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
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
小暑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一個節(jié)氣,夏天的第五個節(jié)氣,表示季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jié)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基本符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19小暑科普小知識,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小暑為什么要嘗新食新?
小暑時節(jié),各地時興“嘗新”。早先北方的小麥、南方的稻子,小暑時節(jié)都已收割完畢。伴隨新糧食的收獲,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祭祀儀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還會祭祀“土地公公”。
古人將后稷(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奉為“谷神”,人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飯祭祀谷神,然后嘗新米、喝新酒,謂之“六六?!薄S绕涫潜狈饺?,還會將最新鮮的面粉蒸成饅頭吃食和獻給祖先,而且還習慣在這天用新米做粥喝。
自宋朝末年時起,在南方就出現了在每年小暑過后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俗。人們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飯,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絲瓜、茄子,有種憶苦思甜的味道。
具體儀式據文獻記載是這樣的:物品擺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時,在燒香點燭后要念:“請五谷大神食新!多謝五谷大神恩澤,五谷豐登,保佑一家順勁,身體強健,緊做緊有來?!贝慊鸪苫液?,便燒上衣紙。
然后,把干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念“請先祖(上輩)們嘗嘗新”,用雙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時分,請來幫工收割過稻谷的鄉(xiāng)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產經驗,共謀發(fā)展生產的計劃。用自己雙手種出來的稻谷做出來的干飯,吃起來當然香噴噴,也更富有親切感。
小暑諺語
小暑小禾黃。
小暑吃芒果。
小暑溫暾大暑熱。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南風,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
六月初一,一雷壓九臺,無雷便是臺。
大暑小暑,有米懶煮。
天旱防備雨澇,雨澇防備天旱。
既抗旱,又防澇,旱澇豐收兩牢靠。
睡了一覺,由旱變澇。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餅。
年年防澇,月月防盜。
防汛工作早張羅,水到不致荒手腳。
事先不挖溝,暴雨無處流。
暴雨下滿灣,沖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溝,大雨溝外流。
溝水外漫,淹了農田。
預先不清淤,水到來不及。
河道淤淺,水來外漫。
溝旁沒有樹,水到堤難護。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人怕引誘,塘怕滲漏。
河堤再堅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決口似瀑布,千人萬人難擋住。
伏天熱得狠,豐收才有準。
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農夫莫忘晝夜觀天,陰晴風雨,積累經驗。
淋了伏王,一天一場。
小暑艾灸的作用 小暑艾灸哪些穴位?
小暑時節(jié)正是進入三伏天的開始,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松,經絡氣血流通,進行艾灸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jié)人體的肺脾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增強,從而達到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huán)、祛除寒邪、提高衛(wèi)外功能(中醫(yī)認為人體是由于衛(wèi)陽固護于外,從而防止外邪的入侵,當衛(wèi)陽不足時,可以表現為汗出,易感冒等癥狀)的效果。
小暑艾灸最佳穴位
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中醫(yī)上講艾灸此穴,有清熱解火,潤腸通便,調節(jié)內分泌的作用。
氣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能養(yǎng)脾胃。
命門:位于第二腰椎下兩腎俞之間,顧名思義,是人體的生命之門,具有溫煦、推動五臟六腑之陽氣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