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
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夏至節(jié)氣預防中暑
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推薦大家進行采納。而每年的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這個節(jié)氣意味著炎熱天氣正式開始,之后天氣越來越熱。下面是小編進行整理的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歡迎查閱。
2023夏至節(jié)氣如何預防中暑
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同時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中午陽光最強或溫度最高的時候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不要在悶熱的環(huán)境下工作、勞動、學習。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戴帽子,并注意適當休息,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對中暑有一定預防作用,夏日工作時最好隨身攜帶。
其次,平時要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夏日應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佐以魚肉蛋奶,保證人體必須的水分、鹽水、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物質的補充。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多食含鉀食物,如海帶、豆制品、紫菜、土豆、西瓜、香蕉等。
專家提示:若出現(xiàn)中暑先兆時,應暫停工作,立即將患者轉移到清涼通風的環(huán)境中,解開衣服,脫掉過多的衣物,涂擦清涼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頭部冷敷,可用冷水擦澡。經(jīng)休息、降溫處理,一般4小時即可恢復。重癥中暑,應迅速搶救。若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有呼吸困難者可進行人工呼吸;對于熱衰竭或熱痙攣,主要是補充水分與氯化鈉,重者靜脈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水。
夏至時節(jié)常備的防暑藥
盛夏酷暑,高溫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xiàn)頭暈、頭痛、乏力,甚至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這些藥物有:
金銀花:具有祛暑清熱、解毒止痢等功效??砷_水泡代茶飲。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荷葉:適宜中暑所致的心煩胸悶、頭昏頭痛者。有高血壓患者尤宜。以開水泡代茶飲。
仁丹:能清暑祛濕。主治中暑受熱引起的頭昏腦漲、胸中郁悶、腹痛腹瀉,也可用于暈車暈船、水土不服。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適于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癥。
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腹痛、嘔吐、腹瀉突出者。
清涼油:能清暑解毒??芍委熓顭嵋鸬念^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
無極丹:能清熱祛暑、鎮(zhèn)靜止吐。
避瘟散:為防暑解熱良藥。能祛暑化濁、芳香開竅、止痛。
為什么夏至講究消暑避伏?
夏至天氣炎熱,講究消暑避伏。夏至的到來,天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暴雨天氣增多,南方進入梅雨季節(jié),高溫桑拿天籠罩整個夏季。所以,消夏避暑就成為了夏至的主要習俗之一。《酉陽雜俎·禮異》中有記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意思就是說夏至到來,很多婦女們會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吧取?,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古代人沒有風扇空調(diào),就用扇子來納涼。
夏至節(jié)氣為什么最忌有雷雨
夏天經(jīng)常有雷陣雨的天氣,但是夏至最忌有雷雨。在民間,尤其對于農(nóng)民來說,是最忌怕在夏至日這天有雷雨天氣。民諺稱:“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边@對于靠天吃飯的農(nóng)家人來說,無論是干旱還是伏熱,都是會影響農(nóng)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舊時,人們希望在夏至里別打雷、別下雨。在古代,人們通過時節(jié)天氣的情況,來推斷往后的氣象。
夏至節(jié)氣的對流天氣有哪些
夏至期間,很常見的就是對流天氣。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尤其是農(nóng)民,要提前做好農(nóng)作物的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