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永遠在路上》之踏石留印觀后感(2)
2016年《永遠在路上》之踏石留印觀后感篇3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在重要的時間,重要的中央臺播放,彰顯出了國家對于反腐倡廉的重視。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展現(xiàn)反腐的細節(jié),也確實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讓大家從細節(jié)中吸取教訓,以便警鐘長鳴,也從中告訴一些還在執(zhí)迷不悟的官員,反腐敗“永遠在路上”。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的播出,同時也是在向廣大人民群眾傳遞著一種信號,那就是政府工作公開化,在以往,審判這些貪官的過程和細節(jié),老百姓是看不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政府工作的進步,也是越來越公開化了,無時無刻在接受著廣大民眾的監(jiān)督。以來,一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宣示著中國共產(chǎn)黨敢于直面問題、捍衛(wèi)黨紀、自我凈化、自我革新。
中央紀委親自出手抓反腐劇,這是十分罕見的重要舉措,顯示了對反腐劇創(chuàng)作的高度重視。這遠遠比一些反腐題材電視劇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這讓公眾真正的看到了反腐敗工作的真實案例情況,遠遠比一些帶有虛構情節(jié)的反腐敗電視劇要實在的多。
我們黨和政府的干部要廉潔, 這是我們老百姓最看重的。抓好我們的黨風,才可能預防減少腐敗的發(fā)生,也才能讓老百姓真的相信我們的政府,才能對政府抱有希望。因為每個人都期望生活在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里,這關系著我每個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專題片中的涉及的那些高官,向我們老百姓傳遞著一種信號,那就是腐敗分子永遠是黨和人民群眾的死對頭,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鐵帽子王。官再大,位置再重要,只要違法違紀,黨和人民群眾一樣不答應,等待的只有法律的嚴懲。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的播出,不容置疑,是中紀委敢于亮丑,敢于查處害群之馬的有力的亮劍,不僅向世人表明一種查處腐敗的決心和信心,也向人民群眾表明,反腐沒有死角,只要有腐敗的地方,就會有我們正義的之劍所在,這同樣也是一種承諾!
2016年《永遠在路上》之踏石留印觀后感篇4
續(xù)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jiān)察機關一定要認真貫徹這一重要精神,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狠抓落實,抓出成效。
唯有清風,才有正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汕頭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迫切要求。汕頭目前正處在一個十分關鍵的轉折時期,當務之急就是要把思想統(tǒng)一起來,找準路子,同心同德,腳踏實地推動發(fā)展,要做到這些,必須以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前提。我們要用更強烈的緊迫感,更自覺的意識開展黨風廉政建設。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zhì)要求,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脫離實際、勞民傷財?shù)?ldquo;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做到少說多做,埋頭苦干,扎實工作,狠抓落實。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必須突出重點,見諸行動,有針對性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要通過查辦群眾反映強烈的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治腐敗分子,以解民怨,平民憤,維護社會穩(wěn)定。要抓好傾向性問題的治理,把狠剎收送“紅包”作為端正社會風氣的突破口,解決好干部任用不正之風,公費旅游、行業(yè)亂收費等歪風邪氣,革除積習,矯正流弊,改造風氣,取信于民。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必須采取過硬措施,切實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切實負起責任,帶頭廉潔自律,干凈干事。要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用制度規(guī)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機制。當前尤其要以深入貫徹落實剛剛頒布的黨的兩個條例為契機,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
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市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精神上來,要不斷提高堅持求真務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到思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我們相信,經(jīng)過艱苦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把我市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純潔,把各級領導干部鍛煉得更加生機勃勃,把汕頭各項事業(yè)推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