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yī)學論文相關的范文錦集
關于醫(yī)學論文相關的范文錦集
醫(yī)學論文知道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整合關于藥學論文的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談PTEN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第10染色體丟失的磷酸酶基因(phasphatase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in chromosome 10,PTEN)是最早發(fā)現(xiàn)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具有脂質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雙重活性并參與調節(jié)多種信號轉導通路,它的低表達或缺失與腫瘤的進展和不良預后密切相關。PTEN 通過PI3K/AKT、FAK/p130cas、Shc/MAPK 途徑以及參與調控胰島素信號等多方面抑制腫瘤細胞周期、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侵襲和轉移、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PTEN 對胃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判斷預后具有指導意義,同時可作為預測手術治療患者預后的主要生物標志物。對PTEN的研究已成為胃癌研究的熱點。
1 PTEN在胃癌中的表達
PTEN低表達或者失活可導致胃癌發(fā)生,同時與胃癌的進展和預后密切相關,表明PTEN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事件。臨床及基礎實驗均表明過表達PTEN對胃癌細胞有生長抑制作用,可以誘導其凋亡;PTEN 的失活導致腫瘤浸潤和轉移。李愛萍等研究顯示,胃癌組織中PTEN基因表達水平明顯低于癌旁組織,胃癌組織中PTEN表達高的患者其預后生存時間明顯長于表達低的患者;譚莉莉等[4]研究表明,PTEN陽性率在胃癌與萎縮性胃炎組織中均低于癌旁正常組織(P0.01),PTEN 陽性率在胃癌組織中要低于萎縮性胃炎組織(P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轉染PEAK8-PTEN 質粒的BGC823細胞PTEN mRNA強表達,明顯高于轉染空載質粒和未轉染細胞,表明PTEN基因轉染能抑制人胃癌BGC823 細胞體外生長,促進凋亡。Guo等認為胃癌分化程度、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pTMN 分期與PTEN 的蛋白異常表達密切相關。王志紅等研究發(fā)現(xiàn)良性胃潰瘍、伴有癌前病變的胃潰瘍以及潰瘍型胃癌組織中PTEN 蛋白的陽性率逐步下降(PPTEN 表達與癌分化程度顯著相關(P隨訪188例非癌性潰瘍患者,其中3例發(fā)生癌變,均為伴有癌前病變的胃潰瘍患者,PTEN 陰性,表明PTEN 低表達對胃潰瘍患者進一步惡化及對胃癌的分化程度具有一定影響。陳吉等研究表明,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腸化組PTEN 表達量與慢性淺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組、胃癌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CAG伴腸化組PTEN mRNA及蛋白表達高于胃癌組、低于CSG 組(P0.05),說明PTEN 蛋白在CAG伴腸化階段開始出現(xiàn)缺失,PTEN的缺失導致胃癌的發(fā)生。李異玲等研究表明,PTEN 蛋白質表達在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無腸化、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中PTEN蛋白質的表達呈梯度下降,說明在胃癌發(fā)展過程中,PTEN蛋白呈下調性表達。
2 PTEN在胃癌中的作用機制
PTEN在腫瘤細胞的生長、凋亡、浸潤、轉移中起重要作用,主要通過調控著細胞周期和多種信號途徑實現(xiàn),是繼P53基因之后發(fā)現(xiàn)的最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而基因突變、雜合子丟失、啟動子甲基化等構成了其分子生物學基礎。2.1 阻滯細胞周期進程
