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賞花燈的寓意是什么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節(jié)日到來時處處張燈結彩,空氣中飄散著湯圓甜蜜的香氣。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元宵節(jié)賞花燈的寓意,供大家閱讀參考。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征意義。古時候,人們?yōu)榱蓑屩鸷诎档目謶指?于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fā)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由于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jié),從此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后逐漸演變?yōu)橄蛏咸炱砀TS愿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里的各種祈愿,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1、民俗認為此日是天宮大帝的誕辰日,應以喜慶為主。元宵節(jié)當日,夫妻之間絕不能鬧矛盾,也盡量避免孩子哭鬧,以免給家庭帶來霉氣。
2、元宵節(jié)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jié)日,再繁忙的人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避免勞作工具損壞,帶來霉運和財運損失和不利的事情發(fā)生。
3、元宵節(jié)當日避免看醫(yī)生,避免到荒郊野外、墳地、古陵等陰氣和晦氣較重的場所。身體弱、運氣差的人士更應加以防范,以免沾染晦氣上身。
4、元宵節(jié)當日若丟失財物,那么則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錢袋,一整年很難抓住機遇。因而,應特別注意防范財物遺失。
5、元宵節(jié)當日,最好不要借錢給人,否則,今年他人容易將你的運氣借走。
6、元宵節(jié)當日,米缸、面缸不要見底,因為古有斷炊堪輿之說。
7、元宵節(jié)當日,應注意衣服不要弄破。否則,容易一年破敗倒霉。
8、元宵節(jié)當日,切忌不要殺生、見血。否則,今年易引發(fā)破財及病災、傷災。
9、元宵節(jié)當日,應避免說臟話、爆粗口。否則,今年易禍從口出、不經意說錯話而帶來禍事侵身。
10、元宵節(jié)當日,應避免洗頭、剪發(fā)。因為“發(fā)”如同發(fā)財?shù)陌l(fā),而在此日洗發(fā)、剪發(fā),易將財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積蓄。
農歷正月十五的時候,也是“元宵節(jié)”,此節(jié)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jié)。鬧花燈是元宵節(jié)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jié)稱為“燈節(jié)”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xiāng),鎮(zhèn)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qū),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自發(fā)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制作精巧、外觀受人喜歡。
元宵節(jié)賞花燈的寓意是什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