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代發(fā)表老師學術論文(2)
貴陽代發(fā)表老師學術論文
貴陽代發(fā)表老師學術論文篇二
小老師有大能量
【摘 要】通過讓學生做小老師,上講臺給同學講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這種教學的實質在于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小老師 講題 數(shù)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126-02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大多數(shù)學生比較內向,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而新課程的改革既是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的改革。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形成的教學觀念要求學生掌握的是頭腦中的知識,而與實踐能力脫鉤,實踐能力較差,教師只重視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及解題能力的本領,而課程的改革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為目的。把學生從觀察現(xiàn)象的觀念改變?yōu)樘剿鳜F(xiàn)象上來,培養(yǎng)學生要有實踐能力的本領,也就是要求教師把以往的教學觀念、陳舊的教學觀念徹底地轉變過來,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構建一個探索性的學習空間,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團結合作、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我花了很多心思,用了許多方法,包括現(xiàn)在流行的小組探究活動,可是效果都不好。在偶然的一次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代替老師上臺做小老師講解題目的效果出奇地好。
一 情景描述
在學習完華東師范大學初二數(shù)學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及例題后,我讓學生解這樣一道練習題,如下圖所示,已知:AB=DF,AC=DE,BE=CF,求證:△ABC≌△DFE。
在學生做題的時候,我在班里四處走動,看看學生掌握知識、解題的情況怎么樣。我發(fā)現(xiàn)班里一個比較活潑大膽的學生陳××解得不錯,我突然有了想法:是否可以讓陳××上臺做題,同時代替我給同學講解呢?想到就做,于是我立刻跟陳××講了我的想法,陳××本身愛表現(xiàn),立馬答應了。我宣布陳××將代替我給同學們講解這道題的時候,學生們很是興奮,大力鼓掌。于是陳××上臺做題講解。
在陳××上臺講解時,他先分析說:要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題目已經(jīng)給了我們兩組對應邊對應相等,但條件不夠,我們要么再找這兩組對應邊的夾角,要么再找一組對應邊對應相等,而根據(jù)已知條件,只能再找一組對應邊。
解題如下:證明∵BE=CF
∴BE+EC=CF+EC
∴BC=EF
在△ABC和△DFE中
∵AB=DF,AC=DE,BC=EF
∴△ABC≌△DFE
我發(fā)現(xiàn)雖然他分析得不是很透徹,但講得還算頭頭是道。更重要的是,陳××在講解的時候,下面的學生個個情緒激動,全神貫注地聽著。就算最差的學生也都在認真地聽著,也許他們是想看陳××的笑話,但至少他們在認真地聽了。在陳××講完后,我做了適當?shù)难a充,然后再出了一道類似的題目。那幾個差生平時從不動筆,這次有幾個竟然拿起了筆,試著做了起來。于是我趁熱打鐵,宣布以后每節(jié)課都會安排一個同學上臺給同學們講解題目的做法。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真的每節(jié)課都安排一個同學上臺講解題目。學生為了能講好題目,平時上課聽講比以前認真了許多,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大大減少。到了最后,那幾個差生也想上臺試試,我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在看了他們的解題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竟然都做對了,于是我果斷讓他們也逐一上臺做小老師。雖然剛上去的時候有同學“哈哈”地取笑他們,但他們都頂住了壓力,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實行了一個月后,單元考試完,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本班里每次只有一兩個A級的學生,這次達到了6個,而原本那幾個總是個位數(shù)分數(shù)的差生,這次竟然都考了40分左右,雖然還是很差,但進步還是很明顯的。我及時地表揚了他們,他們的勁頭更足了。相信他們會越來越有進步。
二 效果反思
從一個個學生從害羞不敢上臺到后來踴躍舉手紛紛要求上臺,從原本只有十幾個及格到二十幾個及格,六七個A級的成績的明顯進步,從差生不想聽課到積極表現(xiàn),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認為讓學生代替老師講解題目有下列幾個優(yōu)點:
1.提高了課堂的活躍度
學生們在上臺講題后,膽量明顯上升。我在講課時以前只有那么幾個人會回答?,F(xiàn)在每次我提問的時候,回答不再是只有幾個人了,而是一大片的人了,課堂氣氛很活躍。在其他科目上課時,科任老師也都向我反映了這一好現(xiàn)象,科任老師紛紛贊揚我這個班主任厲害,接手這個班才半學期,班風明顯有了極大的變化。
2.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在上臺講解中,我適當?shù)亟o予提點、表揚,下面的同學我規(guī)定不得起哄,講得好要鼓掌。學生們講完后,我再做一些適當?shù)难a充,并對學生講解時的閃光點做出表揚。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課后敢于和我交流了,我講課時偶爾出現(xiàn)一些小錯誤,他們原本不敢指出,現(xiàn)在都能大膽地在課堂上指出。雖然讓我覺得尷尬,但何嘗不是他們自信心大大提高的表現(xiàn)呢?
3.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
在布置完一道題后,我允許學生們分組討論。學生在分組討論中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了彼此間的友誼,體會到了合作的好處。在課后,也能互相團結友愛了。班里打架斗毆在開學初發(fā)生了一起,自從讓學生上臺講題后,再也沒有發(fā)生過了。
4.提高了成績
學生成績的提高是最明顯的。我接手班級的時候,班級的成績比另一班明顯要差。實行學生上臺講題后,期中考試成績我們班有了明顯的提高。數(shù)學我們有6個A,另一班只有3個,平均分我們是77.4分,而他們只有55.4分。其他科目基本也是這樣,我們只有語文輸給了他們,其他科目全勝出。學生成績提高了,自信心更是爆棚,出去后大聲地說我們是初二(1)班,我們是最棒的,班級榮譽感十足。
當然,有優(yōu)點也會有缺點。課時的不夠是最主要的,讓學生講題,就會壓縮老師的講課時間,以至我的教學進度趕不上其他老師。不得不利用班會課和自習課來講課,這又占用了學生的自學時間。
三 總結
從一個個學生的不敢舉手發(fā)言到上臺說得頭頭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學生需要一個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間,作為老師,我們需要給學生提供自由民主的氛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使學困生也能產(chǎn)生發(fā)言的欲望,也能對問題暢所欲言。教師還應能及時捕捉到這些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也就是說,要使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因為它集中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課程的理念:活動、民主、自由。
參考文獻
[1]劉東升.讓學生在“講題”中提高數(shù)學能力――三年來學生“講題”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中旬),2011(7)
看了“貴陽代發(fā)表老師學術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