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教師職稱論文答辯范文(2)
中級教師職稱論文答辯范文
中級教師職稱論文答辯范文篇二
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六個一”
摘要: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行為世范。教師之所以堪稱人師,不僅僅因為其知識比學生多,同時也因為教師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生活、工作作風、道德情操等多方面能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所以,現(xiàn)在的教師應該是復合型的教師。
關(guān)鍵詞:中學語文教師 六個一 復合型人才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行為世范。教師這一職業(yè)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更是如此。人類科學知識、技能的延續(xù)、社會文明的傳播,莫不依靠教師的辛勤勞動。其“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示范來完成的。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之所以堪稱人師,不僅僅因為其知識比學生多,同時也因為教師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生活、工作作風、道德情操等多方面能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以前的傳統(tǒng)的教書育人思想——“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已經(jīng)落伍了。要想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認為,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以下幾點。
一、要有一肚好學問
21世紀需要的是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點是多才多藝,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在很多領域大顯身手,從而能取得做出創(chuàng)新性成果、有所建樹的人才。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包括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當今社會的重大特征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shù)集成。這一特征決定每個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個人既要拓展知識面又要不斷調(diào)整心態(tài),變革自己的思維,成為一名“光明思維者”。
中學語文教師要做符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T型結(jié)構(gòu)人才”又稱交叉型結(jié)構(gòu)人才,就是符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T型結(jié)構(gòu)人才”的知識結(jié)構(gòu)是英文字母“T”型的,它表示其知識不僅在某個專業(yè)領域有較深的研究,而且有比較廣的知識面,特別是具有領導和管理方面的知識。“橫杠杠”是基礎知識和閱歷面?,F(xiàn)在的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所以我們的教師尤其是中學語文教師更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要積累、儲備知識,要多學習、善學習、會學習,我們的語文教師要做知識積累的有心人。“豎杠杠”是指字詞句篇、語修邏文、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知識,“豎杠杠”越粗越長越好。如果把其知識結(jié)構(gòu)的“豎杠杠”(專業(yè)知識)稱作“硬科學”的話,那么,他那個“橫杠杠”(管理科學知識),則稱作“軟科學”知識。軟硬兼?zhèn)涞?ldquo;T”型人才能量更大,用途更廣,是我們最寶貴的人才。這種人才結(jié)構(gòu)不僅在橫向上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yǎng),而且在縱向的專業(yè)知識上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師如果都是“T型結(jié)構(gòu)人才”那該多好呀!
語文教師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還要勤學多問,只學不問的老師最多是個“活字典”或是一個兩條腿的“書柜”。所以我們的語文老師平時要多學習,多寫教學札記,琴、棋、書、詩、畫要樣樣精通,只有這樣才能教好書、育好人,才能為人師表。
二、要有一副好口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口才是最重要的,能說話不在長短,要能說、會說。語文教師的口才尤其重要,經(jīng)過加工的語言比日??谡Z更文雅、更精煉,比書面語言更淺顯、更通俗、更生動,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做到“達、通、喻、理”。譬如:林語堂先生在一次演講中,因為前幾個演講者演講已經(jīng)占去了大部分時間,等到林語堂先生演講時,剩余的時間已不多了,要想使聽眾記住自己的演講內(nèi)容,必須做到語言要短小精悍,詼諧幽默。他說:“演講要像女人的裙子一樣,越短越好”。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講課時,要少講、精講、會講,講課要做到“合乎語法、合乎邏輯、合乎情理”,還要做到會活躍課堂氣氛。
如果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或打瞌睡,教師要會在課堂中放“味精、撒胡椒面兒”,讓學生的睡意蕩然無存。在講課過程中教師還要會巧妙運用態(tài)勢語言,因為態(tài)勢語言生動有活力。只有生動的體態(tài)語言,才能藝術(shù)地表情達意,才能給人以美感,從而產(chǎn)生感染力和征服力。多種態(tài)勢語言也應相互配合,整體協(xié)調(diào)、連貫,就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喜愛,這樣講課會事半功倍。無聲語言所顯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體態(tài)語言的獨特的有形性、可視性和直接性,對老師講課來說,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價值。
三、要有一手好文章
文章好寫,但寫好難。作文就是寫文章,要想寫好文章,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訓練。抱著應試的態(tài)度寫作文,永遠不會寫出好文章。中國有兩千年的科舉歷史,可是在考場上出來的好文章有幾篇?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大部分語文教師都讀過他們很多文章,可是這些流傳千古的文章哪一篇是在考場上寫出來的?蘇東坡的《赤壁賦》?韓愈的《師說》?這些千古流傳的好文章,有幾篇是應試文章?
這樣說,不是不讓練習應試作文。不,你還要把應試作文寫好,但是同時你要把應試作文和正常的寫作分開。先修內(nèi)功,再練外功 ,既然說寫作的“內(nèi)功”,說明寫作的內(nèi)功和外功是分開的,就像武功一樣,有內(nèi)功有外功,內(nèi)功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內(nèi)功是要自己練的,練內(nèi)功需要的是實踐。
不但教師自己會寫好文章,而且還要會指導學生寫文章,更要會改文章。老師要指導學生寫作文,要“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要抒發(fā)真情實感。老師最好和學生同甘共苦寫下水文章,這樣做的目的,不但使學生心理得到了平衡,而且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又有所提高。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改作文是語文老師的一件苦差事,作文要多糾少改(如果批評不能指名,要保護學生的隱私)。作文評語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師生雙向交流的方式,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熱情的回應。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師對自己作文的評價,從中找到自己的成功和失敗。所以,教師評語中的每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情,關(guān)系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寫好作文評語,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訓練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端正學生人生態(tài)度,完善學生人格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當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藝術(shù),從而更好的完成作文教學。
老師的文章是寫出來的,學生的文章是指導批改出來的,老師要想把學生的文章批改好,老師就得有“十八般武藝”。所以老師平時要多讀、多寫與工作有關(guān)的文章,老師要有一手好文章會讓學生驕傲和自豪、崇拜而效仿的。
看了“中級教師職稱論文答辯范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