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習慣,真的都是壞習慣嗎?
孩子的這些習慣,真的都是壞習慣嗎?
剛出生滿1年的孩子,雖然體格上還是一個小不點,但渾身上下卻有無窮的力量來“折騰”親媽:用手抓飯、扔東西、搶東西……真有幾分“野蠻人”的樣子!讓你不得不感嘆,孩子生來就是坑娘的,說好的坑爹呢?實際上,這些怎么都制止不了的“壞習慣”,并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壞,而是成長的自然表現(xiàn),過分管束反而不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兒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別逼孩子改這9個所謂的「壞習慣」!
01
愛扔東西,不要管!
孩子正在探索物體的空間關(guān)系
孩子總是喜歡亂扔東西,玩具、遙控器、鬧鐘……拿在手上不到幾分鐘就開始各種砸、摔、扔,家里到處亂七八糟。這才幫他撿回來呢,“嗖”的一下又扔出去了。你氣得想罵人,他卻一臉無辜地對著你笑。
這種行為看似有一定的“破壞力”,但是不能杜絕。
真相
對孩子來說,扔東西是個新鮮活兒。他們會入迷地看著這些東西的運動軌跡,如果這些東西會因為“扔”這個動作而破碎、發(fā)出聲音,或者滾向更遠的地方,孩子就會更加好奇,通過反復扔東西的動作,來思考到底為什么會這樣。
如果爸爸媽媽一次又一次幫忙彎腰撿起,孩子更會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思。此外,孩子還會通過拋撒、移動物體,來感知他和物體空間之間的關(guān)系。
建議:將一些危險易碎的物品都收起來,準備一些小孩子玩的皮球之類的玩具,孩子玩的開心,你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02
愛撕紙,不要管!
管太多就是阻止孩子變聰明
還有不少孩子喜歡撕紙,這種“一用力就能把東西弄碎”的游戲?qū)嵲谔猛媪?
然而滿屋子都是碎紙屑,苦逼的是媽媽!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收拾,你絕對會被氣瘋!
可是,為什么這個“壞習慣”也不能管呢?
真相
撕紙能鍛煉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孩子還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只要他的兩只手往不同的方向用力,紙張就能被撕開,實在太神奇了。
此外心理學家認為,手是孩子的第二個大腦,他的手在運動時,大腦同時也在思考。如果媽媽總是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阻止了孩子的思考。
建議:收好一些油墨印的紙張,如報紙,以免墨里所含鉛質(zhì)損害寶寶的健康。另外,也要注意,寶寶玩紙時喜歡吃紙,要及時預防誤吞。
03
喜歡光腳,不要管!
其中的好處你真的想不到
很多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不愿意好好穿鞋穿襪,不管你怎么提醒,他都喜歡光著腳丫子,顛來顛去。而一些還不能自己脫襪子的小寶寶,即便只能躺在床上,也要努力把襪子蹬掉了才罷休,這是為什么呢?
不是說“寒從腳起”嗎?為什么說孩子喜歡光腳不應該管?
真相
已有科學研究證明,孩子光腳走路,可以促進刺激足底的神經(jīng)末梢感受器,還能讓孩子很好地感知地面的狀況,根據(jù)地面狀態(tài)調(diào)整步伐,走路姿勢也更端正。
就連日本著名鞋廠朝日(ASAHI)的設計師們都認為,0-10歲的孩子足弓還沒有形成,走路時最好光腳,穿鞋只是為了孩子保暖和避免腳受害。
建議:可以準備防滑的厚襪子,這樣不怕寶寶著涼。如果是夏季比較熱的時候,寶寶可以打赤腳,但需將家里的地板打掃干凈。
04
用手抓飯,不要管!
孩子只是在學怎么吃飯
孩子吃飯是很多媽媽的噩夢,看著孩子拿著一根油膩膩的青菜在啃,小手又油膩又臟,米飯撒得一地都是,當媽的看到整個人都不好了!
但是,專家建議這個“壞習慣”也不要管!
真相
1-3歲是孩子學習獨立吃飯“關(guān)鍵期”,當孩子自己用手往嘴里送吃的,你看到應該高興才對。鼓勵孩子自己吃,不僅能增加孩子自主吃飯的興趣,還能鍛煉孩子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小手的抓握能力,同時還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至于到處都被弄得很臟,我們要明白這是很正常的事,千萬不要覺得他是故意折騰你。
建議:準備好獨立餐桌和肚兜即可,另外少盛些飯,讓寶寶自在的吃飯即可。
05
不愛分享,不要管!
