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建筑職稱論文
建筑就像一尊美麗的藝術(shù)品,精美的建筑是設計師把建筑的美觀設計與結(jié)構(gòu)設計相互密切配合的結(jié)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最新的建筑職稱論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最新的建筑職稱論文篇一
建筑類論高層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設計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yè)的進步,高層建筑更是快速發(fā)展,特別是高層民用建筑,功能多樣,交通路線錯綜復雜。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由于高層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設計成了高層建筑中的重要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相關(guān)部門的重視。本文從高層建筑的特點出發(fā),分析了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結(jié)合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的特點及安全疏散通道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若干對策,以求更好的滿足現(xiàn)代高層建筑對消防安全的需要。
【關(guān)鍵詞】高層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樓梯;安全疏散通道;暫時避難間
一、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概述
高層建筑能夠發(fā)揮其正常的功能作用,除了合理的功能分區(qū)之外,還必須有合理的安全疏散和交通組織設計,尤其是高層建筑,特別是高層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多樣,交通路線錯綜復雜。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由于高層建筑的特殊性,安全疏散設計成了高層建筑中的重要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相關(guān)部門的重視。從已有的火災案例來看,高層建筑存在較大的火險隱患,特別是在安全疏散方面問題突出,其防火設計必須受到重視。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設計在滿足《高規(guī)》規(guī)定的基礎上,還應有其更嚴格和具體的要求。
高層建筑的特點,一是層數(shù)多,垂直疏散距離長,人員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疏散到安全場所;其二是發(fā)生火災時,在“煙囪效應”作用下,煙氣和火勢豎向蔓延快,增加了安全疏散的困難,而平時使用的電梯由于不防煙火和停電等原因停止使用;其三是人員集中,容易出現(xiàn)混亂,擁擠的情況。而且在疏散過程中人往往具有一種恐懼心理,往往是向熟悉的路線疏散,向明亮的路線疏散,也增加了疏散的困難。
二、對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規(guī)劃設計
1、安全疏散路線的規(guī)劃設計
在布置疏散路線時,既要力求簡捷明了,便于尋找、辨別;又要不致因受某種阻礙反向而行,并要特別注意疏散樓梯的位置,一般地說,疏散樓梯靠近電梯布置是恰當?shù)模驗榘l(fā)生火災時,人們往往首先考慮并經(jīng)常使用的路線和火災時緊急使用的路線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員。同時,要防止疏散樓梯與消防電梯合用一個凹廊作前室。因為這種布置方法,在火災時會發(fā)生疏散人員與消防人員的流線交叉和相互干擾,有礙安全疏散和消防撲救。
2、對疏散出口的規(guī)劃設計
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因為袋形走到的致命弱點時只有一個疏散方向,火災時一旦出口被煙火堵住,其走道內(nèi)的人員就很難安全脫險。
在條件許可時,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應盡量靠近外墻設置。因為這樣布置,可利用在外墻開啟窗戶進行自然排煙,從而為人員安全疏散和消防撲救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如因條件限制,將疏散樓梯布置在建筑核心部位時,應設有機械正壓送風設施,以利安全疏散。
3、對疏散樓梯的規(guī)劃設計
這是疏散道上的第二安全區(qū)域,從安全疏散角度看,上述布置方式有以下作用:
由于是兩個不同疏散方向的安全出口,就可以避免將兩個疏散出口布置在建筑物同一層平面相距很近的一側(cè),在發(fā)生火災時就可避免人群擁擠而出現(xiàn)混亂的情況,也可避免兩個出口全被煙火封住,失去兩個出口的作用,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可為人們迅速安全疏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由許多火災實例和試驗得知,人們常常尋著平時的行動習慣進行緊急情況下的行動。只設有一個疏散方向的安全疏散出口是不夠安全的,而在建筑物或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走道端部或走道端部的附近,設置樓梯,形成不同方向的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建筑物類型的不同,標準層面積和性質(zhì)不同,不分清紅皂白地一律要求高層建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雙向安全出口,實際上對一些塔式建筑和單元式高層住宅的每個單元就有困難。因此,《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對此作了規(guī)定。
對于那些平面面積較小的民用高層建筑,設置室內(nèi)樓梯有困難,可設置一座室外疏散樓梯或在面積較大的其他公共建筑設置兩座及兩座以上的室外疏散樓梯。室外疏散樓梯的優(yōu)點是不占用使用面積,有利于降低建筑造價,又是良好的自然排煙樓梯,因為煙流到樓梯前室很快就擴散了,比較安全。為了保障人員的安全疏散,在設計室外疏散樓梯時,需要滿足一下要求:為有利于迅速而安全地進行疏散,室外樓梯的最小凈寬按通過一個消防員攜帶滅火器所需的尺寸,其凈寬不應小于0.9m,傾斜度不得大于45°,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1.1m。 為了防止火災時火焰從門內(nèi)竄出而把樓梯燒壞,則室外樓梯和每層處平臺,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h,在樓梯周圍2m范圍內(nèi)的墻面上,除了可以設置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門洞口,疏散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且不應正對樓梯段。
4、對安全疏散門的規(guī)劃設計
高層民用建筑物底層公共疏散門,房間的疏散門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除了與總寬度有關(guān)外,還與一個房間的安全出口數(shù)有關(guān),如果人員較多的房間,只布置一兩個寬大的出口,平時通行不便,火災時應急困難,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凡人員較集中的房間,既要考慮平時疏散的方便,又要滿足緊急情況下的需要。應在安全出口的數(shù)量、分布、距離方面綜合考慮確定。
5、對避難層的合理設計
設置高層建筑避難層(間)是十分必要的。設置避難層(間)是保障高層建筑內(nèi)人員在火災時安全脫險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就高層民用建筑來說,人員眾多,緊急疏散是個大問題。
設置避難層(間)的歧視高度,主要與當?shù)負碛邢赖歉哕嚨淖鳂I(yè)高度和消防隊員能承受的最大體力消耗等因素有關(guān)。目前某些城市的登高、舉高消防車,最大作業(yè)高度在30-45m之間,個別少數(shù)城市的登高、舉高消防車在50m左右。根據(jù)對消防隊員實測,登高超過10層時,心跳和呼吸次數(shù)明顯加快,不適應撲救的需要,會給滅火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根據(jù)上述因素,自地面層起到10-15層設第一避難層。避難層(間)的層數(shù)亦為10-15層。避難層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與設置層結(jié)合,另一種是專用避難層。前者形式的避難層要做到:一是設備、管道應集中布置,并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h的墻圍護起來;二是要滿足疏散人員的停留面積要求,專用避難層核心部位的設備和垂直交通設施,必需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h的墻圍護起來,人均占用面積應滿足上述要求。
三、結(jié)束語
高層建筑的功能分區(qū)合理,交通路線通暢,人員安全疏散快捷,不僅反映了一個建筑物的實用性和經(jīng)濟性,同時還涉及到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性問題。對高層建筑進行防火設計,應從其建筑及使用特點出發(fā),充分考慮建筑功能與消防安全的合理關(guān)系。安全疏散和避難設計攸關(guān)人員生命安全,要求高、難度大,無疑是高層建筑防火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最新的建筑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