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穿山甲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爪子長,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長,用以挖掘蟻類洞穴。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和功效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穿山甲的藥用價值
1、治癰疽無頭:穿山甲、豬牙皂角(去皮、弦)各一兩。共炙焦黃,為末。每用一錢,熱酒調下。其瘡破,以冬瓜藤為末敷,瘡干即水調敷之,諸癤瘡皆可用。(《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2、治吹奶痛不可忍:穿山甲(炙黃)、木通各一兩,自然銅半兩(生用)。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計時候。(《本草圖經》)
3、治乳汁不通:穿山甲炮,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單驤·涌泉散)
4、治便毒便癰:穿山甲半兩,豬苓二錢。并以醋炙研末。酒服二錢。外用穿山甲末和麻油、輕粉涂之。(《仁齋直指方》)
4、治瘰疬潰壞:鯪鯉甲二十一片。燒研敷之。(《姚僧坦集驗方》)
5、治婦人陰頹,硬如卵狀:穿山甲五錢。以沙炒焦黃為末。每服二錢,酒下。(《摘元方》)
6、治氣痔膿血:穿山甲一兩(燒存性),肉豆扣仁三個。同為末。米飲調二錢服。甚者加猬皮一兩,燒入。中病即已,不必盡劑。(《本草衍義》)
7、治痘瘡變黑:穿山甲,蛤粉炒。為末。每服五分,入麝香少許,溫酒服。即發(fā)紅色。(《仁齋直指方》)
8、治中風,手足偏廢不舉:川山甲、紅海蛤(如棋子者)、川烏頭(大者,生用)各二兩。上為末。每用半兩,搗烈蔥白汁,和成厚餅,約徑一寸半,貼在所患一邊腳中心,用舊帛裹緊縛定,于無風密室中椅子上坐,椅前用湯一盆,將貼藥腳于湯內浸,候汗出,即急去了藥,汗欲出,身麻木,得汗周遍為妙。切宜避風,自然手足可舉,如病未盡除,候半月二十日以后,再依此法用一次。仍服治風補理藥。忌口遠欲以自養(yǎng)。(《三因方》趁痛膏)
9、治但熱不寒瘧:穿山甲一兩,干棗十枚。上同燒灰留性,研為細末。每服二錢,當發(fā)日,日未出時井水調下。(《楊氏家藏方》)
10、治疝氣膀胱疼痛:穿山甲(炒)三錢,茴香子二錢。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酒送下。(《滇南本草》)
穿山甲的功效與作用
1、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結的功效、通經下乳、消癰潰堅。主血瘀經閉、癥瘕、風濕痹痛、乳汁不下、癰腫、瘰疬等功效。用于血滯經閉,癥瘕結塊,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等癥。穿山甲善于走竄,性專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經絡,故可用治上述諸種癥候。
2、用于乳汁不通。穿山甲有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用于產后乳汁不通,可單味為末,黃酒送服。為增強下乳功效,多與王不留行配伍;若產后氣血兩虛、乳汁稀少,可合益氣補血的黃耆、當歸等藥同用。
3、用于癰腫初起或膿成不潰等癥。穿山甲有消腫排膿的功效,能使癰腫未成膿者消,已化膿者速潰,在臨床上常與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等同用;如癰疽已潰者忌用。
4、用于止血。將穿山甲洗凈曬干,用植物油炸成黃色,經日曬或自然揮發(fā)除去油質,研成細末,分裝于瓶內,高壓滅菌,再入烤箱內干燥即成。用時將出血處沾干,迅速把止血粉均勻地撒在出血部位上,輕輕加壓包扎。一般能在1-5分鐘內完全止血。需縫合的傷口,把多余的止血粉用消毒鹽水輕輕沖出后即可縫合。
穿山甲的炮制方法
1、穿山甲: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2、炮山甲:取凈穿山甲,大小分開,將砂子置鍋內炒至輕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用時搗碎。
猜你感興趣:
1.地參的食用功效
4.穿山甲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