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
歷史故事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
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1:終極密碼
別爾夫和彼得是集中營里的一對生死之交,可是,當別爾夫密謀越獄時,面對彼得的苦苦哀求,他卻冷漠地拒絕了好友……
二戰(zhàn)期間,十八歲的彼得被德國人關進了集中營,和他同牢房的是個叫別爾夫的青年。在患難與共的日子里,他們相依為命,情同手足。
那天,集中營新來了一個叫休斯的囚犯,他自稱是一名英國飛行員。一次,別爾夫、休斯和幾個囚徒躲在牢房里商量著什么事,彼得走進去時,他們卻立即住了嘴,眼中流露出警惕的目光。
當天夜里,彼得悄悄問別爾夫:“剛才,你們鬼鬼祟祟地在商量什么呢?”別爾夫卻支支吾吾地說沒商量什么。見別爾夫不肯對自己透露實情,彼得有些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
這天,彼得被德國人派去倉庫里拉煤,他無精打采地去推煤車,突然聽到有人在倉庫角落里竊竊私語。他心一動,貓腰悄悄過去,聽了半天,竟然是幾個囚徒在商量著今天半夜越獄,他們早在幾天前就已經(jīng)從廚房的地板下挖通了一條地道,而這些人中為首的正是別爾夫和休斯。
到了晚上,彼得悄悄爬到別爾夫的床前,央求他越獄時一定要帶上自己。別爾夫嚇了一跳,壓低聲音問:“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彼得說是他偷聽到的。別爾夫沉吟不語,彼得哽咽著說道:“如果我再不逃離這個地獄,恐怕是活不了多久啦!”
看著淚流滿面的彼得,別爾夫考慮了半天,最后仿佛下定了決心,他從枕頭下摸出一塊牛肉干,讓彼得趕緊吃掉,還說:“越獄可是個力氣活,不吃飽怎么行呢?”
彼得感動得渾身發(fā)熱,他接過牛肉干狼吞虎咽地吞了下去。不想,沒過一會兒,彼得就感到頭昏眼花。別爾夫把他放到床上,湊到他的耳邊說:“對不起,親愛的兄弟,今天我不能帶你一起走,那樣會破壞計劃的。牛肉干里我放了從藥房偷的安眠藥,它會讓你睡個好覺。原諒我,我會為你祈禱,總有一天你會活著走出這里的!”彼得又驚又怒,無奈眼皮發(fā)沉,之后便昏睡了過去。
第二天,彼得醒來后,獄友告訴他,昨天晚上集中營發(fā)生了越獄,有十二個人參加,但是很不幸,他們的行動失敗了。集中營的主管萊斯里上校為了以儆效尤,不但槍斃了所有人,還把他們的名字登在了當?shù)氐膱蠹埳?mdash;—這也是他一貫的作風。
彼得顫抖著手,拿起剛剛刊印的報紙,上面赫然有別爾夫的名字。彼得的眼淚流了下來,心里不知是該恨別爾夫,還是該感激他:如果昨晚別爾夫帶著他,現(xiàn)在上面也該有他的名字了。傷心之余,他又感到奇怪,名單中怎么沒有休斯呢?
一年后,德國宣布投降,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彼得離開集中營,回到了家鄉(xiāng)。
眨眼二十年過去了,這天,彼得正在跟自己的孩子們在花園里澆花,就見一個穿著軍裝的男人走進了院子。“是彼得先生嗎?”那人問。
彼得點頭:“是我,你是……你……你是休斯!”那人摘下頭上的軍帽,彼得一眼就認出了他。休斯和他握手:“你的記性真不錯。”
兩人寒暄后,休斯說:“你還記得別爾夫嗎?”彼得一愣,這個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如今提起來,讓他百感交集。休斯又問:“還記得那次越獄嗎?”彼得怎么能忘呢,他不無揶揄地說:“當然記得,你和別爾夫是發(fā)起者,沒想到死的卻只有他!”