劉晉研究發(fā)現(xiàn),穩(wěn)定轉染PTEN 基因的BGC823細胞周期中S期細胞減少,而G0/G1期細胞增加,細胞從G1期到S期發(fā)生抑制,細胞阻斷在S期。而這一機制可能是核內的PTEN 能降低細胞周期蛋白D1的水平,并調節(jié)后期促進因子/細胞周期體(APC/C)的活性來實現(xiàn)。
2.2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PTEN的表達抑制會促進胃癌細胞的增殖,機制可能與PI3K/AKT 促增殖信號通路有關。抑制PI3K/AKT途徑,從而延長細胞的分裂周期,抑制細胞增殖可以降低胃癌發(fā)生率。
2.3 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啟動ROCK1/PTEN信號途徑,一方面激活capase-3和capase-9促凋亡;另一方面導致cofilin-1從細胞質中線粒體易位、細胞色素c的釋放,最后誘導胃癌SGC-7901細胞凋亡。PTEN作為磷酸脂磷酸酶能拮抗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其通過使PIP3水平降低從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而這一生物學基礎與磷酸酯酶特性有關。
2.4 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研究表明,PTEN可能通過降低VEGF表達抑制胃癌血管生成,減緩腫瘤惡化趨勢。而PTEN影響腫瘤血管的生成主要通過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絲-蘇氨酸激酶(AKT)信號通路實現(xiàn),通路激活后干預HIF1、Ang/Tie-2 體系、NHERF1鏈接蛋白、內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NO途徑來影響腫瘤血管生成以及影響內皮細胞的周期,從而抑制腫瘤血管分化與增殖。
2.5 抑制腫瘤細胞轉移及浸潤
研究表明,過表達PTEN可能通過FAK/Src信號通路下調paxillin的表達從而抑制胃癌的轉移。也有研究表明,PTEN 可能通過下調VEGF 及MMP-9的表達和分泌來抑制胃癌浸潤及轉移。
3 PTEN介導胃癌多藥耐藥的研究
PI3K/AKT通路在腫瘤耐藥中的重要作用,在胃癌細胞中已得到證實,研究發(fā)現(xiàn)激活PI3K/AKT上調P-gp表達是其中機制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在用阿霉素作用于胃癌細胞SGC7901時,阿霉素可通過激活PI3K/Akt/MDM2通路而使細胞產生耐藥,當使用PI3K抑制劑時,癌細胞藥物敏感性明顯提高,表明PTEN/PI3K 信號通路調節(jié)與腫瘤耐藥機制密切相關。劉晉等研究表明,以無內源性PTEN 表達的人胃癌BGC823 細胞株轉染PEAK8空載質粒和PEAK8-PTEN質粒,給予足葉乙苷和阿霉素誘導,結果RT-PCR 顯示轉染PEAK8-PTEN質粒組有PTEN 強表達,PTEN 基因的導入對化療藥誘導的AKT活性有抑制作用,說明PTEN通過抑制PI3K/AKT耐藥通路加強化療藥物的療效。
4 基于胃癌的PTEN多基因作用
PTEN基因在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過程中與其他基因有著密切關系。PPAR-:PTEN 作為PPAR基因的下游目的基因,活化的PPAR可通過上調PTEN 的表達,抑制腫瘤細胞增殖、降低腫瘤細胞的侵襲。研究表明,PPAR激活劑可誘導PTEN過表達,阻滯MGC803細胞周期停于G1期,抑制人胃癌MGC803細胞生長。PDCD4:馬玉英等檢測胃癌組織、相對應的癌旁正常組織中PTEN、PDCD4蛋白表達情況,結果顯示PTEN、PDCD4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呈正相關性,表明PTEN、PDCD4的低表達與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Beclin1:郭長青等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組織中Beclin1和PTEN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均低于正常胃組織,胃癌組織中Beclin1和PTEN 的表達呈正關聯(lián),說明兩者可能協(xié)同參與胃癌的形成。P16:研究發(fā)現(xiàn)疣狀胃炎PTEN、P16蛋白陽性率顯著低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而P16蛋白陽性率明顯高于胃癌,結果表明PTEN及P16可能參與了疣狀胃炎癌變過程。COX-2:丁滌非等研究發(fā)現(xiàn)PTEN和COX-2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與組織分化程度、有無淋巴轉移及臨床分期相關(P0.05),表明COX-2、PTEN可能參與胃癌的發(fā)生且影響癌細胞轉移,COX-2、PTEN的聯(lián)合檢測可能成為預測胃癌淋巴結轉移及判斷預后的重要指標。CyclinD1:研究表明胃癌組織中PTEN 的低表達可以引起CyclinD1的過量積累,CyclinD1基因的擴增可能發(fā)生在胃黏膜上皮癌變的早期階段,是重要的胃癌促發(fā)因素。
