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要選擇復讀嗎?什么樣的情況適合復讀?
每年高考都有學生考試失利,當高考成績下來時,幾家歡喜幾家憂。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學子選擇復讀,立志考上理想大學,一雪前恥。那么什么樣的情況適合復讀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失利,復讀需謹慎,并非人人都適合
復讀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其實復讀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它并不一定適合所有想要復讀同學。
為什么有的人復讀一年之后,非常成功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院校,而還有一部分人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到最后選擇放棄再讀。其實最了解自己狀況的不是老師更不是家長還是考生本人。
你可以冷靜的坐下來,客觀的給自己一個判斷,自己中考的成績如何,高中三年以來,自己的真實成績怎么樣?自己的基礎怎么樣?自己是否偏科?假如你的真實成績一直很好,只是因為緊張,高考沒能發(fā)揮良好,那你完全有機會復讀,去考取你心儀的學校。
哪些考生適合復讀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選擇復讀,一般而言,高考成績過高或過低的考生,復讀的效果不太明顯。比較有利于復讀的分為以下幾種:
高考發(fā)揮失常
一般是指考試時身體不適,因生病影響水平發(fā)揮;心理焦慮,整夜失眠導致考試失常;粗心大意,造成不必要損失,如涂錯了卡,漏做題,時間分配不當,或違反考規(guī)導致扣分、丟分等。
彌補報考志愿失誤
有的考生由于所報志愿沒有拉開梯度,導致與分數(shù)相匹配的學校失之交臂;也有考生填了“服從調劑”,結果與自己的志向差距太大,比如,根本不打算學醫(yī),卻被醫(yī)學院錄取。
學習方法不當
有的學生偏科,有一科很差,拖后腿,只有復讀,重點攻差科;忽視基礎,眼高手低,把精力放在解難題上,策略上犯錯,致使基礎題分拿不全,難題分又拿不高;不聽從老師指導,不注意勞逸結合等,使學習效率低下。
學生在復讀期間普遍會存在什么問題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但現(xiàn)在很多高三學生只經(jīng)歷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問題,只是發(fā)現(xiàn)而不去解決問題就沒有提升。復讀時不要急著做題、忙著趕進度,只要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應停下來認真反思。遇到問題,改正過來,這一天就有收獲。一年下來,復讀一定會是大獲全勝的。
高考復讀相關文章:
1.復讀生2017年高考錄取新規(guī) 高考復讀新政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