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識:什么是共生效應?在管理中有什么意義?
管理知識:什么是共生效應?在管理中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叫做共生效應?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什么是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事實上,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一個杰出的典型。
共生,是指企業(yè)所有成員通過某種互利機制,有機組合在一起,共同生存發(fā)展。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既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社會生活中,如海葵和小丑魚之間、生產過程具有配套性的企業(yè)之間都存在明顯的共生關系,而且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征,即共生系統中的任一成員都因這個系統而獲得比單獨生存更多的利益,即有所謂“1+1>2”的共生效益。
對共生現象和理論研究最早是從生物學家開始,1879年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 de Bary)首先提出了共生的概念。一百多年來,科學研究和社會經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發(fā)展,對“共生”現象和理論研究已逐漸由生物學領域滲入和延伸到社會學、管理學的許多領域,并已初見成效。
人力資源中共生效應的含義
人才的“共生效應”有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指引入一個杰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賢才紛至沓來,進而逐漸形成一個人才群體,這是以人才引人才、挖掘人才的一條規(guī)律。認識和運用這條規(guī)律,可為組織贏得巨大的效益。
二是指在一個人才薈萃的群體中,人才間的互相交流、信息傳遞、互相影響往往會極大促進人才與群體的提高。因此,群體的組織者應當充分運用并不斷強化“共生效應”,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長與脫穎而出的群體。如英國卡文笛實驗室、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等,在那里工作過的科學家先后有獲諾貝爾獎的人。因此,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啟迪,組織的領導者應充分利用并不斷強化人才的共生效應,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利于人才成長與脫穎而出的群體。
共生效應在管理中的意義
生物學中的共生是指不同種屬按某種物質聯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寄生也是一種共生。多學科交叉研究發(fā)現,共生不僅是一種生物現象,也是一種社會現象。袁純清博士在《共生理論-兼論小型經濟》一書中說:“一般意義上說,共生是指共生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huán)境中按某種共生模式形成的關系?!?研究共生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條件及規(guī)律,共生關系對共生單元進化的作用及規(guī)律,以及如何運用來指導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共生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連鎖經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共生單元的共生現象,因此,將共生理論引入連鎖經營發(fā)展研究,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連鎖經營的共生效應
將共生理論引入連鎖經營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啟示:連鎖經營能產生共生效應,即產生出新能量-連鎖共生能量,使連鎖經營的生存能力和擴張能力提高,從而使經濟效益提高和經營規(guī)模擴大,取得(1+1>2)的效果,這是連鎖經營快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共生效應是連鎖經營的本質特征之一。
1.連鎖經營是一種自組織過程
它是連鎖單元之間在一定的共生環(huán)境(連鎖環(huán)境)中按某種內在要求結成的共生體(連鎖一體化的共生系統)。這種共生體按一定的連鎖機制形成某種共生模式(連鎖模式),產生出新的共生能量(新增連鎖力),推進連鎖經營在共同進化和共同受益中發(fā)展。
2.由于連鎖過程是連鎖單元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的共同進化過程
單元之間的關系服從共生過程的一般本質,即共同進化、共同適應、共同發(fā)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連鎖經營用連鎖單元之間的相互吸引和合作代替了相互排斥和斗爭,用合作的方式去拓展市場,相互補充和促進,擴大經營,可加速連鎖單元的進化創(chuàng)新,實現共存共榮,共同發(fā)展,為連鎖單元提供了在相互激勵和合作中發(fā)展進化的有效途徑。互惠共生關系促進共生系統進化機理,也是指導連鎖經營促進各連鎖單元共同進步和發(fā)展的根本法則。
3.在連鎖經營中的共生效應將產生出新增能量是連鎖經營得以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連鎖經營的總能量比各連鎖單元原有能量的總和要大。因此,總能量不是各連鎖單元原有能量的簡單累加,而是由于連鎖機制增加了新能量,稱之為連鎖共生能量。不產生連鎖共生能量的連鎖關系是不存在的。連鎖共生能量是連鎖總部、各連鎖單元、連鎖機制、模式與連鎖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連鎖共生能量體現連鎖關系的協同作用和創(chuàng)新活力。 許多分散的、互不依賴的個體經營轉化為一個相互聯系和合作的連鎖群體經營,為什么能產生出新增能量大于局部之和呢?有以下原因:
一是由于總部核心能力導入各連鎖單元,質的提高使各連鎖單元都提高了經營能力;
二是由于群體經營擺脫了個體經營的局限,產權多元化和業(yè)態(tài)多樣化使經營范圍在空間和內容上都得到了擴大;
三是連鎖機制使資源共享范圍擴大,資源配置更為優(yōu)化,減少了內部的阻力和沖突,從而帶來經營成本節(jié)約,提高了資源整合和利用效率;
四是由于合理的分工、兼容和合作提高了有序化和組織化程度和連鎖經營效率;
五是連鎖經營機制激發(fā)各連鎖單元的競爭熱情和創(chuàng)新精神,調動了積極性、主動性,使大家同心協力,眾志成城。
總之,由于連鎖經營能力提高,成本降低,空間擴大,經營范圍和機會增加,就必然使經營效率提高和規(guī)模擴大。連鎖經營的共生效應使連鎖群體的生存能力和發(fā)展能力大于各連鎖單元獨自經營的生存和發(fā)展能力,促進了連鎖經營的快速發(fā)展。
共生效應的啟示
在共生關系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也有所不同,自然界往往是原始的、初級的、自然的和被動的;而人類社會則往往是創(chuàng)始的、高級的、能動的和主動的。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分工與合作是通過共生關系和生存競爭的雙重作用而自然形成和發(fā)展的;
而在人類社會中,個體和組織之間的分工與合作往往是在人的能動作用基礎上通過共生關系和競爭關系而實現的。人們可以在認識共生機理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經濟共生系統、社會共生系統進行設計、建構和改進。例如分工的發(fā)展使得連鎖擴張易于復制,節(jié)省了重復學習費用,實現了一體化→分化→分工→新的一體化過程。
就拿企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新產品開發(fā)來說,在一個研究所或科研開發(fā)小組中,同事之間知識結構、技術專長、思維方式、科研水平等方面各有所長,大家互相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影響,往往能使思維得以互補,不斷提高大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許多企業(yè)的新產品、新技術都是在發(fā)揮眾人所長、汲取眾人智慧、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