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顯示器選購實用技巧
為什么有的顯示器可以賣到一兩萬、有的顯示器一千出頭就能包郵到家?在刨去品牌溢價、模具做工、附加功能等因素后,導致兩臺顯示器價格差距如此巨大,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電腦顯示器選購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賣萌推薦】4K顯示器推薦
30系列顯卡發(fā)布到現(xiàn)在也有1個月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買到心儀的顯卡呢?隨著30系列發(fā)布而來的一并還有4K游戲的成熟以及8K游戲的開始。不過就目前來說,8K顯示器價格昂貴且可選太少,對普通玩家來說不太實際,而且最低要3090才能滿足8K游戲的需求。但是時至今日,4K顯示器價格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是時候買一款4K顯示器了。本期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值得購買的4K顯示器吧。
1:優(yōu)派24V__2478-4K-HD
本來個人對4K顯示器的起始尺寸最低是27寸,但是考慮到有些人的桌面寸土寸金,又沒有太多預算,所以第一款推薦的是優(yōu)派的24寸4K。不過小尺寸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ppi高。目前win10縮放做的已經(jīng)很不錯了,開200%或者150%縮放你會得到細膩的視覺體驗。顯示器本身采用了IPS面板,10bit,支持VESA掛架。另外DC不閃屏以及濾藍光都是標配了,色域方面為117%的sRGB,漏光控制也不錯,是一款非常合格的入門級4K顯示器。
2:LG 27UL550
如果你想要27寸又不舍得花太多錢的話,LG這款是個不錯入門級的選擇。首先史低價1799即可入手,日常也就1849元,弄個plus減50券就行了。雖然三星也有一款28寸的同價位產(chǎn)品,但是底座太過反人類,外加掛架是75__75的,所以不太推薦。顯示器本身支持HDR10以及FreeSync。色域方面為98%的sRGB,不是廣色域,但是也同樣不用擔心色彩過于艷麗的問題。
3:谷星32寸4K
如果你能接受DIY顯示器的話,谷星這款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沒有之一。面板是LG的32寸面板。如果你對Type-C沒有需求的話,我強烈建議買2.1版。因為首先支持HDR600,其次支持標準色域限縮。外殼方面為金屬,支持DC調(diào)光,這點在DIY顯示器里面很重要。因為我買的第一款就是因為PWM退回去了。默認刷新率60Hz,色域為95%的P3色域,兼容FreeSync與G-Sync,如果你有掛架的話,找老板說一下應該可以不要支架。但是DIY顯示器有風險,請自己斟酌。
4:微星PAG272URV
如果讓我個人選擇2000價位上的4K的話,微星這款應該是我的首選。首先27寸比較符合我的要求,其次色域有98%的P3,足夠滿足我的使用。不過缺點是外置電源,這點給個差評。底座和另外兩款QR和QR2一樣都是旋轉(zhuǎn)升降底座,但是不是扣上去,需要螺絲安裝。色準度方面,微星宣稱的參數(shù)是△E<< span="">2,應該問題不大。面板方面為10bit IPS面板,不過這個價位,大概率是抖上去的。接口方面為兩個HDMI1.4加1個HDMI2.0,以及一個DP1.2。至于144,都這個價位了,就別想了,DIY最便宜都要3K呢,有個HDR400給你就知足吧。真想要144,夢里什么都有。最后就是,有RGB,滿足你的騷夢想。
5:AOC U2790PC
同價位另一款比較劃算的就是AOC的U2790PC了。銀色的外殼和底座顏值不錯,面板方面參數(shù)和MSI大體一致,都是4K HDR 10bit,但是大概率是抖上去的。色準度方面△E<< span="">2,色域為99%的sRGB,不是廣色域。接口方面除了常規(guī)的DP和HDMI以外,還額外多了一個Type-C接口,這也是推薦它的原因之一。除了可以接駁macbook等設備直接顯示以外,還支持15W的反向充電,但是僅支持手機。最后就是,雖然底座顏值不錯,但是個人還是覺得支架最好。
6:三星U32J590UQC
本期的最后一款留給三星吧。雖然28那款一般,但是這款32寸性價比還是可以的。面板方面為31.5寸的10bit VA面板,所以才能價格做的這么低。相比前面幾款缺少HDR。色準度和色域未知,但是三星這方面一向不用太過擔心。默認的掛架比較一般,建議用100多的樂歌支架。推薦這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便宜的大牌32寸4K顯示器,如果在意素質(zhì),請考慮前面5款。
