熱度所烘暖,投資動能日漸為制度改良所激發(fā)。如果說2016年是PPP機制的蓄勢與蟄伏之年,那么2017年必定是民間資本的發(fā)力與加碼之年。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PPP全部入庫項目10471個,總投資額12.46萬億元,實際落地率達26%。另據全國工商聯(lián)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至9月,PPP入庫項目及投資額月均分別增加386個和0.48萬億元,表明PPP項目需求正在不斷加大。據此,我們判斷,2017年PPP落地規(guī)模將顯著高于2016年,預計為2萬億元至3萬億元。公共財政所催生的乘數效應可見一斑。
必須使資金配置
精準發(fā)力
由于財政預算的運籌能力受限,同時赤字率還會產生不小的償還成本,并且民間資本投資更注重商業(yè)回報,因此,作為財政政策積極有效的題中之義,就是必須使資金配置能夠精準發(fā)力,在彰顯公共服務職能作用的同時,也能清晰地反映市場化的收益預期。本著這一原則,未來在進一步“補短板”以及適度加大鐵路、機場、水利等基礎設施資金供給的同時,財政政策會向涵蓋棚戶區(qū)改造與地下管廊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傾斜;同時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出的“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財政政策也定會向農村環(huán)境突出問題的綜合治理與退耕還林還湖還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不過,在資金配置上,城市基礎設施可能采取以公共財政為牽引并吸收社會資本大規(guī)模加入的方式,而由于商業(yè)預期不明,農村環(huán)境治理主要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
資料顯示,在2015年完成了580萬套改造和2016年改造完成600萬套的基礎上,為期三年的1800萬套棚戶區(qū)改造已是目標在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將從地上轉向地下。目前我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約50萬公里,地下管廊長度卻不足1000公里,不僅現有承載與消險能力薄弱,更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提速的需要。據測算,僅“十三五”期間,我國地下管廊建設總投資規(guī)模將達4000億元,相應所能產生的市場需求將超過6萬億元,這僅是為期5年的舊網改造所能產生的市場拉力,一俟10年后城市地下管廊全部完善,最終所帶來的投資倍增效應更是值得期待。按照住建部預計,到2020年我國農村環(huán)境治理產業(yè)產值將達2000億元、年均增速達20%的量化目標,由此將激發(fā)與創(chuàng)造出可觀的市場需求。
2017年繼續(xù)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12月29日,一年一度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由于這次會議將部署2017年財政工作,透露來年財政政策動向,這涉及20多萬億元財政資金的分配,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而11月新任財政部部長的肖捷,也是首次主持全國財政工作會議,這也讓這次會議內容成為市場焦點。
肖捷在總結回顧了2016年財政工作后,開始部署2017年財政工作七大任務。
其中,繼續(xù)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促進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排在首位,這意味著財政工作將把穩(wěn)增長放在首位。
稍早時候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給2017年財政政策定調為“積極”,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此次全國財政工作會議落實這一部署,提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繼續(xù)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適度擴大支出規(guī)模,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qū)間。
在財政收入增速持續(xù)下滑,減稅降費力度加大同時,還要適度擴大支出規(guī)模,這透露出明年財政赤字率有望繼續(xù)擴大。根據年初預算報告,今年(一般公共預算內)財政赤字率為歷史最高的3%,接受第一財經采訪多位專家認為2017年赤字率將突破3%。
最近一段時間,企業(yè)稅費負擔過重的呼聲不絕,此次會議給出了明年減稅降費大方向。
肖捷在此次會議給出了明年減稅降費五大要點:繼續(xù)落實并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擴大減稅效應。研究實施新的減稅措施。進一步清理規(guī)范基金和收費,再取消、調整和規(guī)范一批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項目。公開中央和各地收費目錄清單。落實好其他已出臺減稅降費政策。
無疑,明年新的減稅措施最令人期待,而政府性基金和收費的清理規(guī)范則更關鍵。營改增在今年實現了5000多億元的減稅目標后,明年減稅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積極財政政策除了減稅降費外,還有支出。
肖捷表示,2017年適度擴大支出規(guī)模,中央和地方財政通過合理安排收入預算、全面盤活存量資金,確保財政支出強度不減且實際支出規(guī)模擴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點領域開支需要。
問題來了,增加的支出將用于哪些重點領域?答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的五大任務。
財政部明年工作第二大任務,就是貫徹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推動解決供需結構性失衡。而首要就是支持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重點任務。
2016年財政部設立了千億規(guī)模的去產能專項資金,通過大力支持棚戶區(qū)改造和貨幣化安置,來推動去庫存。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也大幅增長,來支持補短板。
2017年這些方面還將繼續(xù)得到中央財政大力支持。
肖捷表示,繼續(xù)支持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支持中央企業(yè)處置“僵尸企業(yè)”。落實精準扶貧要求,大幅增加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并進一步加大統(tǒng)籌使用力度,全面推進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支持做好易地扶貧搬遷、資產收益扶貧等工作等等。
明年財政工作的第三大任務,就是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設。
涉及財稅改革內容很多,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個稅改革。肖捷表示,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2017年個稅改革方案有望公布。下一步個稅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的同時,增加對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
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一位熟悉個稅改革方案的人士處了解到,未來針對中低收入者的減稅方案主要是在現有基本扣除的基礎上,考慮增加專項扣除項目,比如子女教育項目、住房貸款項目等,而且是以整個家庭為單位。
除了個稅改革外,肖捷還提出繼續(xù)深化資源稅改革,擴大水資源稅試點范圍。貫徹稅收法定原則,配合做好煙葉稅等稅收立法工作。起草環(huán)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
今年水資源稅在河北率先試點,明年試點范圍將擴大至其他省份。煙葉稅有望從條例升級為法律。環(huán)保稅已經獲得通過,具體細節(jié)問題還需環(huán)保稅實施條例來明確,以確保2018年環(huán)保稅正式實施。
除了上述稅制改革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也將繼續(xù)深化,比如預算法實施條例將加快修訂等。
另外,財政部還將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建立健全支持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體系。研究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
明年財政工作會議剩下的四項重點工作,分別是調整優(yōu)化支出結構,有效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加強預算執(zhí)行管理,確保完成年度預算任務;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確保財政可持續(xù);深化國際財經合作,服務好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大局。
在備受關注的地方債問題上,肖捷表示,強化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妥善處理存量政府債務,加大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工作力度。加強對地方落實債務管理制度情況的監(jiān)督。加大查處違法違規(guī)舉債融資行為和問責力度。深入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加強地方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
看了“2017年國家財政政策”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