休斯沒有介意彼得的嘲諷,而是莊重地說:“那次越獄我沒有參加,別爾夫用安眠藥使得你也不能參加,你知道是為什么嗎?那是因為我們倆的名字都不合適。”
名字?彼得不明白他的意思。休斯說:“其實那次越獄本來就注定不會成功,因為逃跑的地道只挖了一半。”
彼得呆住了:“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休斯告訴彼得,他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英國特工。那年,二戰(zhàn)進行到了關鍵時刻,盟軍和法西斯都在尋找能給對方致命一擊的武器,最后他們都盯上了核武器,于是盟軍秘密開展了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而德軍同樣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針對核武器的“鈾計劃”。一次,盟軍得到情報,說德軍在被占領地秘密建造了一個核基地,里面不但能生產(chǎn)重水、積聚核材料,還存儲著重要的核武器的研究數(shù)據(jù),基地里有大批精英人才,正在加速研制核武器。盟軍決定要摧毀這個基地,可難題是,這個基地的具體方位在哪里呢?于是盟軍派出了情報人員去尋找,休斯就是其中之一。
后來,休斯與同伴終于找到了那個基地,可返程的半路上卻成了德軍的俘虜,被關進了集中營。同伴全死光了,知情的只剩下休斯,他該如何把情報盡快傳送出去呢?集中營守衛(wèi)森嚴,越獄行不通,他又沒有發(fā)報機,唯一能讓消息傳出去的只有報紙。當時盟軍的情報人員會利用刊登報刊廣告的手段,把情報密碼夾雜在廣告里,密碼專家得到后,再把情報破譯出來,神不知鬼不覺。但是,德軍又怎么會讓一個囚犯去發(fā)廣告呢?于是休斯靈機一動,想到了萊斯里上校有槍斃人后把他們的名字刊登在當?shù)貓蠹埳系牧晳T,決定啟動情報部門的殺手锏——“終極密碼”計劃。
說到這里,彼得隱約明白了一些,忙問:“別爾夫他們越獄,其實就是為了自己死后,他們的名字被登上報紙?”
休斯點頭說,盟軍情報人員敘述坐標時,以東經(jīng)北緯為標準,如果一個坐標是北緯10°23′45″、東經(jīng)56°78′90″,那么,這些數(shù)字里的0-9,對應的密碼就是字母A-J,坐標字母密碼是北緯BA°CD′EF″、東經(jīng)FG°HI′JA,這里的A代表0,B代表1,C代表2……報紙上刊登死亡人員名單時,通常都是以人名字里的第一個字母排序,A開頭的排在最前面,比如別爾夫這個名字,B開頭的就排第二。他在集中營時,精心挑選了十二個人,這些人的名字最后一個字母有隱藏坐標的A-J,按照死亡名單上的順序排下來,正好是德軍核基地的坐標數(shù)字。
彼得震驚得目瞪口呆。休斯又接著說:“后來情報部門從死亡名單里破譯了那個坐標,盟軍派飛機轟炸了德軍的核基地,使得法西斯永遠沒有機會制造出原子彈了。”說著,他從懷里掏出了一封微微發(fā)黃的信件,告訴彼得,那十二個越獄的勇士,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死亡,因此臨別時都寫下了給親友家人的遺書,交給休斯保管,而別爾夫?qū)懙男?,收信人正是彼得?/p>
彼得打開信,上面是別爾夫歪歪扭扭的字跡:“好兄弟,別問我為什么主動去送死,我只是一個不知道自己國家與民族的棄兒,我被幾個家庭收養(yǎng),流浪過許多國家,做過農(nóng)夫、船員、商人、小偷,我生來漂泊無依靠,死去也只是孤魂野鬼,沒有風向標,沒有目的地……”別爾夫說,自從遇到休斯,他感到自己有了奮斗的目標,因為休斯說過,如果他為全世界受法西斯壓迫的人們?nèi)奚?,他將會得到英國國籍。那時,他的靈魂不再四處漂泊,而會有自己的故鄉(xiāng),自己的棲息地。
彼得捧著書信,眼淚一滴一滴地落在了紙上。
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2:冒牌將軍巧計打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歐洲戰(zhàn)場上,曾有一支專門從事冒名頂替的部隊——美國的第23特別大隊。這支部隊由82名軍官和1023名士兵組成,并沒有裝備真槍實彈,卻打了很多“硬仗”。
