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
歷史事件與歷史的發(fā)展是不可分割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歷史事件囊括著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它詮釋著歷史的進程,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找來了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篇一
2008年10月15日,柬埔寨和泰國軍隊15日在兩國交界的柏威夏寺附近地區(qū)交火。
當地時間15日下午2時25分(北京時間下午3時25分)左右,雙方部隊在柏威夏寺以西約2公里的威爾因特里地區(qū)發(fā)生交火。柬當地政府官員也證實了雙方交火的消息,并稱柬埔寨軍隊正在疏散當地村民。
柬埔寨首相洪森13日曾警告說,當天清晨進駐柏威夏寺附近威爾因特里地區(qū)的80多名泰國官兵必須在2天之內撤回泰國,否則將導致柬泰雙方發(fā)生武裝沖突。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與泰國接壤的邊境地區(qū),兩國在歷史上都曾宣稱對該寺所屬區(qū)域擁有主權。1962年6月,海牙國際法庭將柏威夏寺判歸柬埔寨所有,這一裁決結果在泰國引發(fā)爭議。
今年7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引發(fā)柬泰兩國對該地區(qū)的主權爭議升級。7月15日,包括一名僧侶在內的3名泰國人越過柬邊境檢查站,試圖進入柏威夏寺并宣布泰國對其擁有主權,隨即被柬方逮捕。盡管柬方當天釋放了這3名泰國人,但此后泰柬兩國軍隊一直在這一地區(qū)保持對峙局面,并在10月3日發(fā)生沖突,導致兩名泰國士兵和一名柬埔寨士兵受傷。
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篇二
1994年10月15日,結束了1111天流亡生活,海地民選總統(tǒng)阿里斯蒂德今天早上乘飛機離開美國回國。
42歲的阿里斯蒂德是海地1804年獨立后的第一位民選總統(tǒng),但他僅執(zhí)政7個多月就被海地武裝部隊司令塞德拉斯發(fā)動政變趕下臺,并被逐出國門流亡至今。
上午8時45分,阿里斯蒂德總統(tǒng)一行及以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率領的代表團抵達在馬里蘭州的安德魯茲空軍機場。阿里斯蒂德總統(tǒng)在機場發(fā)表簡短講話,對美國及有關國家對海地恢復民主的支持表示感謝??死锼雇懈グl(fā)表講話說,阿里斯蒂德總統(tǒng)返國標志著海地的民主得到恢復,表示美國將繼續(xù)信守自己的許諾,并將和國際社會一道為海地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克里斯托弗與阿里斯蒂德同機前往太子港。同機前往海地的美國代表團包括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9時許,阿里斯蒂德總統(tǒng)乘坐的飛機起飛,向海地方向飛去。4小時后,他將抵達太子港,然后由直升機送往總統(tǒng)府。阿里斯蒂德的支持者們準備隆重歡迎阿里斯蒂德。
但是,海地局勢并不安定,暴力流血事件不斷發(fā)生。為安全起見,在海地的美國軍隊今天加強了治安保衛(wèi)。由于擔心阿里斯蒂德回國后的安全,美國國務院已與一家由退役的美國保安人員組成的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3個月的合同。根據這項總額為85萬美元合同,該公司將派遣有經驗的專業(yè)保安人員協(xié)助海地保安部隊保證阿里斯蒂德的安全。
克林頓總統(tǒng)為阿里斯蒂德舉行了送別儀式,并簽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國對海地實行的所有經濟貿易制裁??肆诸D稱阿里斯蒂德回國將給海地帶來第二次民主機會。阿里斯蒂德再次保證回國后要實行民族和解,不搞打擊報復。
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篇三
1993年10月15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非國大主席曼德拉和南非總統(tǒng)德克勒克。該委員會在奧斯陸宣布授獎決定時說,曼德拉和德克勒克為消除南非種族歧視作出了貢獻,他們的努力為在南非建立民主政權奠定了基礎。曼德拉是南非著名黑人領袖,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于黑人解放事業(yè),1991年當選為非國大主席。德克勒克是南非國民黨領袖,1989年9月當選為南非總統(tǒng)。
看過“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的人還看了:
4.近代歷史重大事件
10月15日的歷史事件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民族解放運動是什么
下一篇:10月25日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