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jié)氣傳統(tǒng)食物
春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是農耕的重要時節(ji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春分節(jié)氣傳統(tǒng)食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春分傳統(tǒng)食物
1、春菜
吃春菜也是春分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春菜不是一種菜,而是春天的蔬菜的統(tǒng)稱,比如薺菜、香椿等等。每到春分這一天,大家都會去田野里摘野菜,回家和魚肉一起做成春湯,寓意平安健康。
2、驢打滾
老北京有習俗,春分吃驢打滾,能辟邪祈福。驢打滾又叫豆面糕,以黃豆面為主要原料,輔以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作為內餡,不僅口感豐富,食材也多樣化。需要注意的是驢打滾黏性較大,老人兒童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不宜吃的太急,避免堵塞食道,引起危險。
3、太陽糕
“太陽糕,步步高”。春分食用太陽糕也是老北京的春分習俗,春分這天要祭拜太陽神,“請”吃太陽糕。太陽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貢品,也是節(jié)令食品,寓意“太陽高”。春分節(jié)氣適量食用太陽糕有益于調節(jié)身體機能平衡,適應節(jié)氣變化。
4、春餅
不少地方的人們有吃春餅的習俗。吃春餅,少不了春餅特有的配菜——和菜。所謂和菜就是用時令蔬菜(如韭黃、豆芽、香干等)切成的絲,或拌或炒。拌的話就將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絲煮好,用淀粉、醋、醬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絲便成。炒著吃,則是把肉絲、蛋皮絲、綠豆芽、香豆腐干絲、水發(fā)粉絲、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鍋中炒熟。
春分豎蛋的要點
1、挑雞蛋
首先要挑選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立蛋時將大頭朝下,這樣重心會比較低,就像不倒翁一樣,容易保持平衡。
2、尋找支持面
找到合適的支持面,做一個小實驗,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雞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就可以發(fā)現(xiàn),能立住的雞蛋,底部會有一個肉眼很難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線能經過這個平面,雞蛋就能站立起來。
3、手要穩(wěn)
由于生雞蛋里的蛋黃位置也會影響雞蛋的站立情況,所以立雞蛋的手要盡量保持不動,讓蛋黃可以慢慢沉淀到雞蛋下部,這樣重心就能足夠低,使雞蛋保持平衡。
春分代表什么
1、晝夜平分
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所以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時長都是一樣的,白天喝黑夜都是12個小時,這種情況一年中只有春分和秋分會出現(xiàn)。
2、季節(jié)平分
春分名字的來源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它平分了春季,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剛好將春季一分為二。
3、雨水充沛
春分一到,各地降雨量明顯增多,我國多地的氣溫已經超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春分節(jié)氣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大部分地區(qū)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所以春分還是是農耕的重要時節(jié)。
春分節(jié)氣傳統(tǒng)食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