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女性禮儀(2)
國際女性禮儀
(3)對于地位較高的官方人士(一般指政府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其國家情況可稱“閣下”,如某某“總統閣下”、“主席閣下”、“部長閣下”等;對君主制的國家,按習慣對其國王、皇后可稱為“陛下”;對其王子、公主或親王可稱為“殿下”;對其公、侯、伯、子、男等有爵位的人士,既可稱呼其爵位,也可稱呼“閣下”或者“先生”。但是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卻沒有稱“閣下”的習慣,因此對這些國家的貴賓可稱先生。
(4)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兄弟黨,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國家、越南共產黨等其各種人員都可稱作“同志”,有職銜的可另加職銜。
夫人專指已婚女性。夫人稱呼之前可以加丈夫的頭銜和姓名,而不是夫人自己的姓。
涉外場合的介紹禮儀
(1)介紹的方式。
在涉外場合與初次見面的人士認識,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做自我介紹相識。為他人介紹時,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做法都要自然。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識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順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在這些場合亦可主動自我介紹,講清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后自行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可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介紹具體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點。
(2)介紹的次序。
應把身份低、年紀輕的先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子先介紹給女士。介紹時,除女士和年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會談桌上、宴會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示意即可。
接到邀請的處理
(1)接到請柬、邀請信或口頭的邀請,能否出席要盡早答復確認。對注有R.S.V.P(請答復)字樣的,無論出席與否,均應迅速答復;注有“Regretsonly”(不能出席請復)字樣的,在不能出席時才回復,但也應及時回復;經口頭約妥再發(fā)來的請柬,上面一般注有“Toremind”(備忘)字樣,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復;答復對方,可打電話或復以便函。
(2)在接受邀請之后,不要隨意改動。萬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況不能出席,尤其是主賓,應盡早向主人解釋、道歉,甚至親自登門表示歉意。
(3)應邀出席一項活動之前,要核實宴請的主人、活動舉辦的時間地點、是否邀請了配偶以及主人對著裝的要求等情況;活動多時更應注意,以免出現走錯地方,或主人未請配偶卻雙雙出席等尷尬。
涉外活動中的入座禮儀
(1)應邀出席重大的涉外政務、公務、商務活動或隆重的儀式活動,需服從禮賓次序安排。
(2)入座前,預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次。
(3)入座時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寫著自己的名字,忌魯莽或隨意入座。
(4)女性入座時應注意姿態(tài)端正并整理裙裝。
(5)在條件許可時應從座椅的左側入座。
(6)入座時如遇鄰座是身份高者、年長者、婦孺、殘疾人士,應主動禮讓或協助他們先坐下。
涉外交談禮儀
(1)談話的表情要自然、親切,表達得體。說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與人談話時,忌與對方距離太遠或過近。談話時不要唾沫四濺。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或插話。有人與自己主動說話,應樂于交談。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發(fā)現有人欲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談話中遇有急事需要處理或需要離開,應向談話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談話要照顧在場的所有的人?,F場有多人時,注意與在場的所有人攀談,忌只與一兩個人說話,不理會在場的其他人,或僅與個別人談兩個人知道的事而冷落其他人。
(3)交談時要給別人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說話,也應適時發(fā)表個人看法。善于聆聽對方談話,不輕易打斷他人的發(fā)言。一般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如對方談到一些不便談論的問題,不對此輕易表態(tài),可轉移話題。在相互交談時,目光應得體,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對方發(fā)言時,忌伸懶腰、看手表、玩物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注視別處等漫不經心的樣子或動作。
交談中不涉及他人隱私,尤其是不問收入、不問女士年齡;主動回避敏感問題,如宗教信仰、人權、當事國的內政事務等;談話的內容不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談一些荒誕離奇、聳人聽聞、黃色淫穢的事情;對方不愿回答的問題不要追根問底;無意中談起對方反感的問題或發(fā)現對方對自己談論的話題不感興趣時,立即轉移話題;不批評、議論長輩或身份高的人員。
看了國際女性禮儀的人還看了:
1.女性國際禮儀標準
3.歐洲貴族女士禮儀
4.國際禮儀常識
5.國際接待禮儀常識
6.國際接待人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