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探究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探究論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步伐的逐漸加快,改變了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教師的語文教學思想都很大程度的得到了轉(zhuǎn)變。當前的語文教學取得了非常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語文對于小學生具有陶冶情操、培養(yǎng)語感以及激發(fā)思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些教學誤區(qū)。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探究相關論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對策探究全文如下:
摘 要: 新課標的改革已經(jīng)開始實行了,而且效果甚好。但是在當代教育中仍然存在許多誤區(qū),本文將對冀教版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課本以及存在的誤區(qū)進行分析,并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一定的對策,希望對廣大教育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誤區(qū) 文本教學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d been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 is very good. But in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errors, the 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textbooks paper will analyze Hebei Education Press and the presence of errors and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made mention certain measures, hope to help the vast number of educators.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mistakes; text teaching
上好語文課,特別是小學語文課,對我們當代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幫助甚大。所以在當代小學教育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專研文本,通過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啟迪和享受樂趣。所以,以下本文將對小學語文的現(xiàn)狀、誤區(qū)以及對策進行分析,以此希望能對新教育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1 小學語文冀教版的特點
1.1 所選課本內(nèi)容貼近學生
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朗讀課文是學習語文課本的最基本方法,同時也是語文閱讀課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讀的文章如果是學生喜歡的,他們就會專研閱讀,冀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從兒童的生活出發(fā)。在小學語文課本里有《雪地里的小畫家》這樣一篇課文,本文中作者用了四種中午的腳印來寫它們在雪地里的樣子,并對一些動物做了科普,比如青蛙冬眠等,作者以自然界的客觀現(xiàn)象為基礎,用豐富的想象力描寫了冬天雪地里的精彩畫面。這樣栩栩如生的畫面深深地引起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在孩子們朗朗讀聲中,我們可以感到他們童真的快樂,這樣他們可以自己主動地去從課文中了解大自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多讀、多寫和多背。一個人想要有好的記憶力,前提是要有學習興趣,一旦你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興趣,你就會去讀、去寫、去背。小學課本中有一種類型的兒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內(nèi)容,例如有《家》、《白鵝》等等這樣類型的兒歌,都讀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
1.2 在鑒賞中深化積累
學生只有學習和積累了才能進步,然而在品析中積累是小學生語文的一大亮點。學生遇到好詞佳段應該學會品析,然后積累好詞好句,深化認識,不應該淺嘗輒止。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和社會經(jīng)驗都比較有局限性,所以理解能力比較薄弱。冀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能夠激起小學生關于創(chuàng)作的意識,學生能夠?qū)⒄n文中的精彩句子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例如《天上的小白羊》這一篇課文,老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句子寫下自己的作品,“天上的白云像棉花,小棉花啊下來吧,飛到我的手心中,給我做件小棉襖”。學生仿照類似的結(jié)構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這樣,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自然的把課文中那些精彩語句就記下并儲存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以后的寫作。
1.3 在實踐中運用和積累
在學校讀書就意味著學習,生活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也是在學習,而且這種學習的根本是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遷移練習點,指導學生靈活應用課文中的好詞佳句。新課標的目標要求:在寫話習作中運用自己已經(jīng)積累的語言材料,達到深化積累知識。在小學課本中許多課文的課后有習題,給出前半部分讓填寫后半部分,這樣的習題訓練有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發(fā)揮想象力來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學生經(jīng)過反復地運用語言,不僅能夠促使他們的語言積累,而且能夠從他人優(yōu)美語言中豐富自身語言。
2 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qū)
2.1 重知識與結(jié)果,輕理解與感悟
當今,有好多老師匆匆一看課文,有些文本好像很淺顯易懂,沒有什么語言特色。“這篇文章講了什么?要告訴我們什么?”這種粗狂的解讀方式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時??吹?。事實上,并不是沒什么可以教的,沒什么可以學的,而是我們?nèi)狈ξ谋緝?nèi)容的深入了解,不善于挖掘這簡單中的不簡單。教師一味的把中心思想內(nèi)容簡單講講便草草了之,然后讓學生反復的練習。這樣足以說明教師并沒有細細鉆研課文,沒有親身感受,如此應該拿什么去跟學生講課?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又怎么得以提高呢?
