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的調研報告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污染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月21日,記者途經安陽縣水冶鎮(zhèn)固現村一座橋梁的時候,往橋下一看,只見沿河居民傾倒的垃圾順著河岸的陡坡直達河水。
同日,在南樂縣106國道旁的水渠邊,記者看到一位農民正站在渾濁的渠水中放置抽水泵,他在水中走動攪起一團黑色淤泥。水渠兩側的護堤內,垃圾隨處可見。
類似的場景,記者見到的還有不少。
濮陽縣海通鄉(xiāng)姚家村正中間有一座橋,名叫回木溝橋,連接村子的東部和西部,曾經是一道風景。如今這座橋連同橋下流淌的河水,已經成了臟亂不堪的垃圾場,回木溝成了臭水溝。
走近回木溝橋,遠遠地就聞到一股非常難聞的氣味,垃圾遍地,蒼蠅亂飛,近乎干涸的河道滿是污泥,河道中尚有少量流水卻全是烏黑色的。這幅景象成為姚家村全體村民心中的痛。一位中年婦女說:“這溝里的水連澆莊稼都不能用,澆了莊稼就給毒死了,也不知是從上游什么地方排出來的臟水,氣味難聞死了。夏天,滿村子都是這股難聞的氣味,讓人可難受了?!?/p>
流經潢川縣境內的白露河,原本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扇缃瘢捎谘睾羽B(yǎng)殖場越來越多,加上私挖亂采,河底到處是黑乎乎的淤泥。沿河兩岸,垃圾隨處可見,河水看上去_濁。位于上游的雙柳鎮(zhèn),頗顯繁華氣象,只見沿河人口密集,而且有一大批小區(qū)臨河而建,這無疑給白露河帶來了更大的生態(tài)壓力。
除了河流遭到污染,一些農村的坑塘也成了藏污納垢之地。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有的農村坑塘幾乎成了地地道道的垃圾填埋場,原本供村民洗菜、洗衣或者游泳的好地方,如今成了不堪入目的臭水坑。有些坑塘雖然垃圾較少,但也不能讓村民放心地在里面洗菜、洗衣或游泳。因為大量青壯勞動力長年外出務工,很多坑塘的淤泥幾十年也沒有清理一次。