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音樂教育論文(2)
農村音樂教育論文篇二
《如何發(fā)展農村音樂教育》
摘要:我國是農業(yè)大國,據統(tǒng)計,我國有85%以上的中小學校、75%的中小學生在農村,因此,搞好農村音樂教育對提高我國整體國民藝術素養(yǎng)起著關鍵作用。但目前,由于城鄉(xiāng)發(fā)展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音樂教育在教學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手段、師資力量和教學效果上都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如何改善這些條件,提升農村音樂教育水準,是推進全國音樂教育甚至于整個學校教育的迫切需求。文章通過例舉農村音樂的教育現狀及農村的特有的資源優(yōu)勢,探討如何發(fā)展農村音樂教育。
關鍵詞: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資源優(yōu)勢;發(fā)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11-0026-1
在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育在美化心靈、調節(jié)情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近年來,音樂教育已經在城市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長足的發(fā)展,然而由于我國的城鄉(xiāng)發(fā)展存在差異,在人口和面積占多數的農村,由于種種條件制約,孩子們沒有辦法接受正規(guī)的音樂教育,導致這些孩子們在音樂基礎、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力與城市孩子存在巨大的落差。
1 導致農村音樂教育落后的原因
1.1 觀念落后
很多學校的校長、教師認為音樂課只是一門輔修課, 與升學無直接聯(lián)系,在學校教育中只起到“陪襯”作用。所以可有可無。大多數農民家長則認為:只要自己的孩子“語數外”學得好,能順利考上重點中學就心滿意足了,并不支持孩子學“音樂”,怕影響語數科的學習,認為那是“不務正業(yè)”。
1.2 設置不合理
大多數農村學校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虛設或少設音樂、美術課,把藝術科目的課程作為主科的“機動課”,可隨時占用或者將其簡化成“唱歌”課,使課堂音樂教育得不到落實,教學內容和測試考核形式極其單調草率。
1.3 教學設施不完善
很多學校校舍很現代氣派,一般的辦公設備也一應俱全,但作為藝術教育的教學設備卻極其陳舊落后、殘破不堪甚至已經無法使用,缺少多媒體教學設施,使得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僅停留在書本上,缺乏真實感受。
1.4 師資隊伍不健全
第一,音樂類師資數量嚴重缺乏是各農村學校的共性問題,對于緊缺的專業(yè)人才,本應得到搶聘重用,但大多數農村學校因觀念落后,寧缺勿聘,寧可多招一些主科教師,也不肯引進藝術教師,或者將聘用的音樂教師“改裝”成主科數語外教師;其次,因為農村的生活條件與城市存在差異,不是高效畢業(yè)生不愿吃苦,寧可轉行也不到農村任教。這些都導致國家培養(yǎng)出來的音樂類人才資源嚴重浪費。
1.5 課外文化藝術活動缺乏
城鄉(xiāng)之間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對比起來,懸殊很多。城市的中小學生在學校里除了接受音樂教育玩,還可以參加藝術節(jié)、合唱比賽,觀看演出;出去校外,還可以通過去少年宮、參加音樂會等接受藝術熏陶。而農村中小學生則僅有學校里的“唱歌”課,出了校門音樂教育則是一片空白。
2 在農村發(fā)展音樂教育的優(yōu)勢
2.1 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
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qū)都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主要有山歌、號子、風俗歌、小調、兒歌、舞蹈歌等,其中尤以山歌內容最為豐富、曲調最為多樣、流傳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開發(fā)最具價值。因此,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保障教學大綱教學的基礎上,適當融合一些優(yōu)秀的農村地方鄉(xiāng)土音樂元素,通過合理實施課堂內外的教學互動,來激發(fā)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既可以增強孩子學習音樂的效果,同時又讓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得到發(fā)揚與傳承。
2.2 形式各異的農村文化生活
每年農村各地的舉辦各類文化節(jié)、廟會、地方戲表演等,吹拉彈唱、載歌載舞、表演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作為農村音樂教師應積極主動參與,多去觀摩這些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現場感知,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源,并將自己的感所知融入到自己的教學中。
3 如何發(fā)展農村音樂教育
3.1 教育部門
3.1.1 加大對音樂教育的宣傳
讓各學校及廣大學生家長明白搞好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營造藝術教育的大氛圍。
3.1.2 學校領導必須更新教育觀念
不得隨意更改《教學大綱》的要求,真正做到把音樂教育落實到實處。
3.1.3 要不斷加強師資培訓,培養(yǎng)專職音樂老師
要重視音樂教師的作用,多為音樂教師提供專業(yè)進修的機會。在教學管理方面多進行觀摩性教學,鼓勵音樂教師發(fā)揮個人特長,在學校內舉辦文藝活動,使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教學藝術得到不斷提高。
3.1.4 致力改善教學設備條件,完善音樂教學配套設施
為了有利于音樂教學,學校要建立音樂室。音樂室內要添置教師必備的示范性音樂器材,如:投影儀、鋼琴、風琴、電子琴以及為開展音樂教學的必要的器材盒。有讓學生訓練的各種音樂器具,有滿足教學需要的各種教學磁帶和光盤,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這樣,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也就得心應手,學生在上音樂課時也會興趣盎然,受到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的熏陶。
3.1.5 多儲備一些能反映藝術教學成果的資料
為音樂老師和學生提供良好的音樂素材。
3.2 教師個人
3.2.1 熱愛音樂教育事業(yè),不怕條件艱苦
音樂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把發(fā)展農村音樂教育作為個人終生奮斗的目標,勇于為音樂教育事業(yè)獻身。
3.2.2 端正教學思想,扎扎實實上好音樂課
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走“素質教育”之路,把音樂課與語數外同等對待。要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明確認識音樂課程規(guī)定的任務,按時按量地上好音樂課。
3.2.3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明白學習音樂與語數一樣重要
其次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興趣教學,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外,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文藝活動,如:兒歌演唱比賽、樂器彈奏比賽、聯(lián)歡會演……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加強音樂教學,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又能讓學生的音樂天賦從小就顯露出來。提高農村音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為農村藝術教育開創(chuàng)一個更好的局面。
作者簡介:趙博,男,滿族,畢業(yè)于哈爾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05級音樂學專業(yè)。
農村音樂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5.音樂教育論文
農村音樂教育論文(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