如何衡量顯示器色彩表現(xiàn)?這些參數(shù)一定要知道
■人眼如何識別顏色
在正式開始之前,大家需要先知道我們?nèi)搜凼侨绾巫R別顏色的。正常情況下,人眼視網(wǎng)膜上分布三種不同的視錐細胞,分別含有對紅、綠、藍三種光敏感的視色素。當某種波長的光線到達視網(wǎng)膜時,會分別對三種視錐細胞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刺激。隨后把這部分信息混合傳遞到中樞系統(tǒng),大腦就會產(chǎn)生對某種顏色的感受。
將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相互混合后,就能呈現(xiàn)出不同色彩。例如:100%紅色+100%綠色+100%藍色=純白色、0%紅色+100%綠色+100%藍色=青色。而我們常用的RGB色彩模型,便是由這三種顏色的英文Red、Green、Blue的首字母所命名。由于該模型下的色彩由三原色疊加而成,所以它又被稱為加色法混色模型。
■顯示器如何顯示顏色
顯示器的屏幕之所以能顯示不同的顏色,組成一張張驚艷美麗的畫面,也是基于RGB色彩模型。熟悉顯示器的朋友應該知道,顯示器上液晶屏幕的點、線和面都由像素組成,根據(jù)像素點排列數(shù)量的不同,把顯示器分為1080P、2K、4K不同的分辨率。
如果把像素點繼續(xù)放大,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由紅、綠、藍三色的子像素構成。在液晶面板進行工作時,可通過電壓來改變液晶分子的排列狀態(tài),從而分別控制紅、綠、藍三個子像素的亮度。把不同強度的三原色混合后,像素點便產(chǎn)生出了不同的顏色。
通過屏幕中不同顏色的像素點進行有序排列,最終就能顯示出來一幅完整的畫面。分辨率越高的顯示器,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中可單獨顯示色彩的像素點就越多,所呈現(xiàn)的畫面也就越精細。
■色深
需要注意的是,顯示器的高分辨率并不等同于高素質(zhì),它所代表的只是量,并不能表明質(zhì)。高品質(zhì)的顯示器面板對液晶分子的控制精度會更高,單個像素點能表達更多的色彩。而色深,就是表達每個像素點顯示顏色總數(shù)量的參數(shù)。
它的單位是bit。色深為8bit的面板,紅、綠、藍三種顏色可以有2的8次方,也就是256種表達。三者相乘后的數(shù)量,就是顯示器單個像素點能表達的最大色彩數(shù)量:1677萬色。而10bit色深的顯示器,紅、綠、藍三種顏色則能得到2的10次方—1024種表達,顯示器所能表達的色彩數(shù)量就變?yōu)榱?0.7億。
通過上面的知識,我們知道色深更高的顯示器,可顯示的色彩數(shù)量就越多,就越不容易發(fā)生色彩斷層的情況。
■色域覆蓋
不過僅通過色深來衡量顯示面板的質(zhì)量未免太過粗放,這里就要引入色域的概念了。色域又稱色彩空間,它通過顯示器實際顯示色彩數(shù)與某個特定空間中色彩總數(shù)的對比,來衡量顯示器的質(zhì)量。目前主流的色域標準有sRGB、AdobeRGB和NTSC三種。
其中,sRGB色域由微軟和HP共同開發(fā),它是適用性最為廣泛,目前大多數(shù)數(shù)碼設備都支持sRGB顯示;NTSC的色彩覆蓋最為廣泛,它是基于廣播電視傳輸協(xié)議所設立的標準。電影愛好者在購買顯示器時,可重點關注下該色域覆蓋表現(xiàn);AdobeRGB是由Adobe公司推出的色域標準,專業(yè)設計人士可多關注下顯示器在該色域下的覆蓋表現(xiàn)。
色域覆蓋越高,色彩表現(xiàn)就會越豐富。高色域的顯示器一般要達到100%sRGB或72%NTSC色域覆蓋。而攝影、視頻剪輯、設計等對色彩顯示質(zhì)量很高的行業(yè),則對顯示器的色彩表現(xiàn)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會選擇對AdobeRGB、DCI-P3等專業(yè)色域有更高覆蓋度的顯示器。
■色彩偏差
除了色域覆蓋外,色彩精準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參數(shù)。我們一般用△E(DeltaE)來表達顯示面板顏色與標準顏色間的偏差值,它可通過校色來提升,但會受到硬件素質(zhì)影響。一般來說,當平均△E值小于2的時候,人眼基本分辨不出色彩的差異。
現(xiàn)在色彩展現(xiàn)能力較強的專業(yè)顯示器基本在出廠時就會進行色彩調(diào)整,來消除色彩的顯示偏差。但是這種色彩校準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顯示器在工作時會不斷散發(fā)熱量,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xiàn)色彩衰減的情況。所以,對顏色要求比較高的行業(yè)從業(yè)者,需要對顯示器進行定期校色。