5 中藥干預對胃癌中PTEN基因的影響
隨著基于PTEN 信號通路的中藥抗腫瘤的大量研究,使得PTEN信號通路已經成為中藥抗胃癌藥物研究的新靶點,也從一個新的角度闡釋中藥單藥提取物或者組方配伍的抗腫瘤機制,為中醫(yī)藥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5.1 單藥提取物
5.1.1 -咔啉類生物堿
從新疆道地藥材駱駝蓬中提取的主要成分,陳豫等通過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咔啉類生物堿能誘導人胃癌SGC-7901 細胞中PTEN-mRNA的表達增高和ERK mRNA 的表達減少進而促使胃癌細胞凋亡。
5.1.2 半枝蓮黃酮化合物
從半枝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體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半技蓮黃酮化合物通過下調Survivin,上調PTEN,抑制Survivin對VEGF的正調控,增強PTEN 對VEGF 的負調控,誘導VEGF的表達下調,來抑制胃癌SGC-7901細胞和BGC-823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5.1.3 丹參酮ⅡA
從中藥丹參中提取的一種重要脂溶性單體,趙雪峰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丹參酮ⅡA可上調自噬相關基因表達Beclin-1,促進自噬標志蛋白LC3-I向LC3-Ⅱ 轉化,促進自噬調控蛋白PTEN表達,誘導人胃癌SGC7901細胞自噬。
5.1.4 烏索酸
是中藥熊果的提取物,研究發(fā)現(xiàn)烏索酸通過ROCK1/PTEN信號通路來誘導胃癌SGC-7901細胞凋亡。
5.2 復方制劑
5.2.1 化痰消淤方
郭亞云等發(fā)現(xiàn)其可顯著改善大鼠胃黏膜組織病理學狀況,逆轉PLGC,其機制可能是通過上調PTEN 表達、下調Notch1、-catenin表達,從而促使細胞增殖與凋亡的狀態(tài)平衡而發(fā)揮對大鼠PLGC的治療作用。
5.2.2 紅豆承氣湯
山廣志等發(fā)現(xiàn)紅豆承氣湯可促進抑癌基因PTEN 蛋白表達,抑制胃癌細胞SGC-7901增殖。
5.2.3 化濁解毒和胃方
史純純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化濁解毒和胃方可以改善GPL模型大鼠的一般狀況;也可改善胃癌前病變模型大鼠胃黏膜組織的炎癥、萎縮、腸化、異型增生等狀態(tài),其主要機制可能通過抑制PCNA蛋白的表達、促進PTEN基因蛋白的表達,恢復細胞增殖與凋亡之間的平衡狀態(tài)而發(fā)揮對大鼠胃癌前病變的治療作用。
5.2.4 萎胃消
鐘毅等發(fā)現(xiàn)萎胃消具有良好的胃癌前病變逆轉治療效應,其治療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部分作用機理可能是上調抑癌基因蛋白PTEN的表達和有效抑制ERK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
5.2.5 欣胃顆粒
梁國英用欣胃顆粒干預胃癌前病變大鼠發(fā)現(xiàn)其可改善胃癌前病變大鼠胃黏膜病理狀態(tài),可能與其下調STAT3mRNA 表達、Survivin mRNA表達及EGFR水平,上調PTEN基因水平有關。
綜上所述,PTEN作為抑癌基因,與多個基因協(xié)同調控胃癌形成、發(fā)展及預后等系列復雜病理過程,并通過多條信號轉導途徑阻滯胃癌細胞周期進程、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及預防胃癌浸潤及轉移,有研究還表明其能夠介導胃癌多藥耐藥而提升對化療敏感性?;蛲蛔?、雜合子缺失、啟動子甲基化等構成了其分子生物學基礎。隨著PTEN在胃癌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其有望成為研究胃癌藥物新靶點。中醫(yī)藥治療胃癌在于強調辨證施治的整體觀和復方配伍用藥,通過多種有效成份對人體多環(huán)節(jié)、多層次、多靶點的整合調節(jié)發(fā)揮作用,臨床及基礎研究均表明中藥單藥提取物或復方干預后能影響PTEN表達從而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對中藥單藥及組方配伍后治療胃癌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值得深入探索。通過基因途徑研究中藥作用機制,使中藥臨床應用的合理化更趨完善及藥理機制更具解釋性,基于PTEN信號通路的中藥干預治療胃癌的研究將為抗腫瘤中藥開發(fā)與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談薄層色譜法快速鑒別抗風濕類中成藥的多種糖皮質激素