這支部隊的裝備很特殊,有充氣橡皮坦克、大炮、汽車、閃光彈、音響器材、偽裝網(wǎng)等等。每個人還有各種不同部隊的肩章。靠著這些高級“化妝品”,在1944年下半年至1945年上半年的一年時間里,這支部隊先后“扮演”了美國第5裝甲師、第4步兵師、第6裝甲師、第90步兵師和其他許多在歐洲作戰(zhàn)的部隊,雖然沒放幾槍,卻演出了一幕幕好戲。
1944年8月,這支部隊在法國的重要港口城市布勒斯特,奉上級命令裝扮成兩個坦克營和一個野戰(zhàn)炮兵營,以增援在那里作戰(zhàn)的部隊。一連3個晚上,他們推進到離敵人只有幾百米的地方,然后就故意大聲播放坦克開進、停車、倒車的錄音,還在黑暗中吵吵嚷嚷,命令聲、答復聲、責罵聲混成一片,還不時放幾發(fā)閃光彈以冒充射擊。他們還組成一個個假通信網(wǎng),種種假象連附近的友軍都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更不用說城里的德軍了。
在這之后,這支部隊在盧森堡南部又假扮成一個裝甲師。他們先用半履帶車在地上壓出類似坦克車轍的痕跡,然后擺出橡皮坦克、大炮,用壓縮泵充足氣,再用偽裝網(wǎng)半遮半掩著,當然其中也夾雜一兩輛真坦克,把德國的一個步兵師嚇得7天沒敢挪窩。
后來,他們在比利時曾冒充過一支休整的美國部隊,隊員們以這個部隊官兵的口氣同老百姓聊天,經(jīng)常從營地里開出卡車,車后面還有兩個坐在篷布外面的士兵,在說說笑笑地觀賞風景。而真正的部隊,卻在他們的掩護下,悄悄地移動到預定地點,冷不防對德軍發(fā)動了突然襲擊。
這支特別大隊最精益的表演,是1945年3月。當時,美第9集團軍在離德國不遠的維爾森一帶強渡萊茵河受阻。該集團軍經(jīng)過籌劃,抽調(diào)了一個軍在北面開辟了一個新的渡河登陸場。為了掩護這一行動,第23大隊奉命頂替調(diào)走的這個軍,和留下的部隊一起吸引敵人。23大隊的官兵擺開架子,虛張聲勢,用數(shù)以千計的橡皮坦克、大炮、車輛和飛機模型,構成了一支支集結(jié)部隊的輪廓;工兵在構筑工事,故意拉著架橋設備到處跑來跑去;還開設了救護站,城里的車輛管理中心還不斷地廣播交通擁擠的消息;各種音響設備在夜幕的掩護下,演出了一曲戰(zhàn)地“大合唱”。在這種逼真的假象下,德軍被完全吸引住了,全力以赴地來對付這支冒牌軍隊。而在北面美軍真正的渡口上,德軍卻毫無戒備。戰(zhàn)役發(fā)起時,美軍只用了很小的傷亡代價,就順利地突破了德軍萊茵河防線。
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3:代碼
年8月9日,在薩沃島海戰(zhàn)中,“阿斯托里亞”號是美國第一艘與日本海軍作戰(zhàn)的巡洋艦。然而,“阿斯托里亞”號兩次被日本的“鳥海”號擊中,因此它嚴重毀壞,很快就在9日中午沉入水中。
大約在9日凌晨2點,“阿斯托里亞”號8英寸的主炮塔樓爆炸了,年輕士兵艾金·斯泰伯被巨大的沖擊波席卷到艦艇外。他的雙腿都被炸傷,處于半昏迷中,好在他之前扣動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被一個細細的安全帶牽引著漂浮在海上。
大約凌晨6點,斯泰伯被經(jīng)過的一艘驅(qū)逐艦營救,并送回到“阿斯托里亞”號。艦長試圖通過讓“阿斯托里亞”號靠岸來營救艦艇,但是所做的努力失敗了。而斯泰伯也再次進入水里,但他依然系著同樣的安全帶。他再次被營救了,這次是“杰克遜總統(tǒng)”號。他是這次海戰(zhàn)中被撤到努美阿500名幸存者之一。
在撤回的途中,斯泰伯仔細地檢查了讓他死里逃生的安全帶。這是由俄州阿克倫市的凡爾斯通輪胎和橡膠公司制造生產(chǎn)的,而且鑿刻了產(chǎn)品注冊號。
回到家后,斯泰伯把這個故事告訴給了在凡爾斯通輪胎公司工作的母親,并且詢問她關于在安全帶上的注冊號的用途。母親回復道,公司強調(diào)個人對于戰(zhàn)爭成敗的職責,每個注冊號都是獨一無二的,分配給唯一的檢查員。斯泰伯記得安全帶的一切,于是,他說出了注冊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正是他母親的個人代碼,它鑿刻在每件她負責審核的產(chǎn)品上。
當我們一直做正確的事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我們幫助最多的人是我們自己和我們愛的人。
看了世界二戰(zhàn)的故事的人還看了:
5.中外歷史故事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