但顯示器的校色工作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金錢。專業(yè)校色儀的價格并不便宜,筆者經(jīng)常用的Spyder __ Elite在某寶售價為1799元,要知道很多2K分辨率的顯示器還不到這個價格。好在很多商家支持租借服務,加上普通用戶0.5~1年/次的校色頻率,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對攝影、視頻剪輯等色彩精準度要求較高的行業(yè)來說,他們所使用的顯示器應每周進行校色工作來確保內(nèi)容產(chǎn)出的質(zhì)量。
在校色時我們需要對顯示器進行暖屏、測試、校準等幾個步驟的操作,考慮到人工操作可能出現(xiàn)的誤差,從業(yè)者還會在校色完成后對顯示器的色彩進行二次檢測,來確保最終校色成果達到預期,所以會花費很多時間。
所以,想要獲得高質(zhì)量的畫面,大家應該重點關注顯示器面板的色深、色域覆蓋、色彩精確度等參數(shù)。
【電競強者】12月電競顯示器推薦
1:谷星__24F 要說入門級的話,比起那些大廠亂標參數(shù),我還是建議去買谷星這種小廠的。因為入門級的話,大廠用的面板都不會太好。谷星這款在799價位上還可以:最高250cd/m?的亮度,支持FreeSync,1000:1的對比度,144Hz刷新率,1ms響應,還支持99.8%的sRGB。基本上可以說是這個價位上能買到最好參數(shù)的顯示器了,而且還有DP口,這點點個贊。但是前提是你要能接受小廠的保修,畢竟這也是小廠最大的劣勢。目前看到店鋪雙12促銷價748,手頭緊的是時候下單了。
2:acer VG240Y VG240Y也算1000元價位上的常青樹了,目前更是來到了900元的價位上,可以說性價比爆棚。顯示器支持144Hz刷新率,HDR,1ms響應速度還有FreeSync。對比度和谷星一樣都是1000:1,但是色域方面是72% NTSC,雖然可以換算,但是不保證是100% sRGB。亮度最大只有250nit,這也從側(cè)面說明了這個HDR的效果不會太好。接口上有倆HDMI和一個DP,想用FreeSync就老老實實接DP就行。另外雖然價格已經(jīng)低到了900,但是不閃屏啥的該有的都有,就是底座有點不太好,不支持旋轉(zhuǎn)升降。目前京東價格為899,如果發(fā)推送的時候價格變了建議等雙12。
3:MSI PAG271P 雖然24 144Hz作為入門級足夠大部分人用,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大的。微星這款27寸144Hz價格很低,只要1199,史低是1099,可以蹲一下雙12。參數(shù)方面支持120%的sRGB,1ms刷新率,1080p分辨率(有果粒屏的既視感,畢竟給游戲用的,介意就加錢買2K),同時支持FreeSync。面板方面為8.5代PAT IPS,漏光比常規(guī)的要好些。支架方面支持升降,但是不支持旋轉(zhuǎn)。1099能買到的話,還是挺超值的。
4:TUF VG27AQ1A 目前2000元價位上最劃算的已經(jīng)不再是acer的小金剛,而是TUF這款了。參數(shù)方面為2K分辨率,170Hz刷新率,1ms刷新率,且支持HDR。顯示器經(jīng)過了NV的G-Sync兼容認證,雖然沒有芯片,但是防撕裂效果比常規(guī)的FreeSync顯示器要好上一些。另外不閃屏濾藍光啥的也不缺,但是個人不建議開濾藍光,沒什么卵用。再一個顯示器雖然經(jīng)過了VESA的HDR400認證,但是沒有分區(qū)背光,所以效果也不要有太高期望。接口上是DP1.2+HDMI2.0,目前價格2099,雙12應該可以到2000以內(nèi)。
5:MSI PAG341CQR 之前一直有人吐槽我不推薦帶魚顯示器,這次就推薦一款好了。MSI這款34寸的分辨率為3440__1440,也就是27寸的拉長版。曲率方面為1500R,面板用了量子點技術,所以顏色比常規(guī)的三星VA面板要再鮮艷一點,達到了120% sRGB。FreeSync+144Hz刷新率,HDR支持到HDR400,接口方面為倆DP1.4+倆HDMI2.0。但是我最不能忍的是,都這個尺寸了,還不是內(nèi)置電源,實在不喜歡外面掛個磚頭。雙12估計能2399,可以蹲一蹲。
6:ROG __G279Q 目前4000元價位我覺得最值得買的27寸高刷是這款ROG的。__G279Q我用過,感覺還不錯,沒有常規(guī)的電競顯示器顏色那么慘。顯示器用的是fast-ips面板,支持170Hz刷新率,1ms響應速度,2K分辨率。HDR也是常規(guī)的HDR400,但是沒分區(qū)背光。雖然3999,但是高端的特色基本都保留了,比如標志性的支架,信仰燈啥的。不過要注意的是G-Sync是兼容而不是帶芯片的,要帶芯片的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