激素類藥物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過量使用容易發(fā)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包括面部、鼻黏膜、眼瞼腫脹等,長期用藥還會體重增加、下肢浮腫、骨質疏松、肌肉萎縮等。但近年來,許多中藥制劑、化妝品或者其他的藥品或者中非法添加化學成分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給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制定快速、簡便分離鑒別各種物質中非法添加激類成分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完善現(xiàn)有的檢測標準,另一方面可以簡化檢測方法,供藥監(jiān)、藥檢部門開展工作時參考。本文建立了快速分離鑒別多種混合激素( 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醋酸氫化可的松、氫化可的松、醋酸潑尼松龍、曲安西龍)的薄層色譜的方法。
1 儀器與試藥
曲安西龍對照品,批號100333-200201; 氫化可的松對照品,批號100152-200206; 地塞米松,批號100129-200804; 醋酸潑尼松龍對照品,批號100124-200303; 醋酸氫化可的松對照品,批號100013-200107; 醋酸潑尼松對照品,批號100012-200706; 醋酸可的松對照品,批號100123-200303; 醋酸地塞米松對照品,批號100122-200805( 均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水為超純水。
2 實驗方法
2. 1 色譜條件
GF254 薄層板; 展開劑二氯甲烷∶ 丙酮∶ 甲醇( 12∶2∶0. 5) 。
2. 2 對照
品溶液的制備取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可的松、醋酸氫化可的松、氫化可的松、醋酸潑尼松龍、曲安西龍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2. 3 供試品
溶液的制備取上述對照溶液各1mL,置于20mL 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作為供試品溶液。
2. 4 測定
分別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5L、對照品溶液5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硅膠GF254 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 甲醇( 12∶2∶0. 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圖1 薄層色譜分離圖注: 1 地塞米松,2 醋酸地塞米松,3醋酸可的松,4醋酸氫化可的松,5七種混合激素供試品溶液,6氫化可的松,7 醋酸潑尼松,8醋酸潑尼松龍,9曲安西龍( 254nm) 下檢視。結果。
3 結果與討論
3. 1 在紫外光燈( 254nm) 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在相應的位置上出現(xiàn)與對照品相同顏色的斑點,可初步判斷供試品溶液中各斑點的糖皮質激素種類。
3. 2 試驗中曾經多次對不同的展開劑比例進行比較,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采用展開劑二氯甲烷∶ 丙酮∶ 甲醇( 12∶ 2∶0. 5) ,各對照品均顯明顯的斑點,且混合激素分離良好。而其他的比例,個別斑點不清晰,混合激素成分也不能完全的分離,故選二氯甲烷∶ 丙酮∶ 甲醇( 12∶ 2∶ 0. 5) 。此外本文使用的展開劑均為安全,低毒的有機溶液,適合于日常的檢驗。
3. 3 本法通過不同薄層板,不同溫度以及不同濕度等耐用性考察,條件穩(wěn)定可靠,可作為一種快速篩查方法,用于抗風濕中成藥中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類的檢驗。
藥學論文相關文章:
5.初級藥士報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