請保護好孩子的物權(quán)意識
或許你還會煩惱這個問題,孩子越來越喜歡說“我的”,東西不讓人碰,玩具也拒絕分享,像個小哨兵似的保衛(wèi)著屬于自己的東西,甚至會為了保護自己的玩具,出手打人、搶奪……孩子怎么會這么自私呢?
不是說“分享是一種美德”嗎?難道這也不該管?
真相
其實,別誤會你家娃了。他真不是“自私”,只是“自我”在成長。一歲前,寶寶會把自己和媽媽視為同一個個體,當他漸漸感到“我”的存在,就會通過占有屬于自己的東西來區(qū)分自己和他人。
強迫孩子分享,只會破壞孩子正在形成的“物權(quán)意識”,以后他可能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東西讓給別人,或者常常會通過“搶奪”的方式去拿別人的東西。
建議:3歲前的寶寶不需要太過重視“分享”的問題,只需要恰當?shù)囊龑Ъ纯伞?/p>
06
愛玩水,不要管!
孩子從中得到的樂趣太多了
隨著孩子長大,你會發(fā)現(xiàn)他無水不歡,喜歡背著你偷偷打開水龍頭,洗澡時不停地用雙手撲通戲水,喝水時搖晃著水杯……
絕大多數(shù)媽媽覺得,應該制止孩子玩水,不然孩子因此感冒著涼了怎么辦?
真相
水在孩子的眼里,是自然界最神奇的東西:可以流動,用手去抓它,它卻悄悄地從指縫中溜走了;還能讓玩具漂浮在上面,也可以讓沉甸甸的東西沉在水底……
孩子在玩水的過程中,還能感知不同的溫度、不同物質(zhì)的形態(tài)。聽覺、觸覺、視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水有無窮無盡的玩法,遠比那些只會發(fā)出一種聲音、或者一按就跳一下的玩具有趣多了。
建議:控制好寶寶玩的時間以及場地,以免玩的太瘋夜里鬧,也能避免寶寶生病。
07
亂涂亂畫,不要管!
你該慶幸孩子有這個興趣
媽媽還會發(fā)現(xiàn),只要孩子手中有一支筆,他就會信手涂鴉,管它是墻上、地上、還是桌布上,一概不理,只顧盡情揮灑手中的筆。而媽媽看到滿屋子的“外星文”后又要犯難了,難道任由著孩子亂涂亂畫?
真相
孩子愛涂鴉,說明他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強。千萬別以為孩子不過是亂畫一通,其實一個三角形、一個圈圈,或許就是他們眼中的小鳥、小汽車、小城堡,甚至是爸爸媽媽,只是這些想象你可能根本無法理解。
如果粗暴地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漸漸不愿畫畫,還有的孩子會故意和父母做對,在墻上留下自己的“大作”,引起父母的暴怒。
建議: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小黑板,滿足寶寶亂圖亂畫的需求。實在不行,家里有條件,可以給寶寶準備一面墻,給寶寶畫畫。
08
戀物,不要管!
安撫物是孩子最貼心的好朋友
有些媽媽還會發(fā)現(xiàn)自家寶寶有“戀物傾向”,這個物體可能是一個毛絨玩具、小被子、小毛巾,甚至一件衣服。特別是孩子睡覺前,這些小東西就顯得特別重要,沒有就會哭得渾天暗地,怎么哄都不管用!
這算是“怪現(xiàn)象”嗎?要不要管?
真相
寶寶對物品依戀的傾向,并非“戀物癖”,是安全感的補充,而非興奮感,因此并不等同于“戀物癖”??桃庾尯⒆雍妥约旱陌矒嵛锓蛛x,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多的焦慮和不安,比如晚上會睡得不好,甚至會變得特別愛哭、愛發(fā)脾氣等。
09
亂拆東西,不要管!
孩子多點創(chuàng)造力是好事
兩歲左右,孩子還會發(fā)展出一種“新技能”,那就是喜歡把自己的玩具、家里的遙控器等物品拆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悲劇的是,孩子只負責拆,不負責裝,看到滿地的小碎零件,哪個當媽的還能淡定?
真相
愛拆東西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很強、行動力也很強,此外這類孩子一般做事也比較有耐心,注意力也更集中,而且因為拼裝玩具需要腦、手、眼配合,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也能大大地提高。
建議:為寶寶準備一些益智類和訓練動手能力的組裝玩具,如小汽車、積木、插塑等,滿足他們的“破壞欲”。
可以培養(yǎng)他的觀察力、認知能力以及探索興趣等都非常有益。
1.孩子從小養(yǎng)成這四個習慣,在朋友圈子里更受歡迎!
2.家長必看: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父母要做好這三方面!
3.孩子從小養(yǎng)成這三個習慣,會受益終生,家長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