2.2 重個性解讀,輕文本主旨,淡化文本教學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有時候?qū)W生閱讀體驗出現(xiàn)偏差甚至見解偏激,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但是有的老師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不畏師書和權威,忽視文本存在的意義,任由學生曲解文本內(nèi)涵。“多元解讀”成了“隨意解讀”。在閱讀教學中,表演課文是一種讓學生感同身受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了表演,學生不一定會提高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能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2.3 小學語文脫離生活實際
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最接近生活、內(nèi)容最豐富的學科,然而,當今的小學語文教育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與生活的聯(lián)系,把應付考試作為教學的唯一尺度,將充滿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的語文變得枯燥乏味,使語文失去了本真的生活化的價值。這樣,不但使語文在學生眼里失去了魅力,而且造成了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脫軌。為教而教的語文,使語文的范圍縮小到課本中,失去了本應該有的活力。教學內(nèi)容局限、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的場所簡單以及教學評價單一等等這些方面,都是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不利于語文教學的改革發(fā)展。
3 小學語文教學的對策
教育是一個國家最為關注的事情,“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小學生是一個民族的未來,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為了能將小學教育做到最好,我們老師和學生必須要適應新的改革課程,重視小學生的習性,給學生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發(fā)展空間,提出以下幾個對策,希望有所幫助。
3.1 務本求實,把握有度
(1)朗讀指導要有度。小學每篇課文中的第一課時注重基礎,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所謂的“讀不熟課文不開講”說的就是語文課一定要讓學生先把語文讀流暢、讀正確后才能講課。學生讀書的時間要充分,教師給學生的讀書要求要明確。(2)字詞教學要有度。每篇課文都有生的字詞,老師應該課前布置預習生字詞,然后課上著重講解有意義的生字詞,把握其度,切不可過多繁瑣的講解。
3.2 明確目標,有所側(cè)重
由于地理位置、社會條件的不同,每個學校都有各自教學的任務,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學好一篇課文的第一學段的任務是:學會用正確流利的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聽讀和習慣培養(yǎng)為重點,豐富語言的句型模式,擴展詞匯量,引導自主識字;中段的重點放在以默讀、情感表達和語感訓練為主要方式的語段訓練上,通過典型精美語句的朗讀,感悟其中的豐富內(nèi)涵,提高品味語感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3.3 將小學語文生活化
3.3.1 激活情感、豐富想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者多媒體的輔助,幫助學生將語言文字轉(zhuǎn)化為象形文字,彌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枯燥無味,激活學生情感,圖像和文字相結(jié)合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讀書看報是學習語文,欣賞名勝古跡是學習語文,了解風俗民情是學習語文,甚至休閑娛樂游戲也是學習語文,語文的學習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
比如小學課文《觀潮》這一課,課文中有一段“只見白浪翻滾直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一段,其描繪出了一幅錢塘江大潮來臨之時的雄偉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將錢塘江大潮的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同學,讓學生深有體會、身臨其境,這樣讀起課文來才有那種大潮滾滾而來的感覺,促使學生能夠融入情景內(nèi)心親自感受大潮的磅礴氣勢。
3.3.2 聯(lián)系實際生活,啟發(fā)誘導
培養(yǎng)語感是小學語文閱讀的一大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語感的培養(yǎng)不單單是靠朗讀的,還必須要學會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會用生活中的經(jīng)驗去閱讀。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實際生活體驗課文所描寫的情境,這樣才能生動形象、真實地感受課文內(nèi)容。
3.4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語文教師應該都熟知語感應該具有個性化,每個人如果閱讀同一篇作品時,可能會由于個性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理解感受。語文教材的選文內(nèi)容豐富多彩,各有特色,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本著“開放式、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原則,閱讀也是隨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色,比如有讀、寫、說、唱、演等多種閱讀的方式,我們應該將單一化為多元化,設置開放、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閱讀天地。
4 小結(jié)
根據(jù)以上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提出了應對策略,希望小學教學能夠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開展一系列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學習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同時把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中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構建開放性、現(xiàn)實性的教學內(nèi)容,突出語文教學的特色。從小學做起,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合格人才,達到新課